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思想的盛宴 精神的大餐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幸比幸运多得多。楚门摊上的是类似的不幸。上帝让他一出生就摊上的,怪不得别人。

然而楚门又似乎那么幸运,他的抚养权被一家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特别“人道主义”地垄断了。或者换一种商业上的说法,以一百几十万巨款在招标抚养时被买断了。我们正处在一个庞大的商业乌贼的八只触角无孔不入的时代。楚门的不幸具有广阔的商业价值的前景。一切过程都符合商业游戏的规则,法律手续很是完备。

作为一个人,楚门需要父母,于是他有了爱他如亲生子的父母。父亲是一位颇有人缘的先生,母亲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知识女性。当他小时候有一次悄悄离开父母身边,冒险登上一座假山去玩时,父母发现了是多么的大惊失色啊!母亲都快急哭了,而父亲奋不顾身,也迅速登上假山去把他抱了下来。他们甚至都没有说一句责备他的话,因为儿子又安全了而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父母对儿子的爱,那时体现得真切又动人。

当楚门到了对异性发生兴趣的年龄,有一个可爱的姑娘仿佛从天而降,出其不意地跌入他怀里。她那一双含情脉脉的大眼睛立刻噼里啪啦地向他发出一簇簇电火花。尽管他自己当时正望着另一个姑娘以目传情,但毕竟是——怀里的美国大丫头也天真烂熳而又发育成熟得鲜嫩水灵,实是可爱尤物呀!结果怀里的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做了他的妻子。她的工作是护士,在美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至于他心灵的一角,还总怅怅地惦记着的那一个谜样的美眉,那也就只能成为他爱情心路的一个秘密了。可爱的女人总不能让楚门一个人占两个啊!舍一个给一个,方显世界的人文文化啊!

至于他的工作,看起来是他能愉快胜任的。显然,印在名片上也是不失面子的。

此外,房子,他有了。虽不能说是豪宅,但也绝不比前街后街别的住宅差。车子,他也有了。美国的中档汽车,在别国,算是高档的了。朋友,那是能与之促膝相谈推心置腹的,在楚门忧郁时,善于把话劝到他内心里边去的一个朋友。用中国北方的话说——“发小的朋友”,可以“掏心窝子”的朋友。

他与邻里关系亲善。他与人人友好相处,人人也与他友好相处——总而言之,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似乎处在和谐之中。请注意,这是我们第二次用到“似乎”一词。

作为一个美丽的小镇上的正当英年的美国公民,他幸福着,满足着,快乐着,脸上每一天都挂着大儿童般的笑容。如果我们以平常心来看待幸运,谁能说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特别不幸的楚门,后来的人生不是幸运的?如果我们以平常心来理解幸福,谁能否认楚门不是一个幸福的美国人?

人心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它复杂就复杂在——一旦只盛满同一种东而,幸福也罢,不幸也罢,人便难免会被异化。前一种异化使人性娇贵脆薄;后一种异化使人性阴暗扭曲。楚门的人性避免了这两种异化——在他童年的时候,与他泛舟河上的父亲不慎落水身亡。悲痛在他的人性扉页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楚门之惧水,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儿子对亡父的爱会持续得多么久。这令我们感动。九分幸福掺兑了一分遗憾乃是心灵容瓶最佳的成分比例。

然而,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当一切后来皆被证明是百分百的骗局的时候,楚门的世界被彻底解构了。原来两情相悦的夫妻之爱只不过是在楚门蒙在鼓里的情况之下,镜头前的作秀兼作广告;甚至可以反过来说是为了对广告负责所必须进行的情爱包装伎俩;原来慈母亡父只不过是一个专为自己而成立的剧组里的演员;原来“发小”的朋友是自己这个“大明星”的无怨无悔的终生配角;原来父亲的身亡是剧中情节,因为全球的亿万观众喜欢看到楚门以绝对本色的风格表演悲伤和诠释一个人的心灵痛点;原来公司指派给他并且最初使他觉得正中下怀的一次出差,只不过是由于剧情需要新的看点和卖点;原来自己一无隐私每天24小时全天候“纪实”地将一个人的每一言每一行包括每一动念都裸呈于亿万人的眼前,而亿万之人业已如此这般乐此不疲、津津乐道地观看他长达30余年10000多个小时……原来这一切的背后,关系着高投入高产出与高回报的一条商业链的可持续环接与否。

“似乎”一词于是原形毕露,暴露出了令任何一个有自尊的人都倍感俗恶的真相。

当楚门企图对抗,企图从自己不情愿的情境中成功摆脱,因而与可爱的妻子一朝反目发生冲突,终于彼此敌对起来的时候,妻子叫嚷出了开篇那一句话——“我不干了!他一点儿都不专业!”

这是楚门剧的经典台词之一,它出于一号配角而非主角楚门之口,可谓俏皮也。然而欣赏反应敏感的观众品咂一笑之后,大抵都会产生点儿意味深长的什么联想的。

美国人在当下为什么会拍这么一部电影?

促成这么一部电影出笼的美国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这么一部电影所予以戏谑的文化现象又是什么?

它所针对的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也戏谑了被那一文化现象所左右的当代美国人?

仅仅是当代美国人吗?倘不仅仅是——面对那一特别美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别国的人们有何文化心理的反应?

是接受习惯的不适和排斥?还是喜闻乐见的欢迎?

倘是前者,为什么?

倘是后者,又为什么?

这么一部电影中,包含有美国人对自己所主导的全球文化潮流的自嘲式的反思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批评么?抑或最终还是通过一部影片达成了与自己当下文化的握手言和?

倘有,体现在哪里?

倘无,又何以无?或者,以上一切联想,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的认真,而在美国佬那儿,仅仅是为自娱和娱人?正所谓中国人一认真,美国人就发笑?

此片的结局可以多种多样,为什么美国人偏偏选择了握手言和?是影片发行的商业考虑,还是美国电影在全世界稳居龙头老大地位的文化心理使然?

同学们谁能设想出另外的结局?比如走投无路的楚门选择了自杀?

那么一来,美国人将怎么看待自己的这一部电影?别国人又会怎么看待?

楚门之门暗示着些什么?门的那一边为什么起初是黑洞洞的而不是一门即开,灯火辉煌别有洞天的情形?

当然,人类的影视文化,包括美国的影视文化,并没有糟到将人类都快变成了楚门的地步。这世界上人和人的关系,也绝对没有虚假到无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全都变质了的程度。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