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父。”弟子们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幸福的重重点头。
哪怕师父接下来不再指导,他们都已经心满意足了。
……
就像后世的公务员培训,都是过了笔试,才培训面试一样。
这时候,也一样没人会在会试之前,就预先准备殿试策问的。那样非但会让举子分神,还让人觉得不太吉利。
所以准备殿试的时间,通常就只有这短短半个月而已。
虽说殿试的题目只有五大类,可每一类中又有多少问题可提呢?
因此按照通常的经验,中式举子至少要找出二三十个可能会出的问题,然后一一着手准备……
除了极个别确实胸有韬略、或者胆大妄为之辈,谁敢只重点准备几个问题?
这二三十个问题都得逐一请教现任的京官,并借阅一年来的邸报文抄,从朝廷的公文中寻找相关对策、御批。就算是囫囵吞枣,完事儿也差不多到三一五殿试了。
所以大伙儿根本没时间去仔细推敲,更别说斟酌出自己的思路来,就脑瓜子嗡嗡的上了金殿。
只能等看到考题后再现场琢磨,整理逻辑、组织语言……殿试的时间又短,仓促间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堪猝读。
据说,阅卷的大学士和各部尚书,认为平生最痛苦的,就是看这些中式举子写的策论。认为这都是些‘鹦鹉学舌、狗屁不通’的东西,皇上根本就是在问道于盲。
但现在,赵昊直接给弟子和老爹砍掉了九成,只留了三个问题让他们思考。
这下自然就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甚至可以省出工夫,奢侈的推敲出几篇言之有物的殿试文章来。
……
东屋里,早就准备好了往期的邸报、户部和兵部的文抄,以及内阁发下的相关文移抄本,满满几箱子堆在那里……
在京师,这已经成了一门生意。有人专门搜集整理抄写这些东西,然后卖给有需要的人。
赵昊让赵士祯将能找到的都买了回来。又赶在吴时来卸任前,通过他的路子弄了一批外头看不到的。早就存在这间屋里,只等着老爹和弟子们中式了。
于是六人进去房间,各自对着一口箱子,抓紧时间翻看起来。
赵昊则坐在堂屋里,一边守着炉子,一边默默检讨着自己的判断。
那严肃认真的样子,在他身上十分罕见。
因为这隆庆二年的殿试,实在太诡异了,容不得他稍有大意!
科学的思考方式,首先要观测研究对象,从杂乱的现象中找出本质来。
通常来讲,殿试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进士们的名次,大都在会试时便定下了。
虽然金榜上的排名,与会试名次会有些出入,但除了个别策论出彩、又合了上面胃口的牛人;和殿试时发挥失常,文章做得极糟糕,或是弄脏了卷子的倒霉蛋外,绝大多数考生的名次,都在原先的区间段内,上下浮动不超过十名。
就像那日华叔阳所言,三鼎甲一般从会试前五中产生,状元的名次还要提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