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论语讲义在线阅读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四书章句集注”。对《大学》、《中庸》的注解称“章句”,对《论语》、《孟子》称“集注”。章句,即将一篇文章分为数章,然后对每一章、每一句注解。集注,将前人的注解汇集起来,编在相应句子下,并写下自己的见解。朱熹在《论语》的每一句下都附有自己的意见,多简短精要,甚得圣人之意。故而从宋代到清代八百多年,读书人都读四书,科举考试也考四书,八股文就是从四书里抽些句子出来立论做文章,称作代圣人立言,具体则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历朝历代注解《论语》的书相当多,最著名的有三种:一为曹魏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吸收了汉朝人注解《论语》的成果,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二为朱熹的《论语集注》,为宋朝人注解《论语》的集大成;三为清朝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吸收了清朝人注解《论语》的成果。今人读《论语》,要领会圣人的微言大义,最好、最便捷的参考还是朱熹的注本。

《三字经》里讲:“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论语》共二十篇,是孔子的门生记录孔子以及孔子弟子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书。《论语》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所以老少咸宜。不管什么行业、什么身份、什么年龄的人,读了《论语》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照理说,语录是没有思想体系的,但是我认为,《论语》二十篇,每一篇、每一句之间都有很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一点我们在讲解中将会阐明。

。 想看书来

学而第一(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要安身立命,要立于天地之间,首先就在“学”字上。学就是学习。学什么呢?学人生的大道。求道,求人生之大道。

这三句是整部《论语》的提纲、灵魂。在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这几句话,但对其中的深意,我们是否已体会?我们读圣人经典一定要掌握方法,就是求微言大义。很微小的一句话当中,有非常深远的、广大的意思,就叫微言大义。我们不论是读儒家的经典还是读其他经典,都要掌握这个原则。看似很平易很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往往包含了很深邃的哲理。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了,大家高兴,这个话老太婆都会说。连老太婆都会说的话,还需要圣人来讲吗?所以有些人觉得读儒家的书没有什么意思,尽说些老太婆都会说的话,没有深意。其实不然,是他自己没有领会到深意。

我们一句句来讲。“学而时习之”,先看这个“学”字,学的象形文字是“”,“ ”指左右两只手,“爻”指知识、智慧,“”表示迷雾,“子”指读书求学的子弟,合起来意思就是老师用两只手,一手拨开小孩头上的迷雾,一手把知识、智慧灌输给小孩。所以“学”即除迷、断惑、开智慧。在这里指除掉人生的迷雾,开启人生的智慧,故“学”即指学习人生的大道。注意,孔子讲的学都是指学人生大道,安身立命之道,并不是学一些零星断续的知识技能。另外还有一个向什么人学的问题,向什么人学?向圣人、先觉者学。下面再看“时”字。象形文字中的“時”是“”。古时候要掌握时间,既没有钟,又没有表,更没有手机,怎么来看时间呢?古人是通过太阳来看时间的。你看这个“時”字,右上方有个“土”字,土表示方位,表示阳光照在哪个地方,但仅仅有了土还不能测出时间,还要有“寸”,测量时间的工具。太阳光照到每一地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太阳的时间完全不同。我们现在在中国,是上午10点钟,在读书、讲课,在美国却是深夜,在东京、在伦敦时间又不一样。在故宫里面,有日晷,石块做的,圆盘中间镶了一根铁针,这就是中国皇宫里面最早的钟,用来测时间的表。太阳光照射到铁针上面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阴影,太阳不停地移动着,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不同时间的太阳光照着的铁针的阴影就不同,如果在正午,因为太阳是直射,就没有阴影。通过阴影的长短就能大致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中国人测量时间的最早的方法,很原始,但也是非常科学的。此外,根据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方位,我们也可以大概地判断春、夏、秋、冬。一个“时”字就包含了我们古人对天文、对时间的许多理解和测量方法,有太阳,有方位,有测量时间的度量衡。“学而时习之”,学习人生的大道,这里的“时”表示时时刻刻,时时刻刻要去“习”它。那怎么去“习”呢?繁体字“習”上面一个“羽”字,下面一个“白”字,郭沫若先生讲甲骨文中“白”是“日”字,鸟儿都是在晴天学飞,反复飞,飞着飞着就飞上天了。故《说文解字》讲“习”的本意是“数飞也”,“数”在用作动词的时候读作shuò,表示屡次、反复。“数飞”就是屡次、反复飞翔,这是“习”的本意。我们想象一下,小鸟儿刚从蛋壳里孵出来的时候,大鸟喂它食物,它就会扑扑扑地拍扇着翅膀去吃,它的翅膀任何时候都在动,都在学飞。几周后小鸟儿就扑扑扑地飞起来了,但刚飞起来就落下去了,然后再飞,落下,再飞高,终有一天扑扑扑地飞上天空了。所以“习”的意思就是反复飞。反复飞引申为实践的意思,时时刻刻去实践,学习人生的大道就要时时刻刻去实践它。我们讲了一个理之后要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开始不一定能做得好,但我们反复做,终于把它做好了。就好像我俩闹了矛盾,我们学圣人之道,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开始解决不好,但慢慢解决,缓和一点,再解决,再好一点,最后我们两个关系融洽了,非常之好,这就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关键在这个“说”字。“说”通“悦”,喜悦在心里,没有流露出来。因为我学了人生的大道,在反复实践它的过程当中,我自己受用了,得到了收益,这时只有我的内心才知道,这种喜悦是他人无法理解的,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指自己内心的喜悦。《论语》的第一句就是人要学习,学了以后还要反复实践。人只有学习人生大道,并实践于人生中,真正地受用,才有内心的喜悦。

