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之陈到 > 第86部分(第1页)

第86部分(第1页)

太守还能给我军留下五日粮草,此也仗主公恩情啊。”没有人会说孙坚自私,有了粮草就独吞远跑。而是因为孙坚真心要讨董,而盟军的行为却让孙坚不再信任,仅此而已。

孙坚突然离去,不仅陈林大吃一惊,盟军之中也是所料不及,盟主袁绍尤为震怒,要来就来,想走就走,全然不把自己这个盟主放眼里,袁绍就要率兵去追孙坚,被一众亲信劝下。其他的牧守人人心中都开始打算盘,结盟到现在两个多月,除了荥阳三县,连个屁都没有伤到董卓,就连荥阳三县,虽说是由陈林孙坚率先进驻的,但是谁都知道,这是董卓主动撤兵了,要不然就连这三县都不是那么好攻取的。

盟军心散,汜水关也不见得平静,胡轸虽说挡住了盟军的进攻,但是华雄死了,这总要给董卓一个交代的,于是胡轸只好急忙快马向董卓回报。胡轸这一回报,在洛阳又是轩然大波,就连董卓李儒都是震惊不已,以为汜水关的形势已经恶化到这种地步了,想不到关东盟军那么猛烈。董卓与李儒连夜研究,该怎么办。李儒:“主公,关东联军起兵,无非是嫉妒主公在洛阳的势力,儒斗胆假设,若是联军进入洛阳之后,必定不能像现在这般齐心合力。那时,关东联军之中必定会出现争斗,因为人人都想要洛阳,都想要皇宫里面那位,主公,不若我军退出洛阳,回守长安,主公又有西凉为后盾,待关东联军瓦解,再一举返回洛阳,那时断不会还有联军出现,只要没有联军,任何一家牧守都不是主公对手,天下,才是主公说了算。”

李儒的分析,董卓一直在静静的听,之所以没有打断,是因为董卓也感觉到了关东联军带来的危机,急切间董卓需要一个解决的方案。李儒说完,董卓又想了好久好久,才开口说道:“要走可以,皇帝一定要跟着走,但是迁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文优可先行做好准备,让天下人觉得迁都乃是大义使然,以减少迁都阻力。”

李儒知道,董卓还是没有能下决心离开洛阳这个繁华之地,李儒也理解,放在谁身上,谁都不舍得。于是李儒只好为可能的迁都做准备,不日洛阳街头便出现一首童谣: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第二十八章:桥瑁死

这一日兖州刺史刘岱与陈留太守张邈二人聚在一起商议,只听刘岱说:“如今我兖州与陈留都是断粮了,盟主又迟迟不发粮草,将之奈何啊?”张邈与冀州韩馥有交情,因此知道冀州已经不给盟军供养了,张邈:“如今盟军已经失去了冀州粮草供给了,南阳一地又是袁氏地盘,自然要先养着袁氏三人,袁氏三人的兵马就占了盟军一半之多。孙文台已走,颍川的粮草也多半被孙文台带走了,二十万盟军在我兖州、陈留地界胡闹两个月,如今兖州人人抱怨,陈留之民每日奔走他郡,不愿再在陈留受苦,如此以往如何是好啊。”

刘岱想起东郡桥瑁来,东郡乃是兖州一个大郡,但是桥瑁从来不服兖州这个刺史刘岱,两人颇有积怨,刘岱狠声说道:“东郡太守处近日攻城伤亡颇大,粮草定然剩下不少,不若问其要些,要是知趣给了粮草便罢,要是不给,哼。”张邈也知道刘岱与桥瑁的恩怨,并不出声。刘岱见张邈不说话,也不为难这个老好人,张邈为人忠厚,极少与人结怨,对刘岱也是毕恭毕敬,所以刘岱还是觉得张邈是个可靠的人的。于是刘岱起身走出大营,回到兖州军营内,张邈以为刘岱不过说些气话而已,也没有在意。

不料刘岱却不是说起话,回到兖州大营之后刘岱当即命令队伍集合,率领五千人马直奔东郡大军而去。东郡军营之中,桥瑁自然不知道刘岱的心思,又觉得现在是关东联军结盟讨董之时,于是对于刘岱带五千兵马出现并不在意。本着礼仪,桥瑁出帐迎接刘岱,刘岱劈头就问:“我军粮少,元伟何不拨出一万石粮草来与某。”桥瑁大惊,一万石,别说桥瑁真的没有,就算有,也不可能给那么多啊。数千前,天公作美,一个小县都能亲而易取的拿出一万石粮食来,但是近几年来,饿死的人多了去了。

