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魔咒钢琴曲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亚当吓得闭上了眼睛,双手合一在胸前,急速地蠕动着嘴唇祷告着。

薇拉说完话,才意识到自己的话过重,好像在将亚当往外推,因为既然已经甩不掉了,亚当会不会索性乖乖就范,与这个中国小姑娘生死相缠呢?

就在薇拉想再说什么的时候,敲门声响了,在得到亚当的应答之后,李梅脚步轻轻地走了进来。

她今天穿了一件短袖的布拉吉套裙,露出光滑细腻的肩头。头型也有了变化,长长的刘海,被束了起来,显得成熟、性感,又不失青春勃勃的学生气,她的肩上背着一个俄罗斯的花书包,怀里还抱着普希金的诗集。

看见亚当和薇拉诧异的样子,李梅嫣然一笑:“下午好。”

亚当局促不安地:“下午好。我们上课吧。”

亚当今天的课程是讲解奏鸣曲和赋格曲的结构以及它们的不同和特点,讲着讲着,亚当便陷入混乱和停顿。李梅明显看出亚当的心神不安,便仰起自己善解人意的笑脸,用眼睛问亚当:“你有问题吗?”

亚当得到了鼓励和信心,于是支支吾吾地问:“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中国人生前没有自由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死后的灵魂还要继续纠缠?尽管我们犹太人和上帝有契约,遵守上帝的律法,但是人类可以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

李梅笑了,笑得清脆而又响亮。她说,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是世俗社会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比喻。正确的意思是,不管你在地狱还是天堂,我都和你在一起。不管是你贫穷还是患病,我都不离开你……瞧,我们中国人多么的浪漫啊,在西方,人们都知道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可惜他们死后灵魂分离,各自飘荡在漫漫的冰冷长夜里,多么的孤独和寂寞啊。但是,我们中国有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他们因为相爱得不到家族的同意,女的只好殉情自杀。但是,他们死后却没有分离,而是变成两只彩蝶,飞向自由的天空,再也没有人世间权利的干预,没有等级和门第的阻挡,没有家族的仇恨和小人的嫉妒,他们自由恋爱,无拘无束。假如他们再一次的走向死亡,他们将回归自然,变成泥土,长出小草。这样,他们依然相互守望,相互依偎;假如,他们变成大树,他们的枝干共同地迎接阳光,他们树冠的枝叶照样拥抱,互相抵御着风风雨雨……

亚当听得如痴如醉,“啊,太美了,梅,你能不能完整地讲讲这个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呢?”

“嗯,好吧。”李梅慢慢地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东晋时期的浙江省,与杭州有密切关系。传说当年浙江上虞祝家庄有个女孩名叫祝英台,小名叫九妹,她一心想到杭州求学,她的父亲祝公远拗不过爱女的要求,就同意九妹女扮男装,并由丫环银心扮作书童相随,因为那个时候女子是无法求学的;她们来到杭州草桥门外,邂逅了来杭求学的会稽青年书生梁山伯与其书童四九,梁祝两人谈得很投机,当场结拜为兄弟。

。 想看书来

《魔咒钢琴》五(3)

他们在杭州就读于万松书院,一起同窗共学了三年,但梁山伯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后来,祝英台接到家信让她马上回去。祝英台钟情于梁山伯,但又不好明说,只好将自己白色扇形的玉坠,作为爱情信物请师母转交给他。分别时,梁山伯来送行,一路上祝英台有18次向梁山伯暗示了自己的情意,但憨厚的梁山伯始终未感悟。两人行经凤凰山时,祝英台说家有小九妹,愿为梁山伯做媒,望他早来祝家……

后来,梁山伯从师母处得到玉扇坠并获悉真情后,急忙赶去祝家庄,但这时祝英台已被她的父亲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了。追求自由和爱情的祝英台据理抗婚,至死不从,并与梁山伯在绣楼中相会,表明深深的爱意……

但那个旧时代,儿女必须遵奉父母之命,梁山伯眼看着心爱的人将要被婚娶,突遭的这一打击,使得他气急而病,终于病入膏肓、离开了人世……祝英台闻悉噩耗后,死活都要到梁家吊孝哭灵……

没多久,马家前来娶亲,祝英台浑身缟素装束,坐上花轿的她要求途经梁山伯的墓地拜祭,她的父亲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当新娘的花轿经过梁山伯坟墓前,祝英台下轿后就在坟前痛哭不已,她哭得那么伤心,连天公都不忍心这对恋人生死分离……霎时,整个大地雷电大作、暴风骤雨,只听到震天动地的‘霹雳’一声,啊,坟头开裂了,祝英台纵身跃入坟中……

一转眼,阴云四散、雨过天晴,人们看到:一对美丽的彩蝶,正自由自在地在碧空中翩翩起舞着,它们互相深情对视、形影不离,或一前一后,或并排飞舞;它们在阳光下轻轻吟唱、甜蜜拥吻……它们正是梁祝精灵的化身,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成双结对啊!”

