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高效经理人的24条戒律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博弈论指导思想是:在对策论中各方都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招法,各方虽然知道每种对策所导致的后果,但并不知道对方将选择何种招法。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我策略并追求自己最大利益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

博弈论的一条基本准则即: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之上。

博弈论选择战略的关键在于,博弈者要对自身和对手的目标进行思考,决不应忘记对手可能与你采用相同的战略。在经济领域或其他方面博弈时,要能推测出你的对手会作出自己的最佳选择,然后找出使你自己利润最大化的战略。要时时假设你的竞争对手也同样在分析你可能做出的决策。

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是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的食品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以下纯收益计算相同),而小猪等待的话,小猪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聪明的“小猪”们依靠沉着和智慧在这场“智猪博弈”中轻松地击败了“大猪”。

博弈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决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均衡问题。

在小企业经营中,学会如何“搭便车”是一个精明的职业经理人最为基本的素质。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注意等待,让其他大的企业首先开发市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时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比如,在某种新产品刚上市,其性能和功用还不为人所熟识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不仅仅是一家小企业,而且还有其他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更强的企业,那么,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首先去投入大量广告做产品宣传,以达到和其他企业品牌竞争并取得优势地位的目的。一个精明的经理人首先应该进行一项细致的核算:在品牌领先的预期收益和将品牌竞争的费用以产品后扩大再生产,而坐等大企业将市场开发成熟所能取得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以确认哪种方案更有利于企业。

“搭便车”实际上是提供给职业经理人面对每一项花费的另一种策略,选择对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给企业节约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非常常见,却很少为小企业的经理人所熟识。

戒律14.博弈论与单赢思想(2)

“搭便车”只可能是一时之计,无法长久,如果双方都是单为自己着想,这种“博弈”往往会出现“两虎俱败”的局面。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某人在家被杀,且家里财物丢失。警方从A和B的家中搜出了属于被害人的财物,但他们声称他们进入被害人家中时那人已经死去。于是警方肯定他们至少犯下了偷窃罪,但对他们是否犯有谋杀罪并无把握。于是警方在信息隔绝的情况下分别告诉他们:如果对方不承认、自己承认,帮助警方破案的话则可免于起诉;如果双方同时承认犯有谋杀罪则将判刑10年;如果双方都不承认,则只能判偷窃罪1年;如果自己不承认而被对方检举则将被判刑20年。

显然,对双方最有利的选择是他们都不承认,可是由于他们不能沟通信息,容易导致对双方都不利的结果。

要摆脱这个困境,必须双方同时冒被对方出卖而判刑20年的风险采取拒绝承认的策略。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能否发生极其没有把握。

具有这一类利害关系的对局,如果重复多次进行,双方可能透过学习而改变自己的策略。例如在某一次对局中A改变策略为不承认,这相当于向B发出了试探信号,虽然在本局中B拣了便宜(免于起诉),A吃了亏,但在下一局中B可能也改变为不承认,从此双方突破了原有的困境,处境得到改善。双方都不承认虽然对双方都有利,但这是一个极其脆弱的均势,因为任何一方改变为承认时,立刻可以得利。此结局不是一个均衡,因为双方都有改变策略以改进自己处境的意图。除非双方都意识到,这一游戏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我国不少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人们都在谋求各自利益,谁都想最先通过,大小汽车、自行车和行人,都是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其结果就是彼此妨碍,把自己和别人都堵住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为什么会出“双输”的结局呢?在制度经济学上有一条重要原理,即当主观行为不能改变客观情况时,人们往往不会选择不利于自己的做法。

如果选择己输,是否就能出现好的结局呢?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笑话。

甲乙两人分吃梨。甲捷足先登,拿走了大的。

乙不高兴地说:“你这种人干吗这么自私?”

甲反问道:“要是你先拿,你要哪一个?”

乙回答:“当然是拿小的那一个。”

甲笑了:“照你这么说,我的拿法跟你的想法一样啊。”

显然,甲拣了乙的便宜,因为乙奉行了“己输”的原则;乙拣不到甲的便宜,因为甲不奉行“己输”的原则。

假如双方都奉行“己输”的原则,那上述分苹果的问题仍旧无法解决。因为两人都拿小的,又会产生新的争执。我国古代文学家李汝珍的名著《镜花缘》中,描写君子国人们购物争来争去,互相谦让,难成交。这说明,提倡“己输”显然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它不能成为社会成员中关于利益的普遍基础,也不适于商品经济社会。

再来看一个故事。有3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喝不到油。喝不到油的痛苦令它们十分焦急,但焦急又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它们就静下心来集思广益,终于想出了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它们取得了一致的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都不可以存有独享的想法。

戒律14.博弈论与单赢思想(3)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轮流喝多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痛快地喝个饱。”

夹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我干吗这么辛苦地吊在中间让第一只老鼠独自享受一切呢!我看还是把它放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淋漓!”

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着:“油是那么的少,等它?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