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南海风云录 萨瓦斯托波尔 > 第114部分(第1页)

第114部分(第1页)

除了陆海空军之外,南海联邦还有一支神秘的部队,对外的番号叫“传染病预防处理部队”,隶属于国防部下属的空军司令部。这支部队的驻扎基地和人员数量都是绝密,除了国防部部长、空军司令以及内务部的重要官员和刘芾之外,基本没有人知道这个部队的存在,他们的补给、人员调配也都是由内务部和刘芾直接处理,基本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

这支部队的成立时间在1915年,也就是联邦正式建国之后,最初的驻地时在安北省内。原越南与老挝边境附近的深山里,而与这只部队同时成立的,还有代号为“45”的一个研究所,而这个研究所的驻地也在哪里。

从这支秘密部队的名字上,人们可能很快就会联想到细菌武器或者防化部队上,不过这只不过是它的一层伪装,这只部队连同那个“45”研究所在内,他们都是南海联邦,准确的说是刘芾建立的一个核能研究所和负责协助和保卫这个研究所的安全部队。

“45”研究所的这个名字,并不是研究所的序号。而是在建立研究所的时候。刘芾刚好45岁,就选了这个数字来小小的纪念一下。早在1905年,刘芾在台湾岛中部的深山里,建立了一座小型的核研究所。当时负责这个研究所的是一位德裔和一位法裔的年轻物理学家。他们都是居里实验室里小有名气的年轻核物理专家。在被大卫用各种诱惑吸引到联邦研究所之后。这两个人可算是虎进深山、鱼跃大海了,凭借着联邦政府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刘芾提供的特别资助,他们逐渐网络了几十名各国研究人员。开始按照刘芾的要求,主要对金属铀的提纯、核裂变与核聚变等热核反应进行研究。

在联邦政府占领了荷属东印度群岛之后,刘芾开始觉得把这样一个像定时炸弹一样的研究所放在联邦的重工业区安北省内有点不合适,虽然现在这个研究所并没有准备开发什么危险的项目,但是刘芾从心里觉得核研究的单位越偏僻越好,万一发生点什么事情,再后悔就晚了。另外,还考虑到安北省与英国人控制的区域在陆路上交界,危险系数还是有点大,于是,在1918年,又把这个研究所连同那支秘密部队,一起迁到了苏拉威西岛最南端的一个叫穆纳的小岛上,并且修建了深达上百米的地下实验室,对外谎称是“传染病预防处理部队”的驻地和研究所。

要说这些秘密单位的研究人员也是挺苦的,平时大多藏在深山地洞中过像老鼠一样的日子,虽然联邦政府或者军方给予这些研究人员的待遇非常高,但是终归不像在城市中生活的那么舒服惬意,而且很多研究项目的危险性都非常大,稍不注意,就是人死屋塌的大事故,故而,这些实验室才会被建在深山老林中。

当初刘芾凭借着自己对核物理的一知半解,给这些研究人员们定下了研究方向,按照刘芾的描述,如果这些项目研究出成果,那么在不远的将来,联邦政府会使用他们研究出来的可控核裂变技术,在发电、船舶制造等领域取得很大的发展,核电站、核动力大型船只将会首先出现,而一块几公斤重的核原料,就可以代替成千上万吨煤炭和石油,那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现。

虽然刘芾很无耻的没有告诉这些研究人员他打算最先用他们的研究成果造成武器去威胁全世界,但是这些对科学探索未知领域有着无比坚定信念的人们,不管是生活条件的局限性还是家庭成员的埋怨,都可以无视,只要你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充足的研究经费、先进的研究器材,那么他们就会像一个执着的疯子,不管如何枯燥、如何繁琐,也不管研究成果到底会对世界有什么危害,只管尽情的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中埋头前进。

由于南海联邦境内的铀矿储量非常少,只有在加里曼丹岛西部、邦加岛和勿里洞岛上有少量发现,而且开采不易,产量非常少,还不足以满足“45”研究所的所有试验用量。而这个时期,世界各国对于铀矿的开采量都不大,很多国家发现了铀矿,但是别没有意识到这种放射性矿物有什么用,并没有开采,所以,即使有大卫和施耐德的公司在帮助刘芾从世界范围内收购铀矿,但是数量也非常小。

不过,随着南太平洋石油矿业公司拿下了澳大利亚的铁矿,这种缺少铀矿的日子就快一去不复返了。澳大利亚这块不毛之地上,不仅有着储量惊人的高品位铁矿,还是日后世界3大铀矿出口国之一。而在施耐德买下的区域中,已经发现了一块铀矿床,储量估计有几千吨,如果可以正常开采的话,年开采量也在几十吨左右,远远超出了“45”研究所的试验用量。

