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庸的智慧是明哲保身对错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虹桥书吧BOOK。

第25节:善谋但不奸诈(2)

曹操问他有何计策破敌,许攸说:“袁绍的军粮和其它军需物品都囤积在乌巢,现在由淳于琼把守。你可以挑选一些精兵,假称袁绍的将领领兵去那里守粮食,乘机会放火烧掉粮草和其他物品,这样,袁绍的军队不出3天就会不攻自乱!”在多年的用兵中,断人粮草是他的惯用手段,曹操听了,正中下怀,隆重地招待许攸。第二天,曹操亲自选骑兵、步兵共5000人,准备去乌巢劫粮。曹操的左右张辽等人怀疑许攸,认为袁绍的国粮场所不会不加以防备,不要轻信许攸的话。曹操说:“不必疑心,现在我军粮草已供应不上,不管是真是假,都必须这么做,倘若不采用许攸的计策,我们也只能是坐以待毙啊!”?

“功高莫过救驾,计毒莫过绝粮”,曹操这一招不失为上策,因为在冷兵器时代,粮草是军队的命脉,更是军队的士气。那么,做为曹操谋士之一的荀攸想没想到这一招呢??

其实,荀攸早就有这个看法,只是不知袁绍的虚实,在许攸到来后,就坚定地主张曹操亲自率兵去乌巢。于是曹操对自己的营寨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命令重兵把守好大寨,在左右两侧埋伏了一定的兵力,防止袁绍偷袭。然后率领5000人马,打着袁绍的旗号,每人都背上草木,乘黑夜偷偷朝乌巢进军。曹操领兵前往乌巢,一路上遇到袁绍的寨兵,都说:“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看他们打的都是自己的旗号,也没有疑心。到四更时,曹操的队伍到达乌巢,曹操立即命令士兵点燃草木,一面敲鼓一面呐喊,直杀得敌军落荒而逃,没有应招之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袁绍乌巢粮草被烧,损失惨重,又失去了许攸、高览这些栋梁之材。军中士气低落,人心恐慌。许攸又为曹操出主意,他说:“今日袁绍残兵败将归去,人心不稳,应乘胜速取袁绍大本营,这样就可以消灭袁绍的有生力量。”曹操又依计而行,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这时,荀攸向曹操献计说:“现在可以乘胜追击,可以传假情报,说我军将调拨人马,一路作出攻取酸枣和邺郡(今河南延津和安阳)的样子;另一路作出攻打黎阳(今河南浚县)的样子,断袁兵归路。袁绍如果听说了这个传闻,以他多疑的性格,必定会信以为真,就会分出兵力阻击我军。我方可乘他调兵拔寨之时,急攻袁寨,袁绍的军队本来就没有什么斗志,定能破敌。”曹操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立即采用荀攸的计谋,出动3路人马,四处扬言,散布迷惑袁绍的消息。袁军听到消息急忙报告袁绍:“曹操分兵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取黎阳了。”袁绍信以为真,急忙派兵10万人,分别支援救邺郡和黎阳,连夜急行军走了。曹操立即集中大队兵马,乘虚而入,冲向袁绍营寨。袁军本来已无斗志,官兵四处逃散。袁绍连盔甲都来不及披上,带着幼子袁尚逃奔而走,曹军在后紧追不舍。袁绍为了渡河逃命,把金银财宝、图书车辆全都丢弃,只带随身骑兵800多人一同逃往黎阳,曹军获得全胜。?

可能有人要说:功高莫过救驾,计毒莫过绝粮。那么荀攸这一计不就成了毒计邪谋了吗?非也,“计毒”实际是指“计高”。况且两军交锋如果是纯粹的军事上的斗智攻伐,而不把战争的灾难带给普通百姓就算得上是正谋了。这和那些为了炫耀武功,在攻下城池后屠城的办法相比,这又怎么能算邪谋呢?名将白起为了炫耀武功,彻底消灭赵国的军事实力,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而曹操仅烧了袁绍粮草而已,两者相比,孰为正谋,孰为邪谋一目了然,荀攸一生为曹操出谋无数,又有哪一次用过这种毒计呢?究其原因,皆因其性格宽厚仁慈所致。荀攸敦厚正直的个性,使他为曹操谋划了许多上乘之计。曹操因此取得成功,荀攸也因此在那个乱世纷争的时代留了英名。?

