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明枭相什么都没改变吗 > 第175章 玉熙宫面圣(第1页)

第175章 玉熙宫面圣(第1页)

z&2u。7A张余德并不知于可远要讲什么,何况两人年龄相差极大,就算官场以品级论高低,也得看在他年长的面子上,多少给些尊重吧?这时便极其不服气地仰着头道:“大人讲便是!若真有错处,属下叩谢大人劝谏之恩!”

于可远知道他没有真的服气,便道:“我现在从编检厅出去,找到杨大人,告诉他你叙述的种种,你猜杨大人会怎样处置?”

张余德一愣。“杨大人既不会处置我,更不会找那个所谓的放出消息的人,只会找你,说你挑拨同僚关系,有结党营私之嫌。如此,我暂时没了隐患,也可敲打一番那放出消息的人,唯有你一人吃了大亏,甚至要丢掉头顶的乌纱帽。”

张余德双手并拢在一起,缓缓搁在地上,“大,大人说得在理。”

“我若不找杨大人,藏下此事,以你今日能找我说这些事的性情,免不得和旁人说三道四,在同僚和下属眼中,我便成了可以任人欺辱的,吃亏的是我,因而这一项,我是绝不能接受的。我若分辨得清,现在就找杨大人处置你。”

“大人恕罪!下官知错了!”

张余德立刻低下了头,诚惶诚恐道。“我确实不能找杨大人,外患尚未解决,不能让内部先乱起来。”

于可远坐在椅子上,云淡风轻地道:“但你不能继续在翰林院任职了,我会请高阁老给你安排个旁的职务。”

“大人!下官真知错了,还请大人不要赶走下官!”

张余德满脸惊慌道。在翰林院都这副德行了,换个别的地方,那境遇只会更糟糕。“你这样的人,我如何放心留在身边!”

于可远斩钉截铁道。“我……”“三言两语就得罪了上司,挑拨上司之间的关系,还是这般不清不楚的挑拨,你是想翰林院乱成一锅粥吗!”

于可远轻拍桌案,怒其不争道。张余德先前还很惊慌,越品这句话越觉得不对劲。这是什么意思?是想自己调查清楚到底何人在背后乱嚼舌根?“大,大人,我……”“好了,给你半天假,你自己回去反思一番,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这样明显的暗示,如果张余德还没明白于可远是什么意思,他就白在翰林院苦熬这么多年了。他灰头土脸地离开了编检厅,但并没真的休假回家,而是来到了大堂,帮这位编撰倒个茶,帮那位编撰递个宣纸。别看他眼皮子浅,说话待人倒有几分功夫,在众官员间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虽然没人当他是个东西,有人伺候着总是好的。就这样,一些情报慢慢流入张余德耳中。……自从被举荐到户部担任户部右侍郎到现在虽然还不到两天,赵贞吉脑海里却有了很多详尽的计划。就这个事,陈洪和他那帮手下太监一直干得很卖力,他也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唯独让他担心的是徐阶的态度,这让他颇为纠结。今天他又到内阁请教徐阶。“阁老,充缴国库的票拟,司礼监有批吗?”

“哪个票拟?”

徐阶跟他耗时间。“就是从严世蕃及其党羽,还有岐惠王那一脉家里收缴上来的。”

“问这个要做什么?”

徐阶问。“朝廷大事,学生怎能不挂念呢。”

徐阶意味深长地笑了一声,“没有批,甚至根本就没票拟。在内阁,这条决议就没过去。”

“是因为高阁老?”

徐阶没有明说,“许是我想的不妥,严世蕃及其党羽盘剥百姓多年,这些银子若尽数充缴国库,不安抚一番当地百姓,确实说不过去。”

“但事有轻重缓急,现在摆在朝廷面前的一座大山,是国库空虚,军饷军饷发不出去,好几条河的修葺也被中止,安抚一地百姓不应该挡在这些事情前头。高阁老这是在拿这事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清廉为公呢!”

徐阶:“肃卿所想不无道理,孟静,你不该这样说。”

“是,学生知错了。”

见徐阶仍然不提正事,赵贞吉有些急了。“阁老,那关于拨出五百万两白银给皇上修葺万寿宫的提议,也被高阁老拒绝了?”

“是。”

提到这个事情,徐阶一点儿好情绪都不剩了,“国库空虚至此,仍然有官员提议花五百万两白银修葺万寿宫,这真是诛心之论!”

赵贞吉心下一怔。“苦谁也不能苦君父……”“孟静,你竟然这样想?”