李梅说着,声音越来越小,眼睛里有了晶莹的泪花。

亚当激动不已,看得出,他的眼中已湿润了。

“梅,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太感人了,我明白了,相爱的人永不该分离,他们每一次的死亡,就是另一次的再生;人死了,双双成彩蝶或小鸟,蝴蝶和小鸟死了,就变泥土,长出两株小草,依然相互守望、相互依偎;几千年后,他们也许变成了两棵大树,枝干共同迎接阳光,枝叶照样拥抱,互相抵御着风风雨雨……这不正是我们音乐家终生追求的境界、我们心中的天堂吗?我们不怕寒冷、贫穷和饥饿,只要我们的付出,会得到最终的自由和幸福。来!梅,让我们现在就共同谱写一首四手联奏的钢琴曲吧,我给取个名,就叫……就叫《降D大调第八号浪漫曲》,因为在降D大调上特别可以演绎出一种悲情的浪漫,而我之前已经完成了《升C小调第七号夜曲》,所以这是第八号。”

李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共同谱写?和我?我怎么行?我还只是一个学生……”

亚当沉思着说:“梅,音乐的技巧是其次的,那份灵思和感觉才是首要的;如果没有你给我描绘出这幅中国文化中浪漫主义的图景,我们不可能从命运的悲怆和沮丧中走出来。即便是贝多芬,即便是肖邦,欧洲的音乐家和作家面临苦难和不平等时,他们会把愤怒和悲怆的情绪,寄情于大自然的雷电和风雨,寄情于撕裂人心的悲剧力量,他们要的艺术效果是把愤懑喷发出去,宣泄出去,借以达到呼唤人类的正义和善良。但是,我们的音乐不可能像你的故事和体验,能够达到超越现实的痛苦,给人以未来的希望和幻想,我们对死亡保持的信仰,就是回到天国,与神同在,所有的幻景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天堂……中国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却可以在人间、在大自然里获得永恒的生生不息,完全超越了西方的浪漫文化。就音乐而言,带给人们快乐的希望和浪漫的幻想,比沉重的宣泄,比对悲惨命运发出撕裂般的诅咒更有魅力,尤其对我们这个苦难的世界和民族。我们的犹太同胞曾认为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是犹太人的,故两千多年没有一个自己的民族国家,我们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如今战争的烽火不停,时刻都在面临着一个我们都无法预知的未来……”

。。

《魔咒钢琴》五(4)

“但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犹太民族,会少很多奇迹,也会少很多灾难,在我的眼中,你们是降临到人类的智慧之神;看看你们民族的三大巨星: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他们不仅是犹太之魂,更是全人类的伟大灵魂啊!”李梅用极其平淡的语气说出了令亚当刮目相看的话,其实当时一般中国人除了知道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外,鲜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李梅也是来列宁格勒后听学校里犹太同学说的。

一直在后花园修剪盆景花草的薇拉,这时正好走进客厅,她听见了李梅这句话,也深深地被它撼动了。但她心情复杂,她知道她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不是吗?你可以把一颗男人的心从女人身上拽出来,但你不可以把一个音乐家的心从音乐里拽出来,更不可能将音乐中的爱之火熄灭!

更让薇拉担忧的事也发生了。

一头扎进《降D大调第八号浪漫曲》创作的亚当和李梅,像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开始对薇拉的监督和时刻不离他们身边的看管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们开始了恶作剧的游戏。他们虽然无法多言语,但在音乐中,却拥有了自己的语言,并且用这种语言,在五线谱上,在琴键上,进行了熟练而又放肆的交谈:

“我昨天晚上梦到你了……”

“梦到了什么?”

“一只小鸟……”

“为什么不是两只鸟?”

“因为另一只太快,我得拼命地追……”

……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