在发生在1920年中的英美南之间的海战之后,虽然参战几方都出于不同的原因在战后相互签订了停战协议并且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但是英美等国对于南海联邦这个在亚洲迅速崛起而且已经脱离了他们控制的国家非常忌惮。

虽然南海联邦在战后只是忙于国内建设和迁都,并没有继续扩大势力的动向,也没有打算试图去控制周边的一些国家,但是有一个不受控制而且还很强大的国家存在在亚洲,还控制着重要的马六甲水道,对英国、美国和欧洲列强来说,再想把亚洲拦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并依靠武力掠夺亚洲国家的财富就非常之困难了。

因为南海联邦不会允许各国的海上武装靠近自己的国家,更不会眼看着别人在自己的家门口耀武扬威。而作为一个亚洲大国,南海联邦的军事、经济都难免会向它的周围国家辐射,并且影响周边国家的发展和政局,从长远来看,如果不遏制南海联邦的发展速度,那么在亚洲这块宝地上,欧美列强可以占便宜的机会就没有了。

如果光靠经济手段的话,欧美各国都没有把握能压制住南海联邦这个地头蛇。首先,在占领了马来半岛之后,马六甲海峡已经全部落入了南海联邦的手中,从运输成本上,印度大陆上的各种物资想运往东亚的话,就已经没有了成本的优势。南海联邦的国土上盛产白糖、香料、木材、稻米、棉麻等物,和英属印度和美国的出产物基本相同,而且联邦在加工、运输环节上,比英属印度和美国的技术还要高一些,在这些货物的贸易上,英美等国丝毫占不到一点便宜。(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海军条约

除了这些农产品,在轻工产品,例如香皂、火柴、打火机、煤油灯、刀具、金属制品、自行车等产品上,南海联邦的商人们早就开始向中国大陆上贩卖这些产品,不仅在质量上打败了英美等国的同类产品,而是在价格上也略低,这主要得益于联邦政府对于国内的私营中小企业的大力扶持,有些胆子比较大或者在大陆上有亲属的联邦商人,已经开始联合大陆上的商人,开始在大陆上设立合资工厂,采用当地原材料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了,这些商品在质量上和联邦国内生产的基本没有差别,而价格还要更低,不仅英美产品在中国无法取得优势,就是联邦的产品,在价格上也不处于优势,只是这些产品的产量还不高,才没有对联邦的同类产品造成太大的冲击。

在机械、电器、汽车和石化领域,联邦的商品不仅占据了很多的亚洲市场,还在欧美各国都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南海联邦出产的高档汽车、精加工机械、各类电子产品和柴油、汽油、煤油、合成树脂等,在同类产品中,都代表着高质量,是很多欧美消费者的首选。

在医药、化工领域,南海联邦的产品更是横扫世界市场,只不过同一些电器和汽车产品一样,这些产品大部分都通过大卫的公司在全世界进行销售,由于这些产品的特殊性和专利的限制,再加上大卫的公司财力雄厚。在这些年里,世界上很多打算在这方面投资搞研发的公司,都被大卫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吞并、挤垮,致使现在大卫的公司成了世界上唯二的可以量产和销售磺胺类、青霉素药品的厂家和商家。而大卫公司的所有销售利润,都有刘芾的一半。而另一家公司就是联邦政府投资的联邦化工集团,只不过出于自我保护,刘芾一直让联邦化工集团打着为山德鲁公司加工的名义,在生产这些药品,再交给大卫的公司进行销售。

除去由大卫公司明面上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之外,南海联邦的化肥、农药产品也都属于畅销产品。由于效果明显好于同类产品。现在欧美各国的农田中,都可以看见这些农药和化肥的铁罐包装。

欧美各国面对着本国产品在亚洲的销量逐年下滑的实际情况,面对着国内财团、商人们的各种诘责,却拿不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办法。本来英美等国打算借着荷兰人的借口出兵打击一下这个让他们如鲠在喉的新兴势力。顺便再签一签不平等条约啥的。重新把亚洲市场抢回来。继续加强本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谁承想事与愿违,这些计划和目的都随着英美两国的舰队沉入了海底。

军事手段没成功。但是欧美各国忘南海联邦之心还是没有死,硬的不成,那就来软的吧,1921年底,英美法意四国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宗旨就是如何确保一战胜利的成果,如何使世界更为安全,如何大力发展经济,最后,这4个国家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想使世界更加和平,各国政府就不应该在军事上投入太多的金钱和精力,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的分配到经济发展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

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裁军,尤其是进攻型的海军。

从表面上来说,这个想法是值得肯定的,战争会拖垮各国的经济,会影响各国的发展,如果全世界各国都可以缩减军费,那么这些钱就可以投入到其他领域,没必要再变成子弹和炮弹,砰的一声就消失了。

