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我是天骄奇才萧炎十大女帝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凶猛让人头皮发麻。吃完后把碗一推,就势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差不多一个小时后又会jīng神抖擞、大步流星地消失。据说他一个人能吃掉十个人的饭量。对了,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篮球。

第六章 灌篮名人

()    不用问,这个神经病一样的家伙就是王杨。

因为连续大强度的训练,使得他的双眼和牙龈整体处于充血状态,原本还算俊秀的五官因此变得诡异狰狞;因为没有训练伙伴,他只能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把自己最厌恶、最憎恨、最鄙视的东西反复拿出来念叨,逼迫自己死撑;因为一天十个小时的训练,他的饭量至少暴增了五倍以上,不过这难不倒他,他去找那些粤菜饭店(感谢天朝遍布世界的饭店餐馆啊),只用掏一份菜钱,就能放开肚子吃那些无限量供应的主食,吃得老板捶胸顿足、yù哭无泪。

而这种强度的训练对于王杨这样一个普通学生来说太过强烈了,他前世经历的那些所谓训练放到这里连热身都够不上。就拿最简单的运球训练来说吧,所谓运球,绝不仅仅是把球拍到地上再弹回手中那么简单,必须遵循严格的动作规范:掌心虚握,五指自然张开,以手指和指根接触并控制篮球。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确保篮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大于离手的时间,每一次运球动作必须做到快速、用力、简洁、自然,而且根据这种要求运一次球很简单、运十次球也不在话下,运一百次球也不算难,那么继续下去,运球一千次、一万次呢?每次的动作都不能有丝毫变形,每次篮球运出手都必须弹到同一个落点,再沿着相同的轨迹返回手中;往下延伸开去,再加上另一只手的护球动作,身体的重心控制,各种脚步的运用和配合,传球和投篮的选择,队友的移动和跑位。。。。。。简直就是一个复杂到极点的体系,而且要求控球者在瞬息百变的球场上必须立刻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那就极难做到了。以上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建立在控球者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上,仅仅是最基础的运球训练就有一百一十五种,枯燥、单调、疲惫、千万次的机械重复,还必须始终全神贯注。于是每次运球训练结束,都能清楚地看到手臂上恐怖的一幕:肌肉像是有了自我意识一样,急促地抽搐、跳动、痉挛、扭曲。。。。。。彷佛无数蚯蚓在皮肤下疯狂地窜行。这种痛苦简直让人窒息,据王杨粗略统计,最多的一天,自己一共呕吐十三次,抽筋五次,晕倒三次,根本不知道怎么回到家,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居然是在浴缸里睡着的。

不过这金手指是真心给力,无论王杨前一天累到什么程度,第二天一觉醒来,就完全没有感觉了。并且jīng力充沛、神清气爽,生猛的就像刚刚嗑完药一样。

二十天转瞬而逝,在这种自虐般的极限压榨下,王杨的基本功终于迈过门槛,无论哪种花式运球,都能信手拈来,只要一听到HIPHOP,王杨立刻就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耍出一套眼花缭乱的运球来;可能跟那些有名有号的街球牛人比起来还不够炉火纯青,各种技巧的转换也不够流畅,可是街球比的不是谁的技术动作最熟练,而是看谁的创意最炫,所以这种水准,足够王杨将未来那些顶尖高手的成名绝技发挥出来了。到了后来,除了投篮训练,王杨也不再去到街球场,而是把自己关在公寓里,对着落地镜子反复苦练未来街球强人们那些一朝出世就会让所有人陷入疯狂的独创招式。

其实所谓的基本功,就是把各种技术动作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想维护肌肉记忆的最佳状态,有一个很简单的公式:3048,即做足30分钟强化训练,接下来48小时恢复时间。这个比例对肌肉细胞储存信息是最理想的。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公式进行有节奏地训练,肌肉可以牢记一生,不会轻易忘记。王杨显然没有这个时间,反正他的恢复能力无比强悍,索xìng把这个过程高度压缩。

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形成肌肉记忆的重复次数不一而足,不过有一个细节,很多喜欢篮球的人都应该知道,那就是《灌篮高手》中,安西教练给樱木花道进行特训的那一次,根据安西教练所说,一周之内投篮两万次算是合格。那么据此可以推断,重复两万次就是篮球技术形成肌肉记忆的合格线。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是王杨在二十天时间里,肯定远远超过了这个合格线,而且王杨本身也不是完全的篮球小白啊。