桥瑁:“大人,你我同为盟军,哪有这么多粮草啊。”桥瑁说的是实话,但是刘岱却火冒三丈,料想这个郡守连连不听自己这个刺史的号令,刘岱当即发飙,突然大喝:“杀。”身旁刘岱的亲卫早得到刘岱的吩咐,此时一听到刘岱喊话,二话不说,趁着桥瑁惊愣的时候,急急提刀冲过去,冲着桥瑁就是一顿猛砍。可怜桥瑁还没弄清楚是什么事情呢,就被刘岱的亲卫剁成肉酱。大营之外的五千兖州大军也顺势攻入东郡大营,桥瑁死了,桥瑁的亲信才猛地反应过来,大喊一声:“为太守报仇。”整个东郡大营不明所以,但是四处喊道桥瑁死了,所有人即惊慌又震怒。一波又一波的朝着刘岱攻过去,刘岱也料不到会是这种结果,原以为自己一喊出兖州刺史的名头,就能镇住东郡兵马,可惜他错了。东郡兵马浑不怕死的要同刘岱拼命,刘岱身旁的亲信才大声说道:“主公,东郡兵马不明所以,却是主公没有抗来兖州旗帜啊,东郡兵马被少数有心之人利用了。”

刘岱才猛地醒悟,自己大声喊自己是兖州刺史,可是有几个人能听得到啊,于是急忙命人结队竖起大旗,同命兵马认真查看,谁在东郡大军中怂恿兵马攻击刘岱,立即重点攻击。很快,混动的局面慢慢得到控制,不少东郡士兵对于桥瑁的死虽然不爽,但是对于刘岱的身份却是认可的。刘岱不管有的没的,直接给桥瑁安上一个通敌的罪名,最后又以兖州刺史的身份接收了东郡剩下的近万大军。可是刘岱却没有从东郡大营得到多少粮草,可是刘岱斩杀了桥瑁,心中舒畅,粮食的事情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桥瑁死的快,消息也传得快,瞬时间就传遍了盟军大营,袁绍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当一次又一次探子回报都说是的时候,袁绍信了,也怒了,突然又听到消息说,河内太守王匡率兵会河内了,汉中陈林也正在拔营。袁绍一口怒气接不上来,昂头就倒在地上,众人急忙救起,只听到袁绍挣扎着说:“完了,盟军完了,四世三公的英名啊,毁在此处了。”袁绍是该气该怒,身为四世三公,肩负盟主重任,举兵讨伐董卓,可是现在连洛阳的影子都没有见到,盟军就七零八乱的散了,那袁绍的名声大受打击啊。

却说陈林这一边,初听到刘岱入营斩杀桥瑁的事情,也是吃了一惊,急忙与贾诩商量,贾诩:“主公,如今盟军已经互不信任,而我汉中军与盟主还有袁公路都有间隙,而此二人都兵多于我军,主公宜远离此地,以观静变。”陈林深觉有理,尤其在曹*与孙坚相继离开盟军之后,陈林就觉得盟军注定要成为笑柄,此时昔日的盟友竟然没死在敌军手中,反而死在同胞刀下,陈林也感到一阵心冷。于是急忙下令,全军拔营,先回荥阳,荥阳还有数百汉中军士在守着,算是汉中军临时的基地。于是陈林等人冲冲收拾,突然又听说河内大军已经开出大营,往北而去了。

贾诩:“主公,只怕这河内大军是要回家了。”陈林想起方悦,说道:“定国,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汉中大军冲冲赶路,突然身后冲过来一队骑兵约有百骑,陈林却认得,乃是袁绍部下的骑兵,袁绍也有一队千余人的骑兵,但是极少使用,此时出来,不知为何。只听那骑兵统领喊道:“陈太守,盟主派末将来请问陈太守这是要去何处,我等聚兵讨董,董贼未灭,陈太守就要背信弃盟否?”