徐阶慢慢地审视着赵贞吉,那双眼睛仿佛喷涌出质疑的暗流,“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你都学到哪里去了?在南京闭门苦读这么多年,竟能说出这般话来?”

赵贞吉被说得沉默了,一句话都应不上来。但紧接着,徐阶话锋一转,“你有这个想法固然不对,但也反映出当下很多官员的目的。你尚且如此,我又怎么能要求其他官员呢?其实我也在想,肃卿那边揪着这个事,要给百姓谋福祉,一些官员想借着这个机会向皇上表诚意,能不能有个万全之策?既能充缴国库,又能体恤百姓,还能上敬君父?”

“办法是想出来的,学生以为,可以一试。”

“再过一个时辰,我们要去玉熙宫奏对,这次,我破例带上你,你好好琢磨琢磨,谨慎发言。能不能得到皇上赏识,就看你自己了。”

徐阶需要一个能得皇上赏识的人,他也需要一个能助他披荆斩棘,做很多他不适合直接做的左膀右臂。他发现,赵贞吉或许便是这个人选。“是。”

赵贞吉浑身都在颤抖。入朝为官多少载,飞黄腾达的机会就在眼前,还被自己抓住了!……玉熙宫。谨慎精舍,这时嘉靖并没坐在蒲团上,而是一把能前后摇晃的竹椅上面。如今在八卦台下面摆放着三个绣墩,为首的是严嵩曾经坐着的那个,如今被徐阶坐着。徐阶曾坐着的那个,被高拱坐着,李春芳便坐着第三个新的绣墩。嘉靖四十三年八月十四,轰轰烈烈的倒严大案终于落下帷幕。从徐阶担任内阁首辅开始,两京一十三省各部衙门的官员开始频繁变动,如今积攒多年的弊害清洗一空,一片生机盎然之景下,嘉靖竟然病倒了。嘉靖躺在椅子上,紧紧闭着双眼,眼圈发黑发青,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旁边金盆里面放着一块很大的冰,然后是一盆冰水。黄锦正将面巾浸泡后敷在嘉靖的额头上。或许也正是如此,看似一片大好的朝廷,只有徐阶高拱和李春芳才明白,那些弊害不清洗还好,一清洗竟比过去还要糜烂。严党倒台,他们留下的巨大虚空无人填补。徐阶高拱李春芳便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然后将原先一些严党隐瞒着的不好的事情,挑不太重要的一点点透露给嘉靖。从严党倒台开始,内阁和司礼监到玉熙宫来,传的消息就没有一条是好的,嘉靖的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丹药越吃越多,身子也越来越空。到了中秋,严党彻底落幕,那些根烂枝枯的事情就再也隐瞒不住。东南浙江的倭寇被谭纶、戚继光和俞大猷平定了,但广东和福建又涌出新的一批,大肆烧杀抢掠,急需军饷。两京一十三省的好些官员俸禄拖欠,已然是怨声载道,陕西那边的韩王府已经有上百个宗室官员索要俸禄,甚至出现包围巡抚衙门,将布政使府衙烧毁的丑闻。北边的军费严重不足,而眼下蒙古俺答部飘忽不定,随时都有可能举兵冒犯。徐阶高拱他们想的点子,是增加赋税填补国库空虚,很多地方的赋税已经提前征到了嘉靖四十五年,贪吏又在其中层层盘剥,顺天府旁的一些城市竟然出现百姓弃家逃生的惨剧。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更不必说那些偏远城市会上演怎样的惨剧了。这些时日,嘉靖身子越发不如从前。每日里,徐阶和李春芳要在内阁处理政务,然后到玉熙宫守着嘉靖,尽可能地让嘉靖批准或默许一些他们准备拯救朝局的一些提议。尤其是今天,抄没严党和岐惠王家财已经完全理清,又赶上中秋节这样团圆的喜庆日子,徐阶和高拱都心里门清,知道今天是完成这件事最好的日子,便心照不宣地请黄锦和陈洪里外配合,尽量用这些银子将眼前的篓子弥缝了,以免牵涉到自己。黄锦将冰巾敷上去后,嘉靖的脸色渐渐好转了,开口说话时虽然仍是乱石铺街,但已经没有过去的从容淡定:“东边打雷,西边下雨,南边刮风,北边起火,无非是这些事,天还塌不下来。要是烦心的事,都说出来,统统讲出来,朕就喜欢听。”

这显而易见是反话,在讽刺众人呢,黄锦悄悄给徐阶和高拱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别太过分。“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