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直面挑战的金句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但我自己却很不喜欢。终究,我还是在勉强上了一学期的法学课程后退学了。为了养活自己,我开始到处应聘,之后,开始在一个小型机构里担任秘书。我自上大学起就半工半读,所以像打字、接电话这一类的秘书工作可谓得心应手。当时,我工作的小型机构在帕罗奥图市,总共只有9名员工。

我告诉新罕布什尔州扶轮社的成员,“我曾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过。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从秘书起步,成长为全世界最大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在美国才能发生。”

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因为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我的身上。每一个拥有梦想的人,不管身处怎样的境地,无论是法学院肄业,还是只有中世纪历史专业的本科文凭,只要他肯奋斗,就能发挥自身的潜能,创造人生的奇迹。尽管美国建国初期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当时的立国思想非常激进,充满幻想,但正是因为我们相信潜能的无限力量,每个人都有权利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才实现了美国梦。正如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们在建国时写下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

人的潜能是我们拥有的唯一的无限资源。人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也许是因为他们缺乏机遇和支持;也许是因为他们没能获得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以及施展才能的平台;也许是因为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被人瞧不起,缺乏应得的尊重;也许是因为他们只是缺乏突破自我的勇气。尽管如此,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这一点我知道。我们的开国元勋们也早就洞悉:人,生而拥有利用自身禀赋、发挥个人潜能的权利。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权利,没有哪个政府能剥夺人们的这种权利。

从新罕布什尔州扶轮社与会人员脸上吃惊的表情,我看得出,我演说的内容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建国者们坚定的声音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耳畔回响。美国正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谱写辉煌篇章。将美国的希望和个人的潜能结合起来,这样的思维似乎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我全力呼喊我心所想:我们是具有无限潜能的生物,我们有幸生长在美国这个充满可能的国度,几乎没有什么是我们触手不可及的。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充分发挥每一个美国人的潜能。

演讲过后是大家的提问时间。坐在后排的一位男士站起来,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阿门!”之前在饭桌上跟我说话的男士在提问环节过后,也走到我的身边说:“刚才那个言简意赅的发言者把我的想法都说完了,但问题是,我们不再相信美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国家,我们也不再是拥有无限潜能的人了!”

这句话让我百感交集。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我几乎都是在各地来回奔忙,面对不同的观众做演讲,探讨的话题也是五花八门。在这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人们的不安和焦虑。这无关派系之争,也与政治毫无瓜葛。真正让人们揪心的是:美国正在逐步丧失一些重要的东西。当新罕布什尔州扶轮社的陌生人跟我说他不再相信人生有无限可能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失去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一个人人都懂的道理: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具备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权利和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丧失让“美国梦”得以成真的信仰体系:你的出身、样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天赋和潜能。当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不再相信发挥个人的潜能让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生充满了各种限制,这些限制剥夺了我们的可能。

我想到了加州门多塔的失业工人,是远在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政客剥夺了他们应有的尊严和对生活的希望。另一个南加州的女孩,一直梦想能开一家自己的理发店,却因为纷繁冗余的审批办理手续对自主创业望而却步,她也失去了一次原本可以改变人生,改变未来的机会。她的理发店或许永远也开不起来了。每个辛苦抚养孩子的父母都在努力地开发孩子的潜能,而好的教育是激发孩子潜能的必要条件。但不知道是因为工会主席的野心还是因为某些政客的懦弱胆小,总之有很多父母根本没能得到必要的教育支持,而他们的孩子也无法将自身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很多人疲于生计,根本没有梦想可言。

我想起了当年芝加哥市市长拉姆·伊曼纽尔在任期间爆发的教师罢工事件,当时的教育工会主席说了一句话,是关于老师在教室中的责任感问题。她说:“我们无法对教室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负责,因为有太多的孩子来自于贫困家庭。”这种话她怎么能说得出口?难道就因为一个人贫穷,家境窘迫,就连学习的权利都没有了?这样的话语简直是对人性的羞辱,是对所有美国人的嘲讽。

我知道人类潜能的力量。在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潜能的力量,也在无数其他人的事迹中见证了这一点。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对似乎无法逾越的障碍,潜能总是帮助我们克服一切阻力,让我们奋力向前。

事实证明,只要能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我们就可以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把握眼前的所有机遇。我曾见过一位非洲的女性,仅用150美元的贷款就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这就是人类潜能的力量。如果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这一切可以实现,那么在富裕的美国,这种方法必然也能行得通。