但是从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军事实力最强的几个国家的海军发展程度上来看,这个条约的目的就有点不太单纯了。

英国海军自从一战之后,数量和吨位仍然是世界第一的,但是在经过了英美南海战之后,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海军方面也有些捉襟见肘了,虽然英国本土所需要的海军力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它那些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都需要海军来保护。但是现在英国政府真的拿不出钱来大规模建造新式军舰了,尤其是在丢失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它在亚洲的市场严重萎缩,不能再为本土带去源源不断的收入了。

美国人在一战之中,才开始重视海军的建设,但是在英美南海战之后,和英国人一样,损失了大量的主力战舰,而这时的美国国内,大部分人都厌烦了战争,更趋向于孤立主义和限制政府规模,刚刚上台的美国总统沃伦。盖玛利尔。哈定,也正式靠他宣扬“回归美国常态”这个口号和头一次允许参加投票的女选民赢得大选的,所以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民众都不愿意再陷入一次军备竞赛或者再打一场世界性的战争。

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这个两个国家在一战中受的伤都非常重,现在他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军备竞赛和再来一场战争,而是想获得一个充分休息、加紧疗伤和一个恢复身体的时间,所以他们对于限制军备的提议是最迫切的。

在这4个国家商量好之后,他们公开向南海联邦政府发出了邀请,呼吁南海联邦政府也加入到这个条约的制定中来,这样,欧洲、美洲和亚洲的海军强国就都可以坐到一起,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了。

英美法意4国的这个提议受到了世界各界人士的欢迎,毕竟,能够避免战争的全人类都愿意的事情,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世界舆论大部分都操控在欧美各国政府手中的缘故,但是,这股拥护裁军、反对军备竞赛的呼声,很快就成了世界上热爱和平的人士迎接新年的主题。

对于4国的裁军邀请,南海联邦政府陷入了两难。答应吧,这个明显就是欧美各国为了缩小和联邦海军的装备差距所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他们想利用这个机会,拖住南海联邦海军的发展速度,从而使得他们自己国家的海军能够得到一个喘息和研发的时间,尽量能够缩小和联邦海军之间的差距,而只要能够消除掉南海联邦在海军方面的巨大优势,那么他们就可以在合适的机会夺回他们是去的东西。

不答应这个4国裁军邀请吧,那么南海联邦在全世界的名声就臭了,不仅会招来世界性的经济等方面的制裁,很多国家还会把军备竞赛罪魁祸首的帽子扣在南海联邦政府头上,欧美等国政府还会借机把联邦政府塑造成一个世界公敌,甚至有可能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

按说南海联邦显露出来的军事实力除了海军的潜艇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而联邦空军的飞机其实是这次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可是这4国为何只提出了裁减海军装备而没有提出裁减空军装备呢?

其实这就是一个可行性的问题了,海军装备尤其是各国的主力军舰,一般都是上万吨或者几万吨的大家伙,要想藏起来不让其他国家发现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些军舰差不多在开工建造的时候,就已经被其他国家探查到了。而飞机这种武器,身材太小,别说南海联邦这么复杂的国土环境了,就算是英国人想藏起来几百架飞机,也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在衡量了日后的可执行性之后,4国才提出了裁撤海军主力舰艇的建议。(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海军条约(二)

另外,在英美南海战之后,不管南海联邦政府如何掩饰,那4艘飞机母舰还是被其他国家发现了,尤其是在英美两国的海军得知南海联邦居然拥有4艘排水量非常大的飞机母舰之后,终于明白了袭击英国支援舰队和美国特遣舰队的飞机是从哪里来的了。但是由于这个时候两国在飞机母舰方面的研究还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阶段,所以两国既不愿意南海联邦的海军在飞机母舰上领先他们的海军很远。

飞机母舰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在1909年,法国人克莱门特。埃德尔就出版了《军事飞行》一书,他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一些设想和必要条件。但是,他在书中非常详细的提出了这种军舰要有一个非常宽阔平坦的起降甲板、升降机、岛式上层建筑、机库等,但是,埃德尔的这种惊人远见却没有得到法国海军的重视,却被英美两国海军所接受,美国人对飞机情有独钟,而英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海军需要飞机,最开始是为了侦查,因为当时的海军作战主要是靠目测,谁能够提前发现敌军舰队,那么谁就可以在海战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人眼视力有限,就算站在最高的桅杆上,使用望远镜,在晴天中也只能看到最远40海里,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飞机这个新发明就开始被各国海军搬到了军舰上。

但是,第一个成功利用飞机的确不是海军。而是一艘行驶在汉堡……纽约航线上的德国邮轮,它成功的让一架装满了邮件的飞机从它的前甲板上起飞,加快了邮件的传递速度。虽然这个举动让很多人怀疑德国政府是否在发明一种利用邮轮攻击美国的方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