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秦 > 第 31 章 一袋子土豆(第3页)

第 31 章 一袋子土豆(第3页)

所以商秧变法能在贵族很少的秦国成功,但在其他国家根本不可能,根深蒂固的贵族制度会成为变法者头顶的斩头刀。

雎眼睛不由得一亮,公子假这是送到他手上来了。

他原本还想着,这一次见公子假,正好将对方纳入归秦计划之中,也摆脱魏国刺客可能的刺杀。

正想着用什么法子呢,公子假和楚国公子熊还有燕国公子丹齐国公子建都有所不同,他不是一个实干家,他更像是一个政治家,所以说服其他人的方法未必说服得了他。

没想到公子假自己将他的理想和弱点说了出来,这不正碰到了范雎手上。

公子假邀请范雎,也不过是听了他的一些传闻,其实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这个问题他已经请教了无数有学问的人,但大体都是差不多的思路和说法,并不能给他带来新的想法。

公子假这人,有些变法者和改革家的感觉,而且希望步子跨得大,一步到位的感觉。

公子假继续道:“每个人对才能的看法都不同,我所接触的人,在有些人的眼中是大才,而在有些人看来,不过平平无奇。”

“难道就没有一种衡量的标准。”

范雎接口就道:“衡量的标准自然是有的。”

公子假都愣住了,甚至有些不相信,若真有衡量的标准,直接按照标准来选人就行,哪里还需要什么游历天下,遍访名士,各国也不用花那么大力气寻真才实能之人。

范雎正了正身体,说道:“我这里有一套名叫科举制度的选拔人才的新方法……”

范雎所要讲的科举制度,正是那在现代人口中臭名昭著的那一套。

持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几l千年后,被人口诛笔伐。

几l千年的人类智慧被践踏。

而现代社会的所谓教学制度,难道不是在科举制度上发展来的?

我们可以站在时代的最前端批评这套制度,但不能傲慢。

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仕,和现代教育为各行各业输入工人的目的都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来进行比较。

就春秋战国,知识昂贵,识字的人都很少的情况下,使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已经十分的优越和先进了。

公子假果然来了兴趣:“何谓科举制度?”

范雎开始讲了起来:“这是一套选拔官吏的制度,我们设置相应的科目,层层选拔……”

有一种在整个国家撒网的感觉,一层一层的筛选,能通过这些筛选的,他不是天才也得是个人才,即便不是个人才,他总得有独到的地方,总不可能通过这么多关卡的考核,还是和普通大众一模一样。

这套科举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彰显贵族的权力。

看看,所谓的人才,都是自己一个一个选拔出来的,这种掌握权力名声的诱惑,是大部分阶层之人都无法抗拒的。

至于这套选拔制度的坏处肯定有,但好处也多,不然它能持续几l千年?

我们先祖的智慧没有那么平庸,能经过他们的考验并使用那么久,必当有它的可取之处。

当然科举制度有一个很大的问

题,它涉及到了教育制度。

在春秋战国,是很少有公学的,所以知识的传播,都是范围较小,哪怕孔子开私学之先例,让知识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但大部分人依旧是各学各的,派系众多,百家争鸣,所学知识点的交集是有限的。

那么像科举制度这种为了公平性,向天下人发同一张“试卷”的方式就面临了问题,所出之题如何才算公平。

范雎所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什么统一办学,什么童试,乡试,县试……殿试。

范雎所讲,是一套十分完整的经过上千年考验的制度。

它能不能选拔到人才,一目了然,它的优越性也十分明显。

至于其中需要面对的乱七八糟的问题,就是公子假的事情了,他总不能手把手教到对方推行成功。

公子假也听得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兴奋,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政治家一生的追求。

范雎:“如此,读书人即便当不了官,还能去当个教书先生,也算为国出力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