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亡国之君有哪些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他突然来这么一手,北化亲兵又干脆利落地把持了宫中兵权,在场的都不是傻子,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然而华平已死,哪怕是华党的,也犯不着为了个死太监——这时还真是个死太监了——触皇帝霉头,再怎么说,这也是皇帝不是?更何况还有那恨不得弹冠相庆的。霍方即刻下拜:“陛下圣明!华贼为祸朝纲已久,恶行累累,罄竹难书!陛下能除此贼,实是我大薛之大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余臣子同样下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这群人安安心心地跪一次,也当真是难得,薛寅坐在龙椅上叹气:“众卿平身。”

至此,华平的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老太监厉害不错,但再厉害也死了,掀不起什么波澜。这出戏闹完,事情又回到原点,柳从之大军厉兵秣马,就在城外了,要怎么整?

新皇刚才露了这么一手,倒教人对他对了一分信心,结果薛寅在满朝文武的目光中一摊手,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诸位怎么看?”

下面人一对望,叹气。霍方出列:“自华溪至宣平,要渡澜江。澜江堪为天险,臣以为,应当派兵前往澜江阻截柳从之部队,尽量将其拖住,同时在宣京设防,以备迎击。”他说到这儿,忽然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另外,宣京兵力实在不足,应当急召辽城王溯回防勤王。”

听到霍方的后半句,薛寅眨眨眼,漫声道:“辽城啊……是该如此。”他挥了挥手,“不过事关辽城,一会儿再说吧。”

不是他懒,而是辽城实在是个大麻烦。薛朝一路被柳从之从南面边境打上来,先是占了江南,而后以鱼米之乡为根基开始北扩,一点点鲸吞蚕食,目前实在是把薛朝大半江山都给占了。如今数一数薛朝领地,也就只有宣京以北,月国以南这一片,其中除宣京及其附近,其余地方大都贫瘠,薛寅的老家北化就更是鸟不拉屎的穷地方,这些地里驻军人数足够的,也就只有边境重镇辽城了。

辽城守将王溯,乃是一名武勋不弱的将领,本是柳从之旧部,因恰好受先先帝赏识,三年前被派去接替柳从之守辽城。据薛寅所知,王溯妻小本来留在宣京,也是为了防他起二心,结果王溯年方十五的女儿出落得太漂亮,不幸被华党一个败类给糟蹋了,自尽而亡,王溯的妻子悲伤太过,暴病身亡。结果就是,华平公公和这位手握兵权的驻边将领结下了血仇,只得连忙召王溯回京以便加害,但王溯妻女皆亡,孤家寡人一个,也就豁出去了抗旨不回。这人跟了柳从之许久时间,倒是学到了点柳从之的本事,有本事把手下皇帝老子给的兵都带成自己的亲兵,军队在手,饶是华平也奈何不得。

华公公本待出兵讨伐,但还没来得及行动,柳从之反了。两头起火,只得先回去看烧得烈的那一边,现在柳从之这把火烧得何止是烈,简直是要燎原了,王溯则是端守辽城,拒不回京,也不投柳从之,就这么耗着。

所以,结论是。霍方的提议虽好,但辽城实在是啃不动。这两年派去召王溯回京的圣旨都不知发过多少张了,虽然现在华平死了,局势可能会有改变,但哪怕来了呢?远水救不了近火。

柳从之是在造反,和谈无望,霍方说得不错,出兵是目前唯一的办法,薛寅托着下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派多少兵?谁愿出战?”

堂下一片寂静。

薛寅眯着眼把下面一张一张脸扫过去,本朝武将,传奇者莫过于江贺与柳从之。前者被华平间接害死了,导致其手下将士怒不可遏,也直接成了柳从之反叛的导火索。还算有能耐的王溯和华平仇深似海,拒不勤王。柳从之从南边起兵打上来,手下降兵降将越来越多,反观朝廷这边,人手越发的少,派兵去打柳从之倒像是给他送人去的一样。到现在,还站在这儿的武将,多是滥竽充数上不了台面的角色,打仗?简直像个笑话。

薛寅一晒:“无人愿往?”

堂下武将纷纷垂头,寂静不语。霍方似想说话,然而眉头紧锁,显然心中也并无合适人选。

一片死寂中,一个声音响起:“陛下,臣自请出战,愿率五千名士兵,前往澜江伏击柳从之。”

薛寅向声音的主人看去,是个站在队伍末尾的年轻人,着五品文官官服,身材修长,却是个年轻俊朗的文士。薛寅抬了抬眉毛:“你是谁?”他现在还真只认得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年轻人长身而立,冷静自若,沉声道:“回陛下,兵部五品参校,顾均。”

参校是兵部的文职,掌军中杂物,物资分配,却不负责采买,不是个顶重要的职位,也无甚油水。薛寅看他一眼,“你是文官,可曾上阵杀敌?”

顾均眼也不眨:“并未!”

“你是否习得武艺?”

顾均道:“臣曾习武,然而武艺微末。”

“那么……”薛寅饶有兴趣地看着似乎信心十足的顾均,“你既非武官,又不曾带兵,朕为何要把军队交给你?”

顾均似乎早料到他有此一问,朗声道:“家父曾言,国之危难,匹夫有责!顾均虽仅是一介书生,但也上得马背射得弓,亦曾研读兵法,懂行军布阵之道。今军情紧急,顾均虽是微末之辈,也愿尽我所能,阻柳从之于澜江!”

一番话说得响亮而自信,薛寅扫了一圈下面默不作声的群臣,正待开口,忽又想起了什么,“你姓顾,你的父亲是……”

顾均垂首:“陛下明鉴,家父正是顾源。”

薛寅恍然:“怪不得。”顾源,字致文,名重天下的大儒,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柳从之的启蒙恩师,刚正不阿,忠君爱国……已于三年前病逝。薛寅顿了顿,看一眼顾均:“你很不错。”

柳从之大军压境,人未至威已临,朝中武人,竟无一人有胆子站出来。不过也是,此去敌我兵力如此悬殊,无论胜负输赢,只怕都难逃出性命去,几乎有九成是必败。这顾均,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文人血性。薛寅念及此处,忽然心中一动,又问:“你的兵法可有人教?”

顾均道:“臣曾蒙黄景明先生指点。”

薛寅点头,黄景明亦是名人,昔日江贺之父江定便是以此军师为助,为先先帝平定江山。先先帝——姑且就这么称呼着吧,年轻时与其余皇子夺嫡,最终胜出,坐上了龙椅,也确实是个人物,在他治下江山也平定了几年,奈何晚年昏庸,求神信道,才让这江山落得这局面。黄景明也是老一辈的传奇人物了,追随江贺之父,立下赫赫战功,以兵法通神而闻名,然而如今江贺父子、黄景明均已离世。薛寅不过想到黄景明在世时与顾源关系甚好,才有此一问。

几问之下,薛寅心中已有成算,发问道:“宣京守军还有多少?”

兵部尚书出列,此人乃亲华平一派,在薛寅跟前几如隐形人一般,只刚才见华平身故才有些许动容,不过很快,一张老脸就端得四平八稳,丁点声色不露:“御林军七千,京郊守军一万七千。随冷言出征的十万人目前只有三千回京。”

区区三万的兵力,也实在是穷途末路了,薛寅叹气,注视顾均:“我拨给你一万人,如何?”

顾均尚未反应,当即有人色变:“宣京只留两万兵力,如何能成?”

薛寅不为所动,“那三万兵力就守得住宣京了?”

那人语塞,薛寅冷笑:“既无人愿出战,那么就让愿出战的人去吧。”又道:“顾均,你很合朕的意,希望你能活着回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