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南海风云录 萨瓦斯托波尔 > 第142部分(第1页)

第142部分(第1页)

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领导人。他把第三帝国打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实现了他上台前对德国人民的承诺,在当时处于混乱的德国重新建立了秩序。扩大了生产力,兴建了庞大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开凿了运河,提高了德国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使700万德国失业工人重新得到了工作,德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零失业的国家;

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把松散的联邦制德国整合到了一起,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统一了德国的领袖,这一点连铁血首相俾斯麦也是想做但没做到的,他强力收回被分割出去的德国领土,唤起德国民众的尊严感,他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民族复兴”

如果不是他发动了战争,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代伟人,他唯一可能做错了的事情就是输掉了战争。

同他相比,拿破仑是好人吗?他向欧洲输出革命,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加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但是他在输出革命的时候又杀了多少无辜的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和小希同志并无区别;

哥伦布是好人吗?1992年全欧洲都在庆祝他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时,那些美洲的原住民、长眠于地下的印第安人,会不会正在大骂这个人呢?如果没有哥伦布带来了欧洲殖民者,会有那么多人被杀死吗?他比小希同志好多少呢?

斯大林是好人吗?他打赢了卫国战争,为自己的祖国赢得了生存的空间,但是他的大清洗又杀害了多少人?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好与坏,更没有好人与坏人,因为大家所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在当时的德国人民来说,希特勒就是好人,因为他为他们提供了工作,提供了住房,提供了教育、医疗、养老,最终还提供了尊严。而对于那些受到德国侵略的国家来说,希特勒就是坏人,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天生的优势来更中立的看待这样一个人物,因为他既没有侵略国中国,也没有帮助过中国,我们恨这个人,一点原因都找不到,我们喜欢这个人,也只能是在人格和能力上的佩服,就事论事而已。

如果说希特勒反人类,那么美国人发动的朝战、越战、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又死了多少无辜的人?

对于中国人来说,希特勒最不为我们认同的是他屠杀过犹太人(其实作者也不清楚为什么中国人都为犹太人打抱不平,难道我们两个民族有亲戚关系?),但是近年来,犹太人屠杀起别的民族来也毫不手软,从民族角度上来讲,希特勒只是发了一阵杀犹太人的疯,而犹太人却似乎一直都在发疯。

在歧视犹太人这个问题上,其实并不是希特勒发明的,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讨厌犹太人,一方面因为他们不信耶稣,只信上帝耶和华,有宗教上的冲突;而是因为犹太人对于经济简直就是无孔不入,他们的庞大家族控制了欧洲多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有意去代替国家银行;在德国崛起的道路上,犹太大家族们,正好挡在了希特勒前进的道路上,于是他也就顺便把这种反犹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最高点。就像我们仇恨日本人一样,仇恨也就是仇恨,我们无法渡海过去揍他们一顿,但是希特勒做到了。

最后说说希特勒发动了二战,这个说法不正确,当年在签署了《凡尔赛合约》之后,法国的陆军统帅福熙就说过: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而已。由于《凡尔赛合约》的存在,德国即使不出现希特勒,也会有东特勒、南特勒出现,长期压制和分裂一个民族,得到的最终结果就是战争。而且那些欧美国家明明可以阻止这场战争,但是他们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眼睁睁的看着德国把他们一点点的拉入了战争的漩涡。

刘芾对于德国这个国家总体上来说,敬佩多于喜欢,羡慕多于脑粉。在后世中,无论是从日用品还是近端科技产品,只要你拿到一款德国产品,那基本就等于是中高档产品了,就个人来讲,至少是没见过或者使用过德国的廉价货,难道德国人不用便宜货吗?或者说他们的便宜货的质量也那么高?这点上刘芾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从个人喜好上来说,刘芾愿意去帮助一下小希同志,但是从国家利益上来讲,帮助小希同志的风险又太大了。假如在二战中德国横扫了欧洲,那么占领了整个欧洲的德国会不会再向外扩张呢?依照着小希同志的个性,他很可能会的,那么就必将危害到南海联邦的利益,到了那个时候,刘芾不敢说面对着战斗能力很强大的德军也能轻松获胜,如果光是这一点也还好办,南海联邦可以用科技水平来弥补战斗力上的不足,但是德国又是一个非常注重科学研究的民族,刘芾不敢确定南海联邦的研究和生产速度能够足够压制住已经占领了欧洲没准还加上非洲的德国。

如果不帮助小希同志,南海联邦要想在二战中获取澳洲大陆就是一个大问题了。澳洲是英国海外管辖地,如果南海联邦攻打澳洲,势必会让英美等国视作与德国人结盟,这种实际行动上的结盟不管用什么言语也是解释不清楚的,所以刘芾的澳洲计划就很自然的和支援德国连在了一起,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只要动澳洲,就实际上和德国结盟了,但是不动澳洲,眼看着英美等国打垮德国,那么南海联邦在二战中基本就啥好处也得不到。(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

