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求仙无门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嘿嘿,这五个小家伙啊!”李老伯放下担儿后,揉了揉肩,松了松筋骨,笑道,“可是今年院试,我们村来参加的童生哦!”

“噢!”老板一拍自己的脑门,叫道,“明天就是三年一度的院试了,我怎么给忘了。”说完,他又指着李华看了半天,对着李老伯问道:“莫非这个就是李秀才家的李华?我记得他今年好像才八九岁,怎么就来参加院试了呢?”

“大叔,你可别看李华小,他肚子里得学问可多了!”李老伯笑呵呵的还没有回答,一旁的李昭倒是抢答起来,李岩、李观和李浩也在旁边附和着。

“噢,是么!看来还真是天才少年,说不定我们李家村还真有希望出一个举人、进士什么的。”听李昭这么一说,那老板倒是满意的笑了,摸着自己的两撇小胡子。

“怎么?大叔也是我们李家村的人么?”听到老板说到“我们李家村”,李浩倒是奇怪了,他怎么不知道李家村乐峰乡还有这么一个人。

“大叔我叫李富贵,你说我是不是李家村的人呢?还有,你看我们这店的招牌,‘木子杂货店’中的‘木子’二字不就是‘李’么?”李富贵指着店口的招牌,乐呵呵的介绍着。

“好啦,好啦,有话一会儿再说,赶快进去安顿下来!”李老伯见时间不早了,赶忙催促五人。

通过李老伯的介绍,李华明白了,原来这个杂货店可以说是李家村在乐峰乡的据点了。李富贵只是代村里管理这个杂货店而已,村里每次有什么东西需要采买和卖的,都是通过他办到的。也可以说,李富贵就是李家村在乐峰乡的代言人。这一次,李家村童生来参加院试自然而然也就住在这儿。

李老伯带着他们五个来到了杂货店的后院,这个后院也不大,一共两个厢房,一个放杂物的柴房。东厢房是李富贵和他娘子住,西厢房是客房,李老伯就领着他们安顿到了西厢房当中。

“大家早点睡!明天就要参加院试,养好精神,才能考得好!”李老伯叮嘱了一声,就熄灭了油灯。

………【第十章 将军赋】………

庚子年六月初六,这一天是华中国闽郡瓯建县乐峰乡童生们院试的时间。乐峰乡院试的地点是在乡府旁边的教育司,此时此刻虽然才刚过卯时一刻,也就相当于早上五点十五分,教育司的门口却已经挤满了前来应试的童生。

乐峰乡的教育司占地近十亩,除了前面的办公产所和乡镇学堂外,后面全是用一块块木板和布帘隔开的考场,足有三百多个这样用木板隔开的小空间。而那些前来应试的童生就是要在这样的小空间当中呆上一天,吃喝拉撒全在里头。

此时此刻,李华和其他的是个李家村的童生正在教育司的门口排队。虽然院试仅仅只是华中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第一道门槛,但是也是要经过严格的搜身审查,才允许进入考场作答。

突然,正在搜身的考官,从一童生的衣服夹缝当中发现了夹带的经文纲要。不顾那童生的苦苦求情,两旁的差役就将他赶了出去,取消了参加院试的资格,并且记录在案,就连下一次的院试资格也给取消了。

经过这一番变故之后,原先嘈杂的童生们也安静了许多,都在耐心的等着搜身。

看着前面还老长的队伍,李华都已经等着不耐烦了。今天他们都已经四点钟起的,可是等他们走到教育司门口的时候,这里早就已经挤满了人,排起了队伍。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李华略摸估计这次从七里八乡来参加院试的童生得有近三百个。按照李白告诉他的一般只有两百多人的规模,这次院试算是比较多的了。

而这次院试却是要在这近三百个童生当中,挑选前十名作为本次院试的秀才,第一名则被称作案首。三百取十,也就是三十分之一的几率,虽然听起来这概率还是挺大的,但是也还是多少童生一辈子都越不过去的坎儿。

