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帝国的涅盘 > 第34部分(第2页)

第34部分(第2页)

这位洪火秀先生,又名仁坤,日后为了避洋神仙“爷火华”的讳(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乃改名为洪秀全。他的老家花县,就是现在的广州花都。不管他日后有怎样翻天覆地的手段,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那些日子里,他只不过是个一面教授蒙徒,一面刻苦攻书,颇有些狂妄而又屡试不中的落魄童生而已。不过据孟心史先生考证,认为他和冯云山还曾入过“三点会”,师从于朱九涛——但孟心史先生还说这个“三点会”就是“上帝会”。这一说似乎不妥,倒是“三点会”为“洪门”分支的说法能让人信服些。孟心史称“九涛死,以秀全为教首”,似乎洪秀全还一度担任过“三点会”的小头目。

传说他于一八三七年落第之后,既忧且病,卧病四十余天,恍惚中出现幻听幻象,仿佛上了天堂,所以醒来后俱讲天话。他说有位金须黑袍高大老者向他耳提面命,还送了一剑一印——为此他特地订做了一柄长三尺,重九斤的“斩妖剑”。但这柄太平天国的“镇国之宝”,在洪天王手里从来没有杀过生,却在一八四七年夏天去紫荆山的路上,于梅子汛被几个强人剪径劫走——一并被抢的,还有洪天王借来的路费,刻有“全”字印记的剑鞘等物。这帮天杀的强盗,总算良心未泯,还给洪天王留下一套破衣服,使得他不至于光着屁股去报案。肇庆知府托辞梅子汛不在他辖区内,所以此事爱莫能助,但鉴于大家同是斯文一脉(洪天王多少有个童生的学历),送了他价值半两银子的铜钱一串——按当时的市场价,应该有一千二三百文。

不过即便和洋神仙套上了关系,但洪秀全还是又勉强参加了几次次府试,结果一如既往,仍不及格。从此,他绝意科举仕途,在《劝世良言》的启发下,与一同落榜的冯云山开始创建拜上帝会,但初期信者寥寥,只有冯云山和他的族弟洪仁等几个人,当时条件比较艰苦,连洪秀全本人的洗礼都是自己“以水灌顶”。

那时候拜上帝会的教义还很简单,只是劝人拜上帝,不要信仰别的宗教,死后可登天堂,并规定禁止奸淫、忏逆、偷窃、赌博、游荡为恶等戒条。为了表示对新宗教的虔诚,他们几个人还砸了村里的供奉的中国圣人大成至圣先师孔老二的灵牌——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村人的愤怒,因此洪秀全和冯云山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传教,游历了粤桂边界。这年秋天,估计到家乡风头已过,洪秀全回到花县,继续他的理论研究工作,而冯云山则来到广西桂平紫荆山中,开始脚踏实地地发展群众。

两年后,洪秀全在家里写出了《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作品,把传统观念中的种种神仙菩萨,一概指为“阎罗妖”,更大逆不道的是,他居然把当朝皇帝也算在妖怪里了……此外,他还忙里偷闲,和来自美国田纳西的教士罗孝全联系看是不是能给他做一次正式的洗礼。洪天王成功地通过了面试,政审也合格,但在他成为正式教徒之前,出了点差错。在罗孝全手下工作的一些中国信徒,怕洪秀全入教后会抢走他们的饭碗,便怂恿洪天王去向罗孝全要求将来的经济保证——而罗孝全最厌恶的就是这些以受洗为名,找工作或骗津贴为实的家伙。于是洗礼就被搁置下去,直到洪天王坐上天京城的金銮殿,他也仍然是个私淑弟子。

而此时,冯云山在桂平紫荆山的传道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他在那里做短工,当私塾教师,广交朋友,两三年里发展了三千多淳朴农民和开矿工人加入拜上帝会。一八四七年,洪秀全来到紫荆山与冯云山会合,同时又模仿着基督教的“十诫”,制定了十款“天条”,严禁奸淫、嗜杀、贪财、赌博、吸烟、饮酒等,要求严格的道德生活和组织纪律。

洪秀全的妹婿萧朝贵家居桂平,与种山烧炭的杨秀清是邻居,所以洪秀全和杨秀清是有些渊源的。再加上当地人韦昌辉,贵县人石达开,这就组成了拜上帝会最初的核心集团。

洪秀全的宗教理论源自梁阿发的《劝世良言》,但却照着中国人的思维进行了大改动。他将《劝世良言》中那些不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故事附会于自己的病中幻影之后,并宣称天父上帝是古今中外独一真神,天下之人都是上帝赤子,都是兄弟姐妹。上帝耶和华(爷火华)派自己的长子耶稣(爷苏)下凡救世,替人赎罪;派次子、耶稣胞弟洪秀全佩金玉玺宝刀,下凡斩邪留正,建地上天国、为太平天子;派其儿子及女婿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下凡辅佐洪秀全,一起统率天下凡间兄弟姐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洪秀全虽然拜的是洋神仙耶和华,但在骨子里却是根深蒂固地浸透了传统思想。拜上帝会除了信奉不同的神仙之外,和张角的太平道、韩山童的独眼石人、王聪儿的白莲教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二、金田起义

