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明朝谋生手册 新笔趣阁 > 第86部分(第1页)

第86部分(第1页)

这次夏税征收的秩序,而是要让大家知道,这些戚家军是因为县尊治理一地有方,而且仰慕徽州府的读书氛围,这才留下的,日后还会将妻儿接到这里定居。”

叶钧耀最近对名声大涨已经有些习惯了,但闻听此言还是不禁飘飘然,总算他还有点自知之明,立刻担心地问道:“这样的说辞会不会让人觉得假?”

“县尊,虽说徽州一府六县确实到处书声琅琅,但终究读书认字的人还是少数,乡民们只看眼前的,哪会想这么多?再说,只准那些乡宦打着均平夏税丝绢的旗号提高声望,不准县尊造势,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更何况,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县尊造势。想当年百名倭寇入寇徽州,席卷南直隶,连破官军,徽州人感同身受。吴里长带头一鼓动,戚百户他们很快就会感受到受人尊敬的实质感,而他们离开东南已久,这种尊敬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歙县。”

可怜叶大县尊又不是学心理学的,就算有那种闲工夫,去体察琢磨上司的心理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功夫去摸排民心?所以,他此时只有听的份。

“戚家军打仗虽说必定没的说,可武勇剽悍,不一定就等于人品高洁。这样一些人落户在歙县,如果不能给他们套上足够的枷锁,那么回头失控,倒霉的就是我这个受南明先生之托的人,以及县尊这个一县之主了。所以,享受了人们的尊敬,回头我会再亲自带他们深入乡里,领略一下徽州子民的日常生活,这样一来,就能消除他们作为外乡人的隔阂。而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戚百户就会不自觉地让他们行为举止像个英雄。”

否则他怎敢随便用这些不能知根知底的人?

叶钧耀已经完全被汪孚林给说服了,但还是问出了自己担心的最后一个问题:“不过像今天这样的在征输库帮忙巡逻,一文大钱不给,他们真的肯吗?”

汪孚林当然不会说自己还管着戚继光两千两私房钱,加上这些人的一千总共三千两银子委托理财。所以,此刻汪孚林只对叶县尊说,这些将兵因为军功累累,身家丰厚,故而乐于奉献。至于他是想通过这一系列举动,让民间认可这些老卒,然后顺势借用戚家军的名头做自己的私事,在这夏税还在最后赛跑的关口,他还不准备立刻抖出来对叶县尊说。

即便如此,叶钧耀仍是如释重负。他摘下乌纱帽擦了擦汗,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好,你做事,我向来放心。既如此,就按照你说的,我让户房刘会加紧力气把各里收各里的章程敲定下来,今年的夏税一完,立刻推行,省得一次次被人掣肘!”

之前在徽州府衙中,南京户部行文会根据今年夏税完税情况飞派白粮,此事公诸于众之后,现如今六县全都犹如受惊的兔子一般紧急行动了起来,如同之前那样在征输库大打出手的一幕几乎绝迹,而歙县征输库又有大名鼎鼎的昔日戚家军将兵坐镇,闹事的人更是不敢出头。区区数日之间,歙县的夏税竟然已经收到了七成,这和往年的效率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面对这样的光景,汪孚林不禁咂舌于南京户部此次剑走偏锋的巨大效果。

不管此事是汪道昆主导,还是南京户部早有此意,他只知道,这种事只此一回,下一回再想故技重施就不可能了!所以,对于送上门来的戚家军,他不得不赶紧用起来,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PS:两千九第四更,省钱求月票(未完待续……)

PS:附注,嘉靖三十四年,百余名倭寇一直突入南直隶,打到徽州,接下来把各地卫所打了个稀巴烂,除了几地商户组织的民团扛住了,大多数军队都是一触即溃,死伤官员十余,死伤百姓无数,歙县的县城也是在这之后才建起来的,从前都是府县同城。再顺带说一句,隆庆开海后没倭寇了

四更之后说点事

本月单章开得有点多,因为自从这本书发书之后,实在是杂七杂八的事情全都扑上来,让我应付乏力,心中烦躁牢骚多。那些断断续续总共占了我五六天的各种公众活动就不说了,大多数还不是网站安排的,谁让我不擅长拒绝人?家里也是焦头烂额,亲友家红喜事白喜事一块来,比如今天我说是四更,其实是之前拼死拼活的存稿全用上,这会儿人大概还没到家——中午就出门,然后是火葬场,一整天都在外头……

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更就不错了,但我还在拼!

