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国之陈到 > 第73部分(第1页)

第73部分(第1页)

斥候退下后,杨任率先说道:“主公,此乃好事,有关东大军在,便不至于只有我等两家与董贼独斗。”陈林不忍冷落了杨任的积极,于是说:“是也,有关东大军在,讨伐董贼不成问题,诸将当勉力,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等众人退下后,陈林见贾诩还留在军帐,也没有说什么,示意贾诩坐下,帐外就是黄燕周仓两大杀神。贾诩:“主公刚才所说那些话只怕言不由衷吧。”陈林知道逃不过贾诩的贼眼,于是也不掩饰,叹气说道:“唉,孙文台起兵反董已经数个月了,虽然叫好声一片,但是天下除了我汉中却没有一人响应,如今兖州刺史一张檄文却引出无数英雄,这些人有几人是真心讨董,有几人不过是碍于名声不得已而来,谁知道。”

贾诩:“别的不说,单说眼前这袁公路,在南阳也算聚集了今晚大军,可是除了提供点粮草,丝毫没有出兵北上的意思,只一心安排亲信,收服南阳。主公,诩劝主公一句,主公心怀汉室乃是主公忠义,可是此次讨董主公却要多长一个心眼,免得为他人所用而不自知。”贾诩不好意思说自己也不是那种真心讨伐董卓的人,于是只能含蓄的提醒陈林不要吃亏。陈林知道贾诩是真心为自己,也不再多说,于是问道:“文和,依汝之见,关东大军起兵之后,局势如何?”

贾诩围着简单的地图看了一会,说道:“长安之地北水南山,又有董贼数十万大军坚守,关东大军想要攻进洛阳,只有两条路,一是自羌人之地攻入西凉,从三辅转攻洛阳,但是此路甚远,且羌胡自渔阳之乱后已经叛乱大汉,故而此路不通;那么关东大军只有从河内、汜水关一线进攻洛阳,但是汜水关和河内都不是那么好攻取的。主公,诩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若是关东大军上下一心,倒不难南下董贼,但是……”贾诩没有说但是之后的话,但是陈林又岂会不知,也就是说,在贾诩看来,这一次讨董大战只怕不会有好结果。但是陈林也明白,事到如今,想退已经是不可能的啦,天下人都在看着呢。

陈林又看了一下地图,指着一处好奇的问贾诩:“文和,方才说关东大军只能从汜水关河内一线攻破洛阳,为何不说此处?”陈林所指的竟然是武关,武关乃是故秦四塞之一,夹在洛阳之西的函谷关和长安之东的潼关这两关的狭长险要之地的南部。也就是说从南面出了武关之后,向东可以攻函谷关,与汜水关夹击洛阳,或者向西可攻潼关,进而直取长安。

贾诩看了看陈林所说的武关,笑着说道:“主公,关东大军多在中原大地,汜水关就在眼前,他们又岂会舍近求远,绕过南阳来走这险要之地。且虽说出武关可断董贼退路,但是这也将董贼数十万洛阳大军*入绝地,此乃不智,所以,武关,可以忽略。”陈林听完又说:“虽说关东大军不会自武关进攻,但是若是董仲颖出武关攻略南阳呢,这样兖州的关东军岂不是两面受敌?”

贾诩:“不会,董贼不敢,若是董贼敢出武关,从南阳东去,自颍川与汜水关夹击关东大军,那么只要荆州军聚众北上,断了武关,那么出关大军必将被关东大军消灭,董贼不会出此下策。”

陈林在仔细一想,认真看潼关、函谷关和武关这三关,一东一西一南,成三角之势,就算大军攻下武关,那么接下来不管大军是攻潼关还是函谷关,都会受到董卓另一关大军的夹击。同样董卓也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一个防守优势,而主动出计,尤其是在汜水关可能面临大军压境的可能之下。于是陈林也就想通了,关东大军除了强攻汜水关,或者河内,没有别的办法,但是关东大军又多是黄河之南的兵马,所以渡河进攻河内的可能不大,那么就只有汜水关一线了。陈林想起汜水关的雄壮,就觉得头疼,汜水关的坚厚,加上如狼似虎的西北军也有数十万,关东大军讨董之战,只怕真的要同贾诩所说的那样,草草了事了。