不占便宜就等于吃亏,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发展速度上来讲,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英美苏等国都在二战中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而南海联邦啥也没得到,那就等于落后了,况且在去除了欧洲的后顾之忧以后,英美等国肯定不会眼看着南海联邦继续占据着马六甲海峡这样战略要地,尤其在中东发现了石油之后,等到那时,一场战争还是必不可免的,可是刘芾自己算了算,真活不到那个时候了,而失去了刘芾的南海联邦,在选择发展道路和科技发展速度上,还能否压制住欧美国家,这个就不好说了,所以刘芾必须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南海联邦清除掉这些后顾之忧。

首先,在澳洲问题上,刘芾丝毫不能改变,不仅是为了南海联邦开拓生存空间的问题,而是澳洲离南海联邦太近了而且又太大了,一旦英美等国和南海联邦翻脸,澳洲势必就会成为英美等国进攻南海联邦的一个跳板,还是一个无比庞大的跳板,这会让加大南海联邦的防御难度,而减少了英美等国的进攻难度,这个帐就算是没什么军事素养的刘芾也能算的出来。

既然澳洲必须占领,那么南海联邦同英美等国的关系就不会是朋友,这是一个连锁问题,既然天然就是英美等国的敌人,那就只能选择支持德国人了,毕竟拉一个盟友比自己单打独斗要强一些,当然了。像意大利那样的盟友除外。

支持德国人要支持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不仅是刘芾算不出来,整个联邦国防部加外交部加内务部的所有高级官员们整整研究了2个月,也没研究出来个准确答案,最后还是把3种意见又扔回到刘芾这里,让他自己选择。

第一种意见是南海联邦放弃整个欧洲,直接面对美国,一对一决斗,打趴下这个最大的威胁,那么欧洲的那些国家就无法对联邦造成现实上的威胁。至于德国人在欧洲是输是赢。那就靠天意了,输了也好,赢了也好,南海联邦稳赚不赔。当然前提是打赢美国人。自己还不能半残。

第二种意见是全面与德国合作。向德国出口各种武器甚至技术,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然后让德国人自己在欧洲折腾。南海联邦只占领澳洲,然后控制住亚洲,切断亚洲与美国之间的联系,最终让参战的各国打得遍体鳞伤,不管最终是谁胜利了,都无力再对联邦造成威胁。

第三种意见就更激进了,它主张不光要与德国合作,向德国出口武器技术和原料,还要占领澳洲,打击英属印度、中东等国,然后把海军分成2个方向,东面面对美国采取攻势,一定要把战火引到美国西海岸,让它不能安安稳稳的成为大后方,西面扼守住苏伊士运河,切断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通道,派遣陆军控制住中东地区,利用意大利与德国之间的路上交通,对德国输入武器和资源。

其实还有第4种意见,有一部分高级军官提出了在占领澳洲之后,不应该去进攻美国,而是应该向北,占领中国大陆和日本、朝鲜,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大陆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更好占领,而在占领了中国大陆之后,利用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能为南海联邦提供巨大市场和兵源,不管德国人是胜是败,南海联邦都不用再害怕英美等国的进攻了和经济制裁,到那时候,要市场有市场,要人口有人口,要兵源有兵源。

对于第4种说法,刘芾从推理上认同,但是从感情上无法同意,只能选择放弃。而剩下的3种意见各有各的好处。

第一种意见属于釜底抽薪,如果美国人被南海联邦拖在了太平洋战场,那么它就没有力量去支援欧洲了,南海联邦可不像日本,只能小打小闹,消灭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之后只能向南洋发展。如果联邦海军占据了太平洋上的优势,那么完全由可能在美国西海岸登陆,所以美国人无法像后世中那样,一边在欧洲投入很大力量,一边还抽出一只胳膊来和日本人搏斗。在失去了美国的援助之后,英法苏等国能不能抗住德国人的进攻,都很难说,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德国人都统一了欧洲了,南海联邦和美国之间的战争还没结束。

第二种意见太保守,光想着占便宜还不想出力,主动权都控制在别人手里。

第三种意见属于贪多嚼不烂,不仅要牵制美国,还要去争夺中东甚至非洲,南海联邦需要2线甚至3线作战,对联邦的军力和后勤的要求太高了,弄不好就和小胡子一样,一线崩溃,影响全局,风险太大。

