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帝胄龙脉图片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晚年的时候,他不顾大儿子胡延政的劝阻,不远千里去了一趟河北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找到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他跪在祖宗的坟前,望着那枯草中破残的陵墓,失声痛哭,久久不起。

他心中那份悲哀与激愤,有谁能够理解?

最终,他回到了现实之中。站在飒飒西风之中,眺望着陵墓后方那巍峨起伏的尧山,还有前面的那条河,依山面水,视野开阔,气势磅礴,不愧是大唐祖陵。

在当地逗留的那段时间里,他听到本地小孩唱的一首童谣:尧山尧山,顺应大唐,两两相对,事不过三。

这首童谣在当地传唱了几百年,大唐立国之前就有了。从唐高祖李渊到昭宣帝被朱温所杀为止,大唐江山共出了二十二位皇帝,正是两两之数,前后二百九十年,没有超过三百年。冥冥之中天数已定,非人力所能为。

回到考水后,胡昌翼一病不起,他深知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在河北隆庆的那段时间里,他想了很多,既然祖陵能够庇佑大唐二十二位皇帝,他为什么不能庇佑他的子孙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呢?

胡昌翼平素喜交县内文人隐士,尤其与住在江湾灵山(今婺源县江湾镇)的何令通交往深厚。何令通曾是南唐国师,因得罪南唐皇帝遭贬,于是来到婺源隐居。他精通周易八卦,毕生研究风水堪舆之术,所著《铁弹子》、《灵城精义》等书,为后代风水师所推崇。两人平日见面,除饮茶喝酒外,大多谈论一些风水地理方面的话题。何令通对婺源地理山貌了如指掌,说婺源群山环绕,可成龙脉。只可惜山势太雄,地势太薄,只可成形而不可成气。若想成气,必定离宗。

胡昌翼的大儿子胡延政在安徽那边做官,并在那里安家定居,正应了何令通说的离宗之意。他叫小儿子胡延臻请来了何令通,说有要事相告。在病榻前,他向何令通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并拿出了昭宗皇帝写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

这一下,连何令通都惊呆了,他想不到,交往多年的好友,竟是李唐昭宗皇帝的皇子。在这种时候把他叫来,并告诉了他这么大的秘密,一定是有事要他帮忙。他看着摆在面前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说道:“胡公所托,弟安敢不尽力为之?天大之事,但说无妨!”

听了这话,胡昌翼那失去血色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潮红,他强撑着一口气说道:“天数如此……昌翼枉为李姓皇子,痛惜无力复国。与公交往甚久……深知公乃奇士。昌翼不敢忘祖,然义父之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后世子孙皆为胡姓。只……只公所言龙脉……龙脉可保昌翼子孙否……”

他脸上的红潮已渐渐退去,气若游丝,嘴巴微微张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但他的眼睛瞪得很大,满含着期望。

何令通知道胡昌翼最后那些话中的意思,沉声道:“胡公之意弟已悉之,此村有一凤形之地,后靠龙形脉象之山,加之此村风水甚佳,又有文峰相应,后世当出文人。”他见胡昌翼的眼睛仍倔强地睁着,便接着说道:“弟当以玄天八卦之术,护佑胡公阴灵以庇子孙,当如何?”

不料胡昌翼的眼睛乃不闭上,何令通继续说道:“胡姓子孙李唐脉,胡公若想子孙发达,弟定当尽力……”说到这里,胡昌翼的眼睛慢慢闭上了。

办完胡昌翼的后事,何令通对胡延臻交代了一番:时下大宋皇帝对前朝皇室族人赶尽杀绝,无非是恐其东山再起,祸及大宋根基。胡公生前已经立下誓言,后世子孙永不改姓。这是件好事,可避过大宋朝廷之耳目,保族人安危,更可保住血诏书和传国玉玺。但胡公之意,要让后世子孙知道自己的祖宗渊源,这并不难,可在祖训中以口代代相传,切不可写于族谱之上,以免遭来横祸。

何令通临走的时候,留下了内藏玄机的十六个字:虎目流血,尔玉龙生,田上草长,甲子出川。

自此以后,考水村胡氏子孙一直严守着祖宗的秘密,不敢把自己是大唐皇室遗脉的身份告诉外人。至于那十六个字,也只有族长才知道。

新族长继任之时,进入那间小屋子,除了知道这十六个字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了解昭宗皇帝写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的下落,那是证明胡氏子孙是大唐皇族后裔的有力证据。

明朝万历年间,一族长陪着风水先生爬上村后的玛瑙峰,想替自己寻找一个风水宝穴,结果发现了峰顶的一块岩石,像极了一只俯卧在树丛中的老虎,尤其那双虎眼更是传神。他用手摸着虎头,想起上任族长告诉他的那十六个字其中有虎眼两字,莫非指的就是这只老虎?