在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随军。吕布在曹军和刘备等各路军队的围攻下,败退后固守下邳,虽经过多次进攻,曹军仍攻不下城池,这时曹操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了,曹操就想撤兵回宛城,荀攸坚决反对,他对曹操说:“吕布虽然勇敢,但无计谋,如今他三战三败,锐气大减,虽在固守,军队已没有奋斗的意志了,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敌人就会不攻自败。吕布手下虽然有陈宫那样的谋士,但他设谋迟慢,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我们应当赶在吕布的锐气尚未恢复、陈吕的计谋尚未设定的时刻,想法紧急攻击,这样,吕布一定能被攻破。”?

虹桥书吧BOOK。

第26节:善谋但不奸诈(3)

曹操急问荀攸:“有什么好办法呢?”荀攸说:“可以先摧毁城墙,即可一举进攻。”于是,曹操指挥曹军引沂水和泗水灌进下邳城,大水冲垮了城墙,吕布军队不战而败,吕布则被曹操活捉而杀。?

兵贵神速,战在不仅胜敌之武力还要胜敌之意志才能彻底将敌人摧毁,荀攸此次之计,我们有什么可指责的吗?袁绍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私利相互争斗。建安7年,荀攸随曹操讨伐袁谭、袁尚,到了黎阳。第二年曹操又去征伐刘表,正在这时,袁谭、袁尚兄弟二人为争夺冀州发生内讧,为了打败自己的弟弟,袁谭派人到曹操军中乞求归降,请曹操援助自己。曹操请谋士大臣商议,大多数人认为应当先讨刘表,刘表强大,而袁谭、袁尚不仅不团结,相互之间争斗不息,而且有智计,也没有得力的将领、谋士辅佐,是不足为虑的,只有荀攸不同意这种意见,他说:“刘表父子如同豚犬一样,只是看门守家而已,并没有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要不然正当天下混乱大有作为的年代,他却守在江、汉之间稳坐不动。袁绍曾占据四州地盘,拥有精兵50万,基础十分雄厚,经过了多年的经营,已经赢得了人心,现在他们兄弟相争正是我们灭掉他们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不接受袁谭的投降,使他感到无路可走,再去和他的弟弟讲和,到那时,他们两人和睦相处,子承父业,那么天下的苦难就不可能平息了。如今他们兄弟相残、势不两立,如果其中有一人被兼并,那么他们的力量就强大多了,会不易对付,应该趁他们内部战乱的时候攻击他们,天下就平定了,可不能坐失良机啊!”?

正因为荀攸性格敦厚,尽心尽力,让曹操一次又一次的采纳了他的建议,出兵打败了袁尚。袁尚被消灭以后,果然不出荀攸所料,袁谭立即反叛曹操,这样一来,他就势单力孤了,曹操在南皮将袁谭杀死。?

平定冀州之后,曹操在向皇帝为荀攸请功的奏章中说:“军师荀攸,自辅佐臣起,每次征战必随臣前往,臣前后能攻克那么多强敌,都是荀攸出的计谋。”于是,朝廷准奏封荀攸为陵树亭侯。后来曹操建立魏国,荀攸被任命为尚书令。纵观荀攸之谋,无奇谋、无邪谋、无忍谋,可以说他一生使用的都是正谋。?

由于荀攸性格温和敦厚、仁爱聪慧,曹操想把儿子曹丕托付给荀攸,就告诫曹丕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曹丕对曹操这番话铭记在心。荀攸生病,曹丕拜在床下问候,像对待父亲一样,这些殊荣皆因荀攸正直敦厚的性格所致。正因为如此,即使在曹操这样的奸雄手下也颇受尊重。?

谋略先修德?

《菜根谭》中曰:“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它的意思是说,在恩宠利禄方面,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在德行与事业上,不要落在人后面;在接受与享受方面,不要越过一定分寸;在修养与操行上,不要降低分毫。?

我国古代历史上,大禹含辛茹苦治水13年,曾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功绩卓著的治水英雄,他那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传为千古佳话。这种把快乐留给后人,自己吃苦的精神,是修养品德和心性高尚的体现。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不能成功,苦尽甘来才是真理,一味追求名誉地位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苦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古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个人的气节和正义就像《阳春白雪》这首名曲一样。但人不管如何清高或有学问,如果没有高深的品德来配合,那么这种学问和清高也丧失了意义。?

楚怀王时,屈原在朝担任左司徒的官职,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非常清楚,并且擅长辞令。楚怀王很器重他。他在朝中和楚王一道商议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节,和各国的君王相酬酢。当时,上官大夫和屈原爵位相同,一心想争取楚王的宠信,非常嫉妒屈原的才华。?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