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北洋雄鹰最新章节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1901年中国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签订后各国相继撤军,唯独俄罗斯的军队死活不走,这不但引起了中国国内的强烈反对,去年冬赵东云和曹锟、王占元等人举行宴席的时候,曹锟、王占元等人就是叫嚷着俄罗斯人要是不退兵,就练兵十镇收复东北之类的话。

不过以这个时代中国自身的弱小实力,反对也没什么用处,真正引起东北局势进一步变化的是英日美三国。

俄罗斯对中国东北领土的野心毫无疑问地引起了英国、日‘本等列强的强烈反对,这种反对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帮助中国抵抗俄国,而是因为俄国的远东扩张战略让英国、日‘本在中国东北、朝鲜等地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并直接导致了1902年1月份英日两国签订同盟条约。

而英日同盟条约的签订、加上美国的外交压力,才让俄罗斯被迫和中国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条约内容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细则方面不说,大体上就是东三省交还给中国;俄军在十八个月内,以六个月为一期,分三期撤出中国;俄军撤军前,中国不得在东北三省另添练新兵,俄军撤军后中国驻东北的部队人数也必须随时告之俄国;俄军归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厅沿线铁路后,清政府给予补偿。

以上内容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俄军必须按期撤军,然而条约签订后的头六个月内,俄军还按照条约撤军了,但是在1902年十月份以后,俄军却是暂缓了第二期的撤兵,如今两个月过去了,俄军还是没有半点撤军的动静,这让国内议论纷纷,生怕俄军违约不走了。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紧张无比,日‘本人更紧张!

由于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野心,他们是无法允许俄军霸占东北的,所以俄军拒绝执行交收东三省条约后,日‘本政府比清朝政府更紧张,更心急,大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架势。

也许对于清廷的一群满清贵族来说,中国领土大的很,丢个几百万平方公里也不算啥,东北龙兴之地又怎么样,说不要就不要了,半点都不心痛。往大了说,首都短短几十年内就被攻破两次,皇家园林都被烧了好几次,无数珍宝都被抢了,区区一个东北算什么,对于慈禧来说能值几个瓜子钱啊?

但是对于日‘本来说,东北却是它进军亚洲大陆的重要途径,当它们取得了朝鲜这个桥头堡后,几乎每个日‘本人都想要跨过鸭绿江,霸占东北,只要能够把东北掌控在手里,以后来个三月灭中国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所以说,俄军占领东北对于当时的满清朝廷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个事,反正东北距离北京还有好几百公里呢,哪怕他们打到北京来了,他们也可以往西安跑,嗯,他们称之为“西狩”,字面意思就是去西边狩猎祥瑞,不能说是逃跑!

然而皇帝不急太监急啊,你清廷败家子一样不要东北,但是日‘本人不能不要东北啊,接下来按照历史走向就是1904年爆发了世界史上最奇葩的战争。

日俄两国为了争夺中国的东北而交战,偏偏中国还宣布中立,摆出一副东北在我手,谁要去谁拿去的架势!

不得不说,满清政权是一个奇葩无比的政权,先是弄难看的要是的金钱鼠尾巴,然后这些野蛮人还守着渔猎的思想,把火枪大炮扔掉捡起刀弓,等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就傻逼了。

当然这些不算什么啊,顶多算小具民族特色!比这还有更具有民族特色的例子还多的是,比如庚子年慈禧竟然对世界的全部列强宣战,那架势比现代的朝鲜对全球宣战还要来的霸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背后站着一群外星人为她撑腰呢。

结果就是慈禧这个老太太牵着光绪同学的小手去西安打小鸟去了。

不过往真的说,以上这些都不算啥,毕竟打来打去也没把满清政权怎么滴,还好端端的继续存在着呢,最犯二的就是它竟然还玩新政改革,最后被自己培养出来的新生代精英分子给端掉了。

这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例子。

所以满清政权之所以会灭亡,不在于什么民族啊,阶级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因为它是笨死的……

扯远了,言归正传。1902年的东北局势因为俄军迟迟不执行第二期撤军而变得紧张起来。

去年一度掀起扩军备战气氛的日‘本再一次被挑动了神经,把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快了众多,这里得说一说,日‘本的扩军备战也是影响了北洋新军在扩军过程中的军械采购。搞的袁世凯没办法继续采购日‘本的便宜火炮,只能高价向欧洲进口。

毕竟就算有一个福元机器厂可以提供步枪,但是扩军不仅仅需要步枪,还需要火炮呢!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东北局势的持续紧张也是让袁世凯得到了扩军的时机,只有东北局势紧张了,袁世凯才能够说自己手底下的兵力不够用,必须扩军再扩军,在扩军过程中挪用其他方面的资金甚至直接裁撤那些旧军以挪用旧军军费也就没人敢说什么了。

而扩军对于整个北洋体系来说,好处多的很,别的不去说,但赵东云自己就是升官又升官啊!

因此从赵东云的个人角度来看,其实俄军拒绝撤出东北,把东北局势挑动的越来越紧张,是大大有利的!

就跟后世里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侵华后,国内有人挥洒着鲜血举起枪支死战,有人为存私立避战而走,也有人高喊天赐良机鼓舞欢庆一样。

一件事是好是坏,不同的人置身于不同的角度来看是不一样的。

第五十九章 福元造步枪

基于东北的局势持续紧张,袁世凯再三向朝廷上奏说手中兵力不足,请求朝廷拨付更多的资金用以添练新军。

袁世凯哭着喊着说穷,最后虽然拿到手的不多,但是也从朝廷身上割了一块肉下来用以编练新军。

以直隶一省的税收而言,是绝对无法负担起众多北洋新军所需的军费的,所以这北洋新军所需的经费并不是如同后世人想象的那样是袁世凯一手支撑的,而是有半数都是清廷户部所拨,有三成左右是从南方各省支援的,直隶这边其实只拿出了两成左右而已。

有着袁世凯撒泼打滚筹集军费,下面的那些北洋军官们练起兵来自然也就更放心了,至少不用担心士兵没有饷银,军械方面也不用担心继续用老式的单装步枪了。

而在北洋新军所用的诸多新式军械中,除了日‘本军械、德造军械外以及江南、湖北各制造局所出的火炮、枪支外,也是第一次出现了福元机器厂上的军械产品。

1902年底,袁世凯正式对福元机器厂下了第一批订单,订购了两千枚手榴弹以及两百支88式步枪,这虽然只是小批量的订单,但依旧让北洋新军第一次出现了福元机器厂的产品。

这点订单虽然说利润极其有限,但是却让福元机器厂的管理层看到了未来的盈利希望,一方面是加大了对88式步枪的改进设计投入,同时也是投资进行了迫击炮的研发。

而更重要的是,福元机器厂不满足于现有的设备规模,并且把眼光投向了北洋机器制造局里的大批机器设备,并且赵晨滨等人是直接找上了赵东云,让他想办法把这一批设备给买下来。

这个要求却是让赵东云有些头痛,因为那可是北洋机器制造局的设备啊,虽然说因为庚子事变北洋机器制造局已经被毁了,但是去年开始袁世凯也是打算重建北洋机器制造局,甚至还打算再加几十万两银子购置设备扩大规模呢。

只是后来因为赵东云搞出来一个福元机器厂,所以袁世凯暂时也就放下北洋机器制造局的重建工作。

然而就算是放缓了重建工作,但是这北洋机器制造局终归是要重建的,在这种情况下赵东云想要说服袁世凯放弃北洋制造局的重建工作,并且把设备卖给福元机器厂,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