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人你认识?”薛澄挑了挑眉。
“不不。。。”于江卿慌忙摆手:“下官只是怕半路忘了姓名,所以多看两眼。”
“嗯。你去吧。”
“是。”
折腰告退,于江卿收好判状走出大理寺。
匆匆行了百十来步,经过丞相官署时,他一个侧步借到一旁的墙檐下,从袖中掏出一张信纸。
苏老幺几日前写信来京,要米怀去调任其行的官牒,结果米怀公事缠身,回头就把这事给忘了。
直到今天偶然看到在案上冷落了几天的信,米怀才想起还有这档子事。
兴至二十年以前,邬国官员的官牒都一概存放在丞相官署。但因相署的卷宗积压成山,无可奈何才把当朝官员的官牒等卷宗一并借放到御史台的案牍库。
而御史台为了行使监察弹劾之权,常常要调看百官的履历,所以此举实际是两头讨喜,一拍即合。由于御史台选官有一条“不党”的硬指标,米怀不便直接找御史台内部的人,于是指使在大理寺的于江卿找个契机把这件小事办了。
于江卿在墙檐下反复确认了信上所写的人名正是“任其行”,有些诧然。也不知这人有什么本事,竟能同时得到两个高官的垂青。
好奇心驱使之下,他大步来到兰台。
兰台原本是收藏着各类档案典籍的藏书阁,因用兰草防蠹而得名。后因御史官署设于兰台,后世遂也将御史台称作“兰台”。
负责管理兰台案牍库的司库是个老学究,于江卿拿着集齐了上司署名的判状找到老司库,以查案为由要调看涉案地方官的履历。
老司库放下泡着枸杞的茶杯,从头一直看到尾,才慢悠悠地问道:
“你们大理寺如今查案,都是这样先后不分?”
这话虽然听着有些冲,但判案的确都是调查充分之后再下判词,这次签了判状再来调官牒,着实不符合常理。
于江卿心想,你就是个管理文书的小吏,也有资格质疑堂堂大理寺判官?于是心下有些不悦,悻悻地答道:
“现在只是初拟了判词,用来试探上司和兰台的态度,若有纰漏,立刻就该推倒重写。我来此就是为了查漏补缺,哪里来的先后不分之说?”
被这样一回怼,哼哼两声,老司库转而从身后的柜子里取出一串钥匙,引着于江卿来到案牍库门前。
兰台的案牍库名为“奉文阁”,藏书四万七千余册,分橱编号,蔚为可观。开了门,老司库再三嘱咐于江卿:“禁火烛,禁夹带。”
于江卿来了很多次奉文阁,这六个字早已听得耳根起茧。虽然不能将官牒携带出阁,但可以誊抄,他早在袖里备好了笔薄。
翻过厚厚的卷目索引,于江卿登上了三楼。
百官履历就藏在此处,也不知这个任其行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
三月十七日。
昨夜星逝如常,江流依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