学而第一(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太婆也能说的话,我们来讲一讲它的深意。“有朋自远方来”,关键在“朋”字。“朋”,在《说文解字》里是没有这个字的。最早这个字读fèng,“朋”的古字是凤凰的“凤”,因为凤凰飞翔的时候百鸟跟从,只要凤凰一飞,所有的鸟都跟从它,百鸟之间相互就产生了感情,像朋友一样。它们都跟随着凤凰,所以它们就是“朋”。“朋”就是指跟随着凤凰飞的鸟,因为跟随凤凰,故引申为凤凰的学生。“朋”后来引申的意思就是“同师为朋”。而“友”和“朋”是不一样的,同师为朋,同志为友。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叫“朋”,有共同志向的叫“友”。在座的各位都是我教的学生,你们彼此为朋,但是不一定是友,因为每个人的志向都不一样。如果是一个老师教的,又有共同志向,那就是朋友。还有,有些人有共同志向,但不是一个老师教的,那么他们是友,不是朋。“有朋自远方来”,不是从近处来,注意,关键是“远方来”。一个老师教那么多学生,如果我和某个学生是邻居,门挨着门住,他天天都能看到我,他来看我,我就不觉得很稀奇。而如果有一个学生在祁连山下住,一个在大草原,一个在广西,他们从远方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为什么他们会千里迢迢来看望我?我们试想,只要读过书的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很多老师,小学、中学、大学,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很多老师。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当中,真正给我们留下印象,值得我们一直记着并想去看望的老师并不多。所以真正的好老师是很少的,而能够让你一生都想到他、一生都想要去看望的,必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有道德、有学问、有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我们才会常常惦记着他,要去看望他。所以“有朋自远方来”,第一层意思就是,一个老师的道德、学问、人生境界,他的学生、门生弟子认同并为之折服,他们才会去看望他。而且,他们才会跋山涉水,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去看望他。在古代没有飞机、轮船、火车,从远方来是多么不容易。这一点就说明这个老师是不寻常的,肯定是有道的人,是一个思想深邃、有道德、学问的人,如此才赢得学生的青睐。“不亦乐乎”,“亦”字当“也”字讲,不也是快乐的事吗?不也是喜悦的事吗?“乐”的象形文字是“”,是一个木架子,上面挂了一个鼓,代表乐器。这个字的本意应该是音乐的乐。乐以发和,音乐是调和大家的。大家累了、疲乏了、辛苦了,给大家奏乐、演戏,这时大家一下就快乐了。所以“乐”是由此引发出来的,音乐会引发出快乐,快乐从音乐中来。“乐”是喜悦流露在脸上,快乐不流露出来,在心里面只有自己知道的就称“悦”,写在脸上看得见的就叫“乐”。来了客人,必定要出来迎接:“请坐,请坐,好久没来了……”自然快乐也流露在脸上。如果来了客人,你只悦不乐,内心喜悦却不说话,也不笑,只把客人望着,会让客人十分不解:“我哪年借了他的米还了他的糠了?”弄得客人不敢进来,这显然不是正常的现象。按正常情况,来了客人都是很高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是快乐的事情吗?这里指的就是你的道德、学问、人格被人所认同,被人所景仰的时候,你感到很高兴,高兴的是自己的有道有德。当一个人有道有德的时候,传开了,弟子们纷纷从远方来看他,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有多大。既然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必定就传开了,不胫而走,天下人逐渐都知道了,客人就天天都有。大家试想,偶尔有远方的弟子来看你,你很高兴。但如果天天都是这样子,每天一起床外面排着队都是客人,晚上要睡觉了,客人还没会见完,这个时候你都还能够乐,那才是真正的境界,不容易哦。一个人一旦有名了,他的道德、学问、人格传开了以后,四方之人都想来看他。开始很纯粹,是出于崇敬他的道德、学问、人格,可是后来不一样了,人家就冲他这个名。怀着不同目的的人,怀着各种用心的人都来了。最初是来向他求学的,崇敬他的,来亲近他的,后来有些人就是想来利用他,各种情况都有。这个时候你还能够一直保持那种快乐的心境,不受外界的干扰,是更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你们以后都有可能成名人,天天都有各种人围在你身边,随时都有人来朝见,如果还能够保持一份快乐的心境,那就不简单了。而且人还有分别心,当来的人越来越多,分别心就出来了。哦,这个客人重要,是某某领导,达官显贵,赶快请到客厅里上坐,好生接待;这个又是大老板,要给我们投资,也要好生接待……对不同的客人态度就不一样了。还有,从早接待到晚难免心烦,有时要发发火了,这里吼两句,那里骂一下,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个时候境界就真显出来了。对来求见你的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要保持乐,要有欢喜心,而不能生厌倦心,生分别心。有朋自远方来,人容易乐,客人来多了以后,偶尔一两次是可以乐的,天天这样子你就招架不住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都不变,说明你的心不被外物所动,你的那种从容、那种境界,在这个时候才真正体现出来。