嘉庆、道光之间,两广、湖南土匪横行,会党遍地。这一局面,直到清末仍未好转,如清末民初的广西军阀陆荣廷,就是绿林豪杰出身,而孙中山先生在两广发动的屡次起事,也都是凭借会党的力量。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还要结合更多的偶然因素。一八四三年,为巩固香港这个具有重要价值的东方殖民地,大英帝国任命了一名新的香港警察署助理监督,皇家海军也加强了在华南海域清剿海盗的活动——这,和太平天国起义也有关系?还别说,真有不小的关系。这位新任的助理督察先生,不但通晓汉语,且深谙中国三教九流的内幕,所以他上任后,长期出没于香港的华南海盗群落立刻感受到了压力。他娴熟地利用当地的告密者,而且通过审讯香港水域的舢板获取海盗的去向。而皇家海军则充分发挥蒸汽战舰的威力,结合精确的情报,痛下杀手,逐渐将这些海盗赶出了海洋。

失业的海盗们只得进入内河,沿着西江水域上行。而这一带的大清水师装备仅仅是:大舰四艘,每船配备官兵水手十四人;小船十八条,每条能载两人——就这点力量,要管得过来才怪。这些新进的“河匪”通过会党关系,与当地的“土匪”结合在一起,导致广西“匪患”大盛。

既然到处是盗匪,而官府又不能尽皆剿灭,老百姓自行组织力量守卫乡里,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就是当时的所谓“团练”,胡汉三们的“还乡团”就是“团练”的嫡系子孙。由于“团练”的后代中有了胡汉三这样的反派人物,所以颇让今人望之侧目,然而在当时,这却是地方上维持治安的重要力量。地方上团练办得好,还会得到政府的表彰,而办得不好则形同盗匪。到一八四六年,“团练”的数目急剧膨胀,成为政府愈来愈难以控制的中间力量。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遂借口地方上匪患太重,为维持治安计,在金田村自办团练,称为“保良攻匪会”,公然练兵筹饷,招收徒众。由于官府里关节没有打通,加之与地方团练有摩擦——这个“保良攻匪会”没有得到地方上的承认。还没来得及保良或攻匪,先引来了一队团练抄家,冯云山被捕去,押入桂县大牢。更糟糕的是,还有十七本会众名单也被官府缴获了。洪天王亲自跑到广州,想找两广总督耆英理论,可惜总督大人正在北京御前听旨,他只得无功而返。

而紫荆山中,群龙无首,亏得杨秀清等一干人临危不乱,方才稳定局面。当时正因患病而耳聋口哑的杨秀清,“忽开金口”,代“天父”传言,和代“天兄”传言的萧朝贵一起,震慑会众,扫除了反对派的声音。由于当时广西遍地土匪,官府忙着剿匪,对属于地方治安武装的“保良攻匪会”并未刻意留心,银子一到关节全通,不久便将冯云山等人放了出来。

杨秀清是贵平紫金山人,原以种山烧炭为业,虽目不识丁,但机智聪黠,豪迈而素有大志。常接引四方豪侠,虽然穷困,却每将卖炭钱负竹筒入市沽酒待客。途中时时引吭浩歌,有掉臂天门之概。此次事件后,杨秀清也因代“天父”传言,一跃而成为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号人物。

四方亡命之徒纷纷来会,著名的有贵县秦日纲、林凤祥,揭阳海盗罗大纲等。

一八五零年,是多事之秋。当年道光皇帝病死在圆明园,而广西一带的匪患日重——说实话,当时清廷还真没注意到在金田村即将发生的那场搅乱天下的大乱,尤其是修仁、荔浦等地的匪患尤重。八月,清廷调固原提督向荣入桂。九月,又以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与前云南提督张必禄一块入桂会同剿匪。十月,将广西巡抚郑祖琛夺职,以林则徐为广西巡抚,但林则徐刚走到潮州便病故了。十一月,清廷启用在湘阴告养在籍的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周天爵为广西巡抚。

年底,嘉应州客家居民数千人与贵县土著械斗不利,败走桂平,来到紫荆山投靠了拜上帝会。洪秀全下令各地会众齐集金田村,建立“团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按西历算则是次年(一八五一年)的一月十一日,洪秀全等人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到场参与起义的会众有一万多人,其中不少还是全家乃至全村一同参加的。太平军分列男营、女营,并实行军事共产主义,采取供给制度以解决吃饭问题。

早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巡检张镛带兵进攻平南思旺墟,被?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