贾诩见到陈林心情低落,知道为什么,于是说:“主公,讨董大战不可一日而成,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成功,只要讨董大军足够多,诩以为主公当以朝廷大义为由,抛开往日的恩怨,邀请益州牧出兵,同时请求荆州牧刘表刘景生大人也参加讨董大战,有次二人相助,必能多出数万大军来。”贾诩此时心里打的算盘可不是为了讨董那么简单,因为贾诩知道刘焉多半是不会出兵的,刘焉花了那么大的心思才顺利来到益州,就是想当个土皇帝,此时才不会管那么多外面的事情呢。但是贾诩还是建议陈林邀请刘焉,就是做出一个姿态告诉所有人,陈林为了朝廷大义,可以不计前嫌,这一点尤其要让蜀中的士族知道。

至于荆州刘表,刘表来荆州要比刘焉入蜀晚得多,现在刘焉基本掌控了蜀中,,但是刘表却在接受荆州的初步阶段。汉中从上庸三县可以直接与荆州南阳或者荆州南郡接触,贾诩可不希望刘表那么快那么顺利就能收服荆州,至少要给刘表下点绊子,所以不管这两人最终出不出兵,贾诩都能待到自己的目的。

陈林自然不清楚贾诩心中的算计,只以为贾诩真的是为讨董设计而已,所以陈林忍了一忍,还是决定像贾诩所说的那样,放下对刘焉的怨恨,邀请其出兵加入讨董大军。邀请的文书是陈林写的,但是最终的*作必然少不了无影的事情,贾诩一定会让陈林这两份邀请函传遍益州和荆州的,就看刘焉和刘表怎么接招而已了。

说来奇怪,袁术一心想要将南阳郡收入囊下,但是却一直陪着孙坚在鲁阳县,也不去宛城。谁也不知道或者不在意袁术的做法,只有袁术自己才清楚,他留在鲁阳却是想要彻底的收服孙坚这头猛虎,尤其是在孙坚第一个公告讨董后,名声大振,不少能人义士都加入了孙坚的麾下,加上孙坚三万有余的大军,袁术眼馋不已。原来孙坚第一个起兵讨董为他博取了不少的名望,许多命人贤士都相继投到孙坚军中,其中最为出名得见就是南阳智勇双全的娄圭娄子伯。娄圭乃是南阳少有的名望之人,四十多岁的勇士,别看娄圭武力超群,智谋也是一绝,乃是难得的智勇双全之人。娄圭聚集了一千多人来投靠孙坚,与孙坚一番交谈后,立即被孙坚任命为主薄,掌军师之职。

孙坚混得风生水起,但是陈林并不打算像孙坚一样一路招兵买马,陈林只是带着从汉中出来的八千大军,越县过郡,沿途于民秋毫无犯,深得沿途百姓的支持。陈林大军毅然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不少血性耿直的汉子都想要加入陈林的军队,因为当兵的一定不会饿着,加上陈林大军这么言明,日子一定过得比挨饿强。因为陈林的拒绝不得加入大军的人不甘心,一路跟在陈林大军身后,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竟然让陈林的大军身后聚集了不下一千的汉子,竖着义军的旗帜,跟着陈林。

这样令人感动的事情传遍了南阳郡,也为陈林引来了一位绝世猛将,但见此人虎背熊腰,手中金背刀,背挎二石铁弓,白髯飘飘,你道是谁?

第四章:箭神黄汉升

荆州南阳郡号称大汉第一郡,其中能人贤士无数,同时也有许多默默无闻,因为身份因为机缘等原因不为人知的能者。黄汉升无疑就是其中之一,黄忠黄汉升乃是南阳郡内一个普通的猎户家庭之后,黄忠从小便随猎人入山打猎,黄忠此人天资聪慧,对武学极有悟性。十八岁时就练出了一手好武艺,时常奔走与深山老林使他身手敏捷,箭法超群。有一次一个神秘的老者路过黄忠村庄,无意间发现黄忠本领,通过一番交谈后,老者给黄忠留下了两样宝贝,并嘱咐黄忠,这就是黄忠封侯拜相的保障,要黄忠那怕再穷苦也不能放弃这两样东西。这两样宝贝是一把金背刀,一张二石铁弓。自从得了这两样宝贝之后,黄忠更是爱不释手,除了基本的生活外,连夜苦练,至于黄忠的武艺和箭术有多高,没有人知道,黄忠自己也不知,因为生活在小山村的黄忠为人宽厚,少与人交恶,黄忠没有与任何人打斗过。黄忠只知道那怕是五十步外,他也能射中游走在山中的金钱蛇,一种闪电般速度的手指大的小蛇。