***

什么能激发人们的潜能?是愿意在你身上下赌注的恩人,是愿意扶你一下的贵人?抑或是自由市场、教育机会、一份工作,甚至是心灵的自由感?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对所有的企业主说:企业不是靠一个人发展起来的。希拉里·克林顿则告诉我们,企业并不能保证所有人的就业机会。尽管各个领导人说法不一,但美国人仍然有理由认为是政府为我们发挥个人潜能创造了条件。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过,奥巴马总统和克林顿国务卿说的有一点我完全赞同:没有哪一个人仅靠自己的双手就能获得成功。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提点来发挥个人的优势。我们或多或少都得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成功。

建国者们提出:所有美国人都要利用自身禀赋去创造成功。美国政府在秉承这一精神方面也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回顾美国历史,每一次的大繁荣都是以这两点为前提的:新美国共和和自由资本主义。如果你再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 000年前,你会发现,在18世纪末以前,历史的发展都比较平稳,而在最近的200多年,人类前行的脚步明显加快,整个社会进程加速,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过去40多年间,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采取了许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极度贫困人口(每人每天的平均收入在1美元以下)人数下降了80%。

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潜能。它给予男女平等的工作机会,鼓励他们创业。每当人们有机会想象和冒险,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蓝图时,创业发生了。我所认识的非洲女性仅仅利用150美元的贷款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她们是当之无愧的创业者。虽然美国的大部分企业并非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但它们都很有生机。人们靠着干洗店、美甲店、咖啡屋和墨西哥快餐店发家致富。正是这些小企业创造了美国23的新就业机会。这些行业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劳动力大军的12。小企业业主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引擎:美国经济。

教育和培训能够叩开机遇之门,发挥人们的潜能。当人们拥有一技之长时,便有了自立自强的信心,他们就敢于迈开步伐去实现更大的理想。美国人不是因为缺乏潜能而遭遇贫穷,而是因为缺乏发挥潜能的素质和机会。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成年后需要依靠公共资助生活的可能性更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无法实现人生潜能。

工作同样可以发挥人们的潜能。每当有年轻人问我前进的动力是什么时,我都会告诉他们去找一份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有了工作,就不仅找到了每天前进的目标,而且会努力改变自己的习惯,不断学习,为接手更理想的工作做准备。如果从政人士全然不谈就业问题,肯定是因为他们缺乏起码的同情心,是在浪费人们的潜能。

最后,自由也能发挥潜能。如果人人都有寻找发现个人才能的机会和渠道,人人都有自我摸索试错的机会,人人都有梦想的自由,我们的潜能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是什么浇灭了人们的斗志,扼杀了我们的创新能力?顽固守旧、裹足不前,时刻捍卫旧体制的组织就是扼杀人们创新潜能和积极性的高手。换言之,官僚主义害人不浅。应付各种繁文缛节不仅削弱了我们的战斗力,浇灭创新热情,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我们的自信心。别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你可以问问那些完成沙漠风暴行动后的退伍军人,当他们走进退伍军人管理局的等候大厅,和300多号人一起排队办手续时是什么感觉,你就会知道繁文缛节有多么恼人。如果没法去问退伍军人,想想你自己每次上飞机前要经过的各道安检手续,就可以体会出官僚主义的威力。

不是说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关键是你一旦进入体制内部,就会立刻学会明哲保身、不敢直言进谏,更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情。官僚主义的突出特点是人们都不愿承担责任,因此只好把问题一级级地向上搪塞。官僚机构本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视服务对象为上帝,但在这些官僚主义盛行的机构,却把前来办事的人全都当作负担,认为这些人的出现会给机构运作和流程带来麻烦。本来是机构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但官僚主义的存在却扭曲了这个逻辑,反而让人们屈就于机构的需要办事。

机构庞大、运行低效、毫不负责、不知变通的官僚机构与名为Good360的慈善组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是Good360的主席。这个组织主要从各类企业中收集过期或者多余的存货,通过我们的技术和物流配送服务,将这些存货通过美国4 000多个慈善组织转送给那些有需要的人。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类似于慈善领域的eBay(易贝网)。我们利用技术将慈善事业和企业本有可能堆积如山、最终销毁的存货连接起来,将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商品,如衣服、床垫、书籍、计算机、纸尿裤、个人护理用品和玩具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其实除了食品和药品以外,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需要的东西,都是我们这个慈善组织愿意牵线搭桥的捐赠品。2014年,“埃博拉病毒危机”爆发后,我们也参与了救援工作。与现金相比,这些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慈善机构当时更需要的是橡胶手套、热水和装尸袋。它们同时还需要玩具来安抚那些在检疫过程中被隔离的儿童,这些儿童正在面临死亡或者曾经经历过亲友的离去。我们为何不把那些堆在仓库里的玩具拿出来陪伴在这些儿童的身边,在这种黑暗绝望的时刻,让他们感受一丝温暖呢?