刘芾觉得这3种意见都有致命的缺点,至少对目前的联邦政府来说,都有难度。第一种方式和第三种方式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而且兵力投送量还不能少,这正是南海联邦军事力量的短板。在联邦从成立到发展这几十年时间里,刘芾为了不让国家经济建设被过多的军费所拖累,所以选择了一种畸形的军事发展方向:重海军、发展空军、抑制陆军,采用的是精兵政策。

这种军事发展策略,在联邦初建和发展阶段都是很合适的,用了最少的投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随着南海联邦逐渐成长为一个地区性的大国,这种畸形的军事发展策略逐渐开始显出了它的缺点,就是应对小规模冲突的能力足够,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力量不足。

不过现在时间还来得及,现在才是1925年底,如果历史没有被刘芾改变太大的话,距离二战的开始还至少有10年时间,如果想在这个时间里训练出一支可以进行大规模战斗的海军,可能有点紧,但是要想训练出来一支能够进行正常战斗的陆军部队,足够了。

南海联邦国内一直实行的是义务兵和募兵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8…30岁的联邦公民都需要在军队中服役24个月,其后可向所在部队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可继续带薪服役,根据不同军种和岗位,服役期最高可达30年。

这种兵役制度一直坚持推行了几十年,现在联邦国内经服过兵役的人数足够再建立起来几十个满员师的,所以刘芾并不发愁陆军不足的问题,也不打算近期内大规模扩军,毕竟在和平时期里,军队越多,国家的军费开支也就越大,对于以近海防御作战为主导思想的南海联邦来说,还没有必要常备这么多的陆军。

不过刘芾还是说服了国防部和财政部,为联邦陆军增加了2个师的编制,这两个师不是普通的陆军师,它们是一种新型的陆军部队……空降师。这两个师的编制比普通的联邦陆军师要小一些,满编18000人左右,除了装备有数量不多的装甲车和75毫米加榴炮之外,并没有其他重型装备,不过他们的单兵武器比普通的陆军要更先进,除了联邦第一款制式自动步枪ear…01之外,还有新式的“闪光雷”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100毫米迫击炮和各型号地雷。

这些伞兵部队只是作为一种突击敌后、包抄迂回或者突袭的手段,并不是用来攻坚的,所以他们的作战方式有别于其他陆军部队,在前期,他们需要最先熟悉的还是从飞机上跳伞和着陆后如何快速找到集结地,离能够正式成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订单

最终,刘芾把第一种和第三种意见总结了一下,定下了南海联邦未来在军事方面的发展策略。首先,就是从经济、装备和技术上略微支援德国,但是在外交上采取中立态度;其次,加强与意大利、土耳其政府和犹太复国主义占据的巴勒斯坦南部之间的军事合作,确保在中东地区有一个可靠的落脚点,打通从亚洲直意大利的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开始提前准备登陆澳洲和打击美国西海岸的工作,这其中包括了海、陆两方面的测绘和情报工作,研发专用的登陆作战船只、进行大规模的海陆空登陆作战演习,尽快让部队熟悉和掌握登陆作战的战术要领。

1925年的德意志帝国正处于共和体制的魏玛宪法时期,兴登堡于5月份刚刚登上了共和国总统的宝座,这位77岁的前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虽然是一个保皇党人,一边宣誓捍卫宪法,一边还与居住在荷兰的威廉二世联系紧密。而兴登堡上任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张把威廉二世和那些在战后被废黜的贵族们的财产归还给他们,并且由政府对他们在战争期间的损失给予补偿,德国的共和体制也就是从他这里开始慢慢转向了独裁统治。

刘芾对兴登堡不熟,非常的不熟悉,只是在后世的一些书籍中见过这个名字,知道是德国的一位大牛,但是这个理由不足以让南海联邦为他出钱出力。刘芾也不知道小希同志何时能够当上德国总理,不过先不急。现在需要帮助的并不是天天闹罢工的德国,而是在它南边的土耳其和巴勒斯坦南部地区。

要想在小希同志上台之后顺利的对德国进行物资支援,必须有一条安全通畅的运输通道,而距离南海联邦距离最近也最好走的就是从海上进入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东地中海,然后抵达意大利北部地区,再从意大利走陆路进入奥地利,最终抵达德国。这条运输线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意大利北部和奥地利多是山地。以当时的道路情况。如果运输大型或者大宗货物会非常困难。

除了这条线路之外,还有一条线路就是从南海联邦出发,进入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东地中海。然后抵达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再从这里用铁路把货物运送直德国。这条运输线路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从伊斯坦布尔到德国之间的铁路要穿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奥地利才能抵达德国,在这4个国家里。只有奥地利是德国的铁哥们,剩下3个国家里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在一战中都和德国站在了一起,但是罗马尼亚一直是英法等国的传统盟友,有这样一个国家挡在运输路线上,时刻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