四十岁的黄忠十年前一场病害让全家人连同他年仅五岁的儿子都病故后,并一个人独自生活在村中,不再娶妻生子。黄忠箭术了得,所以打得的猎物很多,时常分给村里人,因此黄忠人缘是村中最好的一个,不管是黄忠一辈的中年汉子,还是年仅十几二十的年轻一代,对黄忠都是极为尊敬。黄忠不自然的成为了这个没有豪强士族地主的小村庄的领头人,虽然村长并不是黄忠。

这一天,黄忠带着几位年轻的小子拿着兽皮去县里换钱,回来的路上只见前方轰隆隆的声音响来,伴着浓滚的烟尘。黄忠急忙带着村中的小伙子们躲在一座小山头上,只见一支铠甲闪亮,铁枪尖锐的骑兵踏着闷雷而来,威武凛然,随后就是一支步履整齐的步卒,阴冷杀气,不知为什么,远远的看着这一切的黄忠心中竟然有种莫名的涌动。身边的小青年忍不住发出声音来:“大丈夫当如此。”因为这位小青年看到的是马上那几员威严的武将,高大的战马英伟的身躯不禁使人向往。

一向老实的黄忠,一反常态的在大军身后慢慢的跟着,突然身后冲出来一队人马,执抢提刀的,但是没有一个统一,黄忠敢与饿狼对视,丝毫不惧这伙突然出现在身后的人,冷眼不说话,几名小青年也是无知无畏的模样。不料这伙人其中一个开口喊道:“哎,壮士也是冲着陈太守来的吧,可惜太守大人死活不愿收留我等从军。”听说陈林就在前方县城下扎营后,这伙人也停了下来,黄忠足足听了一个时辰,几名少年已经两眼冒精光直视陈林大营,犹如看英雄一般。

黄忠心中彻底的不平静了,这伙偷偷跟在陈林身后的汉子义军本来就都是对陈林仰慕不止的,在对黄忠介绍陈林时少不得添油加醋,更加增加了陈林的形象。黄忠想起了多年前那老者所说的话,明主,也许这就是老者所说的明主吧。于是黄忠对义军说:“某能让太守大人收留,一定。”说完便大步流星往村庄走,身后的少年回头冲着不明所以的义军喊道:“黄大哥说能,就一定能,黄大哥从不说谎。”说完也迈开脚步急忙追上黄忠。

回到村子后,黄忠对少年们说:“汝等回家吧。”也不多解释,径直就回到自己的家中,翻开家里唯一的箱子,砸开大锁,接着月光,箱子里闪出一道冰冷的亮光。金背刀,铁弓,黄忠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轻轻顺着黑亮的铁面划过,瞬间左手提起金背刀,右手握住铁弓,高大的身影徒然站起来,毅如一座山。黄忠将铁弓跨在肩上,金背刀别在腰间,拿起家里所有的金钱,几十文钱就跨出房门。

黄忠吓了一跳,门前的空地上站着满满当当的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其中一少年笑嘻着脸说道:“黄大哥,汝道我等都不知道?黄大哥这是要去投军了,建功立业去了。”说完示意手中的大铁刀,扬了扬,站在了黄忠身后,又说了一句:“某也去。”于是又有十几人站过来。黄忠惊愕不已,对面一位老者,应是村中德高望重的人,对黄忠说:“汉生啊,村中谁都知道汉生不是平凡人,这几个小子回来一说,就都知道汉生是要走了啊。乡里乡亲的,大伙都喜欢你,知道拦不住你,也不能拦着你,拦着你封侯拜相去,这些小伙子都是不安生的种,都跟你去吧,这里还有一千文钱,是村里各家各户一点点合起来的,你拿去吧,来日要风风光光的回来。”老者最后那句几乎是喊着出声的,所有人都双眼湿润,两眼汪汪的望着黄忠以及那十几人。