学而第一(3)

第三句接着来了,更关键:“人不知而不愠”。你有道德、有学问、有境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别人都知道你,你就很高兴。但你有道德、有学问、有境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就是没有人知道你,没有人理解你;或是知道了,却不睬你、不用你;更有甚者,还要整你:你了不起啊,你这么行,这样有学问,那我非把你弄下来不可——嫉妒你,在这种时候,你还能不“愠”。这句的关键就是这“愠”字。“愠”就是恼怒,不愠,一点不懊恼,一点不生气,不发怒,这才是真正的君子,这就更不容易了。人的道德境界越高,学问越高的时候,就难免会想,我都这么好了,为什么你们还不理解我呢?我都这么有名了,为什么你们还不用我呢?这种时候你还能一点不恼怒,是不是不容易啊?从古到今我们看,有多少人都在埋怨自己怀才不遇,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蹇?你看这个人和我初中同学,当时他才考六七十分,而我考一百分,可现在他过得多好啊,荣华富贵,我却还在落难,不公平!怀才不遇,埋怨,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人不知而不愠”,你知我、用我也好,不知我、不用我也好;理解我也好,不理解我也好,我都不生气。其实,高处不胜寒,人的境界越高,能够理解他的人就越少,就是这道理。所以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知道我的大概只有天吧。不是众生能知道你的,众生都能理解你了,那众生都是圣人了,这样众生也就不是众生了。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点更不容易做到。而很多人,一般的人:我这么努力、刻苦地学习,人品这么高尚,可是就有人总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就想不通了;我对他们又好,我又这么努力,他们还这么说我,我心里就不舒服了,恼怒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能安然地对待,所谓“称讥毁誉寻常有”,你寻常对待,这些事才不会影响你的本心。“不亦君子乎”, 这才是核心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呢?这是《论语》的一个核心,在第一段话里就提出了“君子”的概念。

民国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云:“《论语》者,所以教人学为君子也。”《论语》这部书就是教人学为君子的,什么是君子呢?君者,尊也,“君”表示尊贵,尊贵的人。“子”,有德、有学、有貌的人,最关键是有德、有学,有没有貌倒不重要,有貌当然更好,没有貌,他还是了不起的。君子就是指尊贵的、有德有学的人。《论语》就是教我们学成为一个尊贵的、有德有学的人。以什么为尊贵呢?以有道德有学问为尊贵。真正的君子能够乐天知命,安常处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为外物所动,喜怒哀乐都不影响自己的本心。第一段这三句话就有这么深的含义,其实它就是《论语》的纲领。我们再看这三句话。“不亦说乎”的“说”,是内心世界的感受,这是讲人与心的关系。一个人真正能不忧,没有忧愁,就要看他的心是不是真正的通达、仁德。为什么众生都痛苦呢,就是因为处理不好人与心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怎么处理有朋自远方来的问题,就是你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来早了,你不舒服;来多了,你厌烦;不来了,你埋怨,这都是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最后一个,“人不知而不愠”,是讲人与天的关系。天命所定,你这个人能不能为世间所用,能不能在这一世做出事情来,那不是人命,那是天命。所以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人的知与不知、用与不用都是天命决定的。

这三句话包含了《论语》的全部内容和精神:人与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