风水先生拿出罗盘,前后看了看,惊道:“难怪你们村里出了那么多进士与举人,你看这里有虎形石镇山,前面文峰伫立,环村溪水就如一条青龙,背山面河抱水,青龙白虎,形成虎踞龙盘之势,加上你祖宗所葬的凤形山,是上好的四神宝地,必出圣人!”

虎形石下不宜葬人,以免人入虎口之嫌,给后代子孙带来无妄之灾。那任族长死后,选在别处葬了。但从那以后,接替的族长都会从老族长那里得到一句话:遇有大事,必观山上虎形石。

胡德谦听了那后生的话,问道:“你真的看到了?”

那后生举起满是血迹的右手,哭道:“我们三个人在那里看守着虎形石,半夜的时候听到岭脚那边传来打枪的声音,我们以为下面出了什么事,可也不敢下去看,还守在那里。后来……后来出现了几个人……他们杀了……他们,那血……那血就……”这后生的话说得结结巴巴的,显然被吓糊涂了,说到后面,居然一下子晕了过去。

胡德谦要人马上把这后生抬走,对胡福源说道:“你马上带几个人上山去看看!”

胡福源点了点头,背上枪,叫上好朋友胡福旺,另外叫了几个人,转身走了。

胡宣林说道:“德谦,你是一族之长,全村老少可都看着你呢。都什么时候了,族里历代族长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我们几个老不死的,都想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做?”另几个老人也齐声附和。

胡德谦看了看大家,缓缓地把那十六个字说了出来,接着说道:“这十六个字到底有什么玄机,我也不知道,不过里面虎目流血这四个字,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了!”

胡宣林说道:“这虎目流血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胡德谦大声道:“这上千年来,虎目从来没有流过血。可为什么偏偏在日本人进攻婺源的时候流血,我怀疑不是什么好事,还是有点准备的好!”

胡宣林把胡德谦拉到一边,低声说道:“我看等天亮后,把上下几个村的年轻人集中起来,保住我祖宗的八卦坟要紧!”

胡德谦低声说道:“叔公,我自有分寸!”

胡宣林接着说道:“也许日本人是冲着我们祖宗的那些东西来的,要不我们另外找个地方把东西藏起来,你看怎么样?”

胡德谦微微一愣,低声说道:“叔公,你……”

族内的那些秘密虽由族长代代相传,外人不得而知。可当上一任族长要将秘密传给下一任族长,而下一任族长却不是自己的至亲骨肉时,难免会滋生异心。胡宣林的祖上,在清朝嘉庆年间当过一任族长,虽然将秘密告诉了下一任族长,却也将血诏书和传国玉玺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胡宣林这一支胡姓中的每一代,总有一个人知道血诏书和传国玉玺的秘密。

胡宣林低声说道:“德谦呀,你看我这一房人,从嘉庆年间开始,就一直人丁不旺,更别说出过什么人了。我也知道是祖宗怪罪,没办法,谁叫我的祖上有违祖德呢?你放心,那秘密就到我这一辈为止,我会带入棺材的。今天若不是情势紧急,我也不会说出来!”

胡德谦低声说道:“叔公,当年那风水先生建八卦坟的时候,就把东西藏了!至于藏在哪里,谁都不知道。我也想过那些东西可能在八卦坟内,你总不能让我自己去挖祖坟吧?”

胡宣林低声说道:“祖坟是不能挖的。我听说当年那风水先生不是在宗谱上写下一首诗,还留下一张纸,是事关那些东西下落的。”

胡德谦微微一笑,低声说道:“叔公,你既然知道有那些东西,不可能不知道那首诗吧?”

胡宣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原先我祖上也想知道那些东西的下落,还抄了下来,找了好几个风水先生看,可人家都说看不懂。那页纸传到我这一代,字迹早就看不清了。再说就是能够看清,也认不得那上面的字呀!还有那首诗,谁看得懂?”

胡德谦低声说道:“叔公,我早就找人看过那张纸,可没有人认得那上面的字!我听说北大有一个考古学教授很厉害,本来想去找他的,可现在到处都在打仗,没办法去找呀!半年前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至今没有回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