这里还有一个意料之中的发现:王杨租住的公寓附近,开始多了不少鬼鬼祟祟的黑人,不论王杨到哪里,都能感觉有几双眼睛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地偷窥。很显然,这是塞弗·伊万斯的手下。虽然被自己的虚言给震住了,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这家伙能坐到155街区混混头目的位置,也不是一个完全的饭桶,为了防止自己跑路,让手下的小弟二十四小时尾随盯梢。王杨甚至能够肯定,只要自己露出一丁点逃跑的意思,那些混混就会毫不犹豫地掏出枪来冲自己扣动扳机。不过对此王杨表示淡定:如果连这么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混混都能逼得自己退避三舍,这趟重生也就不用继续混了。所以他大摇大摆地该干嘛就干嘛。只当作没看见。

而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件事了:组队。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个看起来简单的任务,却让王杨伤透了脑筋。原因只有一个:找不到组队的人。

说起来,在纽约哈林区,全美国的街球中心,居然找不到队员组队参加EBC,这要是放到黑人里面,简直可以当做笑话讲了。可是对于王杨来说,这一点儿也不好笑,而是实实在在的大问题。

首先,在黑人扎堆的哈林区,不论是白人还是其他有sè人种,都是弱势群体,天生被排斥。双方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和他们组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次,虽说这里华人也不算少,但水平高的实在不多,不对,不是不多,是根本没有。不相信吗?那好,咱们一个一个地算:首先看那些有美国国籍的华人。普天之下,所有华人对教育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忱,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子女能读出个名堂,父母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在王杨这个年龄,不去学校读书而是混在街头打球?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华人里面会打球的不少,但基本上都属于课余消遣,水平可想而知;当然了,也不排除林书豪这样的稀世品种,但是人家可能从常青藤翘课跑出来,跟着你去哈林区的街头打球吗?

然后再看大陆来的留学生,这一部分算是脱离家庭监管,鞭长莫及,比较zì ;yóu,也有不少篮球爱好者;但是,也就仅限于爱好者的水平了。不说比肩黑人的水平了,单单对比一下同为亚洲的rì本留学生,就能看出差距了。rì本人也有不少篮球粉,他们会定期组织训练比赛,整个过程有组织有协调有计划有方案,参与者也会一丝不苟地按照集体安排进行,虽然个子普遍不高,但是水平提升很快,而且能跑能抢,一旦组队按照正式比赛来打,最后往往能压天朝人一头(不过他们打半场就很菜了)。其他的也都大同小异。这样的水平,就算他们愿意组队,王杨也不敢要。

——开玩笑,自己可是对EBC志在必得的。随便拉两个歪瓜裂枣进来,他们输了不要紧,自己如果输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正在盯着篮筐呆呆地发愁的时候,背后忽然有人用彬彬有礼的语气问道:“打扰了,请问,您是rì本人吗?”

王杨先是一愣,继而大怒。

——谁呀这是?有这么骂人的吗?我踩你尾巴了?

——不知道小rì本已经登上钓鱼岛了吗?

——不知道老子生平最不耐烦小rì本吗?

连头也没有回,王杨张口就骂道:“你才是rì本人,你全家都是rì本人。”

背后那个声音顿了顿,大为诧异地惊叹道:“您真是厉害啊!只听到我的声音就能知道这么多。我的确是rì本人,我们全家也都是rì本人。”

无语的王杨满脑门黑线地回过头一看:一头jīng神的板寸,一身标准的rì本学生装,再加上一脸恭敬的神情,形似军姿立正的站姿。。。。。。靠!果然是个小rì本。

“我说这两天怎么老感觉诸事不顺呢,仔细想想也没踩狗屎啊!原来是要撞到小rì本这衰人。”用汉语嘀咕了一声,面对小rì本一脸期待的神情,王杨一点儿好脸sè也不给,直接用英语恶狠狠地说道,“小子,我jǐng告你,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是rì本人了?”

“这么说您不是rì本人?”学生装略显失望地说道,随后狠狠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是我冒昧了。打扰之处,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小rì本的礼节如此周到,倒让王杨不好再往下追究了。他指着自己的脸说道,“小子,看清楚了:我,中国爷们儿,纯的。”

“实在是对不起啊。给您添麻烦了。”那小rì本又狠狠地猛鞠了几个躬,嘴里念念有词,满脸歉意,一点儿也没有不耐烦的意思。

看着这小rì本被自己训斥的像个孙子一样,王杨感觉出了一口恶气,摆摆手说道:“算了,大人不计小人过,以后长点眼力。”回过头继续开始投篮。

命中了几个三分球,无意间回头一看,却发现这小rì本居然还在场边站着。这些rì子以来,王杨只要开始训练就会不自觉地进入疯魔状态,那狰狞的气势让所有人都避而远之;所以只要他一训练,场上通常就变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现在突然身边多出这么一个观众,倒让他有点儿不适应了。

正好这时候篮球反弹到了这小rì本的脚下,看到王杨注意到了自己,小rì本捡起篮球,双手递过来说道:“这是您的篮球。”

王杨接过篮球,皱着眉头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