Good360曾多次入选《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十大最高效的慈善组织。负责经营Good360的同事们也在不断地开拓创新。2014年,我们开发了名为“灾难康复360”(Disaster Recovery360)的技术。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桥接慈善机构与最先对危机和灾难做出响应的组织和人员的门户。

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卡特里娜”飓风,还是海地大地震或者大西洋超级飓风“桑迪”,美国人都能以豁达大气的姿态积极应对。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救灾物资得在灾情发生后6个星期才能到达灾区。虽然人们非常感激这些捐赠,但这些物资却未必能在灾区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确切地说,最后到达灾区的捐赠物品中有60%最终都会被堆在一旁,没有人用,因为这些东西已不是人们最急需的物品了。

实际上,在超级飓风“桑迪”发生后,国家护卫队就已经呼吁人们不要再往灾区捐赠物资了,这些物品被堆在灾区的街道上,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救援工作。

这是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不仅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还让那些希望能帮助他人或急需得到帮助的人们大失所望。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非常支持“灾难康复360”这一技术的推广,而且这个提议受到了公司和基金会合作方的支持。这样一来,“灾难康复360”技术就能帮助慈善机构和本地的应急工作人员确定何时、何地、何人需要何物,从而提高双方沟通与物资调配的效率。一般的社区需要三年时间才能从灾难中恢复原状,而“灾难康复360”技术可以以某个受灾社区为中心,不断地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员和机构提供信息支持,即使这类灾难已经淡出了公众和媒体的视野,救助工作依然能够有条不紊地继续。

简言之,Good360几十个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比拥有几百号员工的机构更有成效。我们拥有最高效的技术和一支伟大的团队,辛迪·郝柏林是Good360的首席执行官,她创造的组织文化权责明确、鼓励创新、富有企业家精神,对卓越和成效的追求让官僚主义无处藏身。

官僚主义的存在是为了服务某些特定的需要,以确保这些事情的顺利完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官僚作风逐渐有了这种特征:只关注于内在。他们忘了组织存在的初衷,只是为了保持组织的存在墨守成规。你对这种情况肯定不陌生。华盛顿特区有很多庞大的、权责模糊的机构,而且这些机构还在日益膨胀。这些组织忘记了自身存在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人民服务,每天只关注于如何保持现状、保存权力。比如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它创立的目的是为了服务退伍的军人,尤其是那些受伤的军人。而如今,这个机构彻底腐败,除了服务于自身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

官僚主义会扼杀人们的潜能,但它给人们或者机构造成的伤害却各不相同。当面对美国环境保护署和美国国税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时,大企业还比较容易应付,因为它们可以雇用专门的律师和会计师来处理这些繁文缛节。最受政府官僚主义戕害的是小企业。它们无法冲破障碍,难以通过官僚主义的各种关卡。这刚好合乎大公司的胃口。规定越复杂、税收越苛刻,能跟大企业竞争的小企业就越少。政客编造的最大的谎言就是政府需要与大型企业对抗。实际上,这句话完全说反了。大型企业和政府刚好需要彼此的支持——也就解释了这个现象:美国最富裕的6个县城都在华盛顿特区附近。企业巨头每年都得耗费大量资金在专门的政坛说客身上,因为这些企业需要通过他们给政府施加影响力。

官僚主义和裙带资本主义遏制了美国潜能的发挥。想要抵制官僚主义的不良影响,挖掘美国的无限潜能,最有效的杠杆是领导力。我初入商界时,认为领导者肯定都拥有非凡的经历,叱咤风云,运筹帷幄,办公室看起来宽敞明亮。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是领导(通常是西装革履的男性)。至少当时,我是这样想的。直到如今,我才明白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权力大、官衔高的人,但他们未必懂得如何领导他人。这样的人在华盛顿比比皆是。他们不仅拥有敞亮的办公室,说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