黄忠哭了,哭得无声无息,从来不接受任何人支助的黄忠默默的结果老者手中的钱袋子,咬着牙,重重的点了点头,本想说一句“嗯”,又怕自己忍不住哭出声来。黄忠走了,一片豪情,带着小村庄所有人的凝望,黄忠走了,月影将十九个人的身影拉的那么长,那么远。

这一日天刚刚亮,陈林恰恰起身,就听到军营响起了警号,陈林急忙冲出军帐,黄燕周仓就在左右,陈林大声喊:“什么事?”冲冲跑来一名军士跪下:“禀主公,营门外来了十几人要见主公,守营军士误会是敌袭,要不要将守营军士处罚?”陈林送了一口气,道:“行军作战以谨慎为主,守营军士小心有余,机智不足,不罚不赏,去吧。”

军士走后,贾诩刚好赶过来,说:“只怕是县令大人来了吧。”不过这一回贾诩算是猜错了,不一会,那名军士又跑回来了,跪下对陈林左右犹豫,陈林大怒:“有话便说。”军士下了一跳,急忙说:“营门外那十几人不愿离去,执意要见主公,为首一人将营门推倒了,杨司马正赶过去。”杨任过去了?陈林一想,有杨任在就好了,突然转眼一闪,将营门推倒了?陈林睁大双眼再问:“将营门推倒了是何意?”

军士:“那十几人说来投军,先前有主公命令,于是那人单手一退,营门就倒了。”这下贾诩黄燕等人都惊讶了,军营的大门乃是由巨木所立,还是打下地里数尺有余,这个人竟然单手将营门轻易推倒了,只怕只有周仓才有这样的力气。贾诩一听,大喜过望:“主公,必有猛士来投啊,主公。”陈林也是一喜,急忙说:“走,某亲自去看看,若是扎营的军士扎了各草营,某定不轻饶。”如果不是门营简简单单,就真的是来人力大无穷。

陈林来到营门口,此时却是热闹非常,原来不知道怎么的,杨任与一人竟然打了起来。只见那人虎背熊腰,细长的须发雪白雪白。此时可能是得了杨任的命令,周围的军士并不干涉杨任两人的打斗,那人明显比杨任要高大,手中并无兵器,只是看似无意的轻轻一拳,杨任接连退了好几步才停下,周围一阵惊呼。陈林问一名军士:“杨司马与那人打了多久了?”军士一看是陈林,急忙说:“才一会合,主公。”周仓双眼冒精光,众人却是大惊,一回合,就将杨任击退,杨任虽不是陈林军中最武勇的,但是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陈林急忙转头问周仓:“周仓,如何?”

周仓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人,看也不看陈林,回答道:“强,在地下,恐怕与某不相上下。”连黄燕都被惊到了这回,周仓步战就连蔡阳都不敢大意,以前周仓年轻,总是被蔡阳欺负,现在周仓可是追着蔡阳打。可是周仓竟然说此人与他不相上下,陈林狂喜不已,大喝一声:“住手。”再不住手,杨任脸就丢大了,杨任满脸不甘心的退下。

那人正是黄忠,其实黄忠早看见陈林了,见众人都围着陈林,自然知道陈林乃是为首的。陈林见黄忠定定的看着自己,笑着说道:“壮士如何称呼,某乃是汉中太守陈林陈伯至,不知壮士来此有何用意?”

黄忠满心沸腾,据说这陈林不仅仅是汉中的太守,还是岚亭候,想不到这么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竟然如此谦和。黄忠对陈林又高看了一分,于是报上字号:“南阳黄忠黄汉升,闻大人举兵伐贼,特来相投。”陈林虽然料定黄忠就是来投靠自己的,但是听到黄忠自己说出口就是不一样,脸上喜色无疑。陈林见三军将士都看着呢,有心试试黄忠本领,若是黄忠有本事,让众人见识见识,日后也好为黄忠安排职位,于是说:“黄壮士不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