因为院试都是以乡为单位分时间段由县里教育司的督学监督开展的,所以一般每次参加的人数也就是两三百人。这两三百人的卷子,都是由督学和乡里教育司的司长等官员过目审核,所以一般两到三天就能放榜。

等了半天,终于轮到李华他们五个了。李岩在最前面,先将李白写好的推荐信交给了审核的官员,然后开始一个个进行搜身。

在搜身的时候,李华发现在搜身的官员后面站着一员身穿铠甲的武将,不怒自威的监督着搜身的全过程。李华就想起老爹李白从县里回来的时候对自己说的话,他说此次院试派下来的督学王自贵原来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军,原先是戍守边疆,征战沙场的,却因为不满朝中圣上宠爱德妃,荒废朝政,上书圣上要求将德妃打入冷宫。结果就招惹了德妃一党的人,被他们陷害贬到这儿来当上了瓯建县的督学。

搜过身后,李华拿着自己的牌号,来到了属于自己的座位前,闭目养神,静静的等待开考的时间到。

大概到了八点多的时候,终于将所有的考生都搜身完毕,并且都安排妥当,院试正式开始了。说实话,李华也是有点小紧张的,第一次用毛笔作答考试,考得还是这些纯文言儒家的东西。

早在学堂学习的时候,李白就已经介绍过院试的考试形式。主要是分为:墨义、贴经和诗赋三种。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按照李华的理解,其实就是翻译题目,将经义的内容解释一遍。至于贴经就等于说是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最重要的就是诗赋,前面两项都是靠死记硬背,主要是考察童生的经义功底。而真正体现出童生之间的水准差距的就要数诗赋这一项了。需要童生自己根据给的题目范围,写下长篇律诗或者是赋。

试卷发下来之后,前面的墨义和贴经,李华很是不耐烦的一一答完。以前他看那些古装戏的时候,总在奇怪,为什么考一个科举要考整整一天甚至几天的,不就是一张卷子么?今天,他总算知道原因了,就是手中的这根毛笔。古人还没有钢笔、铅笔、圆珠笔和碳素笔什么的,写文章考试一律都是用这软绵绵的毛笔。

虽然李华承认用毛笔写出来的字的确很有艺术感,但是,关键的一点是用毛笔写字慢。对着数十道的翻译题和数十道的默写题,李华拿着毛笔写着都快吐血了。

好不容易奋斗了大半天,终于将前面的墨义和贴经一一答完,就剩下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诗赋了。李华仔细看了看题目,突然又想起搜身时候看到的那个将军督学,灵光一现,顿时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一篇《将军赋》:

“将军赋

苍颜鬓发肩铠甲,怒声杀,飞蹄马。金戈无情,已饮百将血,挥鞭驰骋,豪意畅怀,喝声鸣驾。又何故?鬓白双发!

滩涂戈壁,残垣碎瓦,最夺目,几衣旧破甲。锈色斑驳,倚风嘶吼。更似那,百千将士噎哀!

北迎敌,后忠谏。迎敌力战千百将,忠谏难逢笑王侯。壮士身死,一腔热血。王侯丧志,国无宁日。边疆战火苦无力,王朝沦迷乱如麻。苦恨今朝年老衰,若复当年,纵舍身取剐,亦逞一剑之力破!

悲江山,万里绮丽,穷奢佳人!”

这篇《将军赋》李华很快就写完了,但是提着笔的手却沉重起来。联想起监考的那位将军督学王自贵的遭遇,李华的心里就好像堵着一些什么一样。

叹了口气,李华心想,以后自己有能力的话,定要让这异界的封建王朝改头换面一番。

既然已经答完了所有的题目,李华也不想在这里面多呆了。因为童生们要在里面呆上一天,所以每一个小空间里面都有马桶以供方便,自然,这考场的气味当然不好闻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