陈林一听,心中好笑,心想袁本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陈林急忙说道:“请将军回报盟主,我汉中大军缺少粮草,此不过暂时回军荥阳,并非弃盟而去。”说完不理会那队骑兵,继续往荥阳走。袁绍骑兵无奈,又不敢冲撞陈林,只好无奈的驻马看着汉中大军走远,而后才想起回去给袁绍复命。

陈林与王匡的动作都很快,桥瑁死了一会,就已经离开了盟军大营,还不等袁绍反应,这时候袁绍急坏了,急忙唤来袁术袁遗二人,袁绍说:“此非常时刻,我三人同为袁氏一族,往日恩怨都应抛开,同心协力围护讨董盟军,倘若今日盟军一散,我袁氏一族都要蒙羞,望两位贤弟相助。”

袁术、袁遗虽然时有浑劲,但是此时都能看到盟军的局面,于是点头同意袁绍的话。袁绍很是欣慰,家族利益大于一切啊,于是接着说:“如今连洛阳都未能去到,盟军断不能散走,之前孙文台远走,某却是宽恕他了,若是孙文台走时某能下令严惩此人,此时必不会出现这样的局势,任何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哼。公路与伯业,立即回去调遣大军,盟军之中只要还有任何人想要离去的,牧守可以走,大军却要留下。”

这一回,袁氏三兄弟却是统一的很啊,齐齐将各自的兵马拉出来列阵,要说三人加起来足有七八万大军,其他人诸如鲍信等人,见到袁绍三人气势冲冲的模样,大为惊慌,只见袁绍笑嘻嘻的出来说道:“诸位,莫慌,不久前盟军之中出现了董军奸细,妖言惑众,迷惑人心,盟军之中人人惶恐,今日本盟主已经将一干奸细斩杀,望诸位大人今后莫要轻信这些闲话,我等同心协力攻克洛阳,为国除贼,建立不世功名。”

刘岱最为不喜袁氏的跋扈,但是此时瞧见袁绍数万大军虎视眈眈,又想起自己斩杀桥瑁一事,只要袁绍不来寻找刘岱的麻烦,刘岱却也不欲为难袁绍,于是刘岱只是心中忿恨,却没有说话。韩馥等人却纷纷表示,愿意服从盟主的安排,日后尽力攻打董军。袁绍一清点,还有八路大军在,分别是:袁绍自己、袁术、刘岱、孔由、韩馥、张邈、袁遗和鲍信这八路大军,也还有十四五万大军,总算维持了袁绍的面子。

要说这帮人都是一方牧守,谁也不服谁,因为都是朝廷之前正式任命的,而袁绍这个盟主不过是众人推崇出来的,并没有什么官威,要不是为了所谓的名声名望,谁也不会听袁绍半句话。袁绍收拢了八路盟军,大舒一口气,当即就命令大军攻汜水关,以表明自己讨董的决心。同时给陈林快马送信,言语还是以盟主自称,也就是说袁绍并没有将陈林排除在盟军之外,这让陈林有些意外。

陈林听说袁绍强制收拢了八路盟军,自己已经回到荥阳了,桥瑁的死让盟军诸位牧守互不信任,但是却在袁绍强大的军事前面依旧聚拢攻关,这不得不说袁绍也是有能耐的。回到荥阳之后,陈林心想,刚好有时间让自己把军队从新整顿一遍,三千洛阳兵也是时候分到各部去了,要不然像现在杨任等人,都只是带着几百兵马而已,像什么将领。

新一轮的讨董大战才开始,不知道往后又会发生什么事,谁知道。

第二十九章:迁都长安

桥瑁死后,袁绍感觉到盟军的危机,同时又因为粮草不足,于是袁绍连日挥军攻打汜水关,期望能短时间内能攻破汜水关。袁绍攻击频急,胡轸与徐荣叫苦不迭,连连快马向董卓求援,吕布等人多次请战都没有得到董卓的允许。因为董卓已经开始认同之前李儒所说的迁都一事,于是董卓不仅不让吕布等将领支援汜水关,反而纵容西凉兵马抢掠洛阳百姓富豪,更让吕布带兵发掘大汉帝陵,将一干陪葬的财宝统统收为己有。同时董卓设宴邀请洛阳百官到场,开口就是迁都,但有不从者,当场打死,连连打死数人之后,众文武敢怒不敢言。于是董卓当即下令李儒着办迁都事宜,同时做好迁都之后的防备工作。