书评区那条从前书友发的书评有点刺眼,但我想了想,还是没删除,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本书确实很多都是新书友,没看过我从前那些书的新书友,事实上我每本书都是如此,都会少掉不少老面孔,多出很多新面孔。这不利于读者群稳定,我也知道,如果沿袭朱门和冠盖的风格,红楼梦式大家族,换汤不换药,我写十本八本都没问题,但有时候人总难免任性一点,改变一些东西。这本书开头那声爹估计会吓跑不少人,但我还是写了,因为这是当时社会蓄奴风气的一个缩影。

历史作者是最苦逼的,查的资料最多,书又最不好写,写浅了骂小白,写深了没人看,有人挑刺,有人根本就不看……我正在考虑,以后架空算了,正好天马行空,省得束手束脚。

最后感谢大家,正因为大家这些天不断支持的月票,让我还维持在新书月票榜前十,断了我去淘宝运营的念头,不用在给人白送钱的同时,还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我也没去打听谁刷谁没刷之类的,反正我自己没运营,那就够了。在上半个月的最后一天,求下月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O(∩_∩)O(未完待续……)

第一四九章 汪小官人落水了?(求月票)

接下来一连数日,歙县这一年的夏税收得很顺利,十五区大粮长之中,竟是汪孚林的嫡亲舅舅吴天保第一个完成征收任务。完税的这天傍晚,汪孚林从征输库把吴天保请到了家里,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一顿饭,汪二娘和汪小妹无不喜笑颜开,跑到厨房说是要帮刘洪氏一块下厨,实则给添了不少乱子,虽说如此,可终究满院子都是笑声,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

饭后,吴天保单独拉了汪孚林低声探问,说起最初一直给他使绊子的大户,最终竟是全都把该交的夏税都给交齐了,自己没有赔补一分钱。对于这样的结果,汪孚林算算吴天保当初最慢的进度,如今却第一个完成,再想想程老爷之前捎的话,哪里还不明白是这位帮的忙。可这是他和程老爷之间的人情,对这位奔波劳累两个月的舅舅,他也就不便明言了。

等到留宿了吴天保一夜,次日一大清早送了他离城回岩镇,他本想捎带硬赖在自家的程乃轩同去程家大宅,一来道个谢,二来把逃家那档子事给解说清楚了,奈何程乃轩对老子那就是老鼠见了猫,压根不敢去,只是央求他把墨香给弄出来,他不得不独自走了一趟。到了程家,他先是感谢了程老爷对于歙县夏税工作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帮了自家舅舅一把,见程老爷对此虚怀若谷毫不居功,他方才直接反手把程乃轩这小子给卖了。

“我本想带程兄同来的,可他说是逃家这么久没脸见您,所以……”

“你不用说了。我自己的儿子什么脾气。我还不知道?”程老爷眉头一挑。继而冷哼道,“对未婚妻不满意却不敢如实对我说,畏首畏尾!对了,你回头把墨香带了给他,家里这么多下人,他也就只笼络了一个墨香,其他的都只是靠诡计糊弄住,要不是他走的时候还好歹给他祖母和母亲留了一封信。这个儿子我就干脆不要了,真不知道他哪里像我!”

对于程老爷这样苛刻的评价,汪孚林不得不感慨当虎爸的就是要求高。他正打算稍微交待一下另外一件事,程老爷突然话锋一转。

“至于他之前说和许家小姐见面时,那只追了他一路的恶犬,我去查过了。鬼面之事我总不好去问,但那条恶狗,是许家一个家丁拴狗的绳子断了,许家并不算豪富,所以家中有养犬防偷。这只是一个意外。”程老爷见汪孚林表情微妙,知道这小秀才和自家儿子交情莫逆。未必会相信这说辞,他只能叹了一口气,“回去告诉那小子,他要继续这么胡闹下去,人家许家未必看得上他这女婿!”

如果真是那样,程大公子一定会欢欣鼓舞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