李儒:“主公下令迁都,乃是明智之举,如今我军已经被关东牧守推上风口浪尖,唯有避其风头,才能将此矛盾化解。我军撤离洛阳之后,关东大军今日洛阳必不再敢追击我军,同时我军于渑池、曹阳、郏、函谷关、潼关依次设立防线,主公身在长安,比起洛阳只能独守一个汜水关来要安全得多。主公不妨将洛阳百万百姓统统赶到长安,届时我长安民有千万,何惧关东大军。”李儒一句简简单单的话,河南伊二十万户百姓近百万百姓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董卓哈哈大笑,遂将河南伊地方所有百姓不论富贫,一律迁往长安,一队百姓间夹一队西凉暴兵,百姓担忧走得慢的,立即惹来暴兵的刀砍,死去的百姓尸体就堆在大陆旁的沟壑之中,满山遍野都是。

这时汜水关,陈林退回荥阳后,几日来见袁绍都是猛烈攻城,并没有懈怠,于是陈林与贾诩一商议,也随即带兵再一次来到汜水关下,这几日也与袁绍等人猛攻汜水关,汉中大军只余八千。这一日,袁绍等人攻城的模样明显有些缓慢,陈林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连续那么久时间的战斗,任何人都心生倦怠,何况是死伤惨重的袁绍等人。汜水关城下至少落下了四五万盟军尸首,其中也有一两万董军的,但是就是攻不上汜水关。这一日,袁绍派人来汉中大营,说连日攻战,大军疲惫,休整三日。陈林暗骂一句,却无可奈何,转过头来,陈林望了望北边,也不知道孙坚在河内有没有收获,或者孙坚现在还没有到河内吧。

突然斥候冲冲来报,说汜水关上有动静,似乎大军集结的样子,陈林大惊,连忙派人去通知袁绍,同时擂鼓聚将,命令各将立即整军备战。袁绍等人听说汜水关有动静,也是吓得不轻,连忙结阵布兵,最后一起冲出大营,来到汜水关下。但见关内人声沸腾,战马嘶鸣,贾诩一看,远远见洛阳方向大白日的还是红通通的一片,贾诩惊叫一声对陈林:“主公,不好,且看洛阳方向,定是洛阳有变,汜水关守军要回军洛阳急救,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立即进攻汜水关。”

陈林一看,急忙冲过来对袁绍说:“盟主,定是洛阳有变,汜水关此时军心涣散,当速速进攻,攻下汜水关,盟主可建不世之功。”袁绍有些意动,但是又害怕这是胡轸闹的阴谋,故意设计引诱盟军,袁绍一时犹豫不决。陈林心中大急,不由分说打马回到自己汉中的大军之中,对贾诩说:“文和,袁本初好谋无断,某决意立即进攻。”贾诩点点头,这可是大好的时机啊,岂能放弃。于是陈林大喝一声:“汉中军听令,全军不分先后,即刻进攻,狼骑护某左右。”

骑兵在关门没有打开之前是没有用的,于是陈林留下陈泽。高顺等人一得将领,嗷嗷叫的挥兵前冲,特别是张霸,跑得比陷阵营还要快。杨任、周泰、黄忠、高顺四人也是有条有理指挥本部展开进攻,陈林紧张的看着汜水关上,只希望这不是胡轸的什么计谋,不然这一次汉中军可吃大亏了。陈林打定主意,只要关上稍有不对劲,立即鸣金收兵。

袁绍等人正在犹豫,却见汉中大军已经开始冲锋了,袁绍暗骂一句不停号令,但是嘴上却没有说,反而专心的看着进攻的汉中军马,却是要拿汉中军作试探啊。只要关上真的没有抵抗,袁绍就要立即挥军冲上去,功劳不可能全是陈林一个人的,但是若是陈林中了埋伏,那就是陈林自己的事情了。

没有埋伏,没有埋伏,陈林心中不停的念叨,却见最前边张霸已经开始爬上云梯了,关上说没有一丝抵挡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出现在关上的董军却让陈林心中一阵欢喜,因为这明显比往日不知道少了多少。袁绍一看,汉中军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不由心?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