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世界航母编队排名 > 第58部分(第1页)

第58部分(第1页)

那些丢掉了炸弹与鱼雷的轰炸机已经等于被“废”掉了,他立即命令其他飞行员主要攻击没有丢掉弹药的轰炸机。这虽然是护航战斗机的“副业”,但是在江文翰看来,如果能够在半路上就干掉口木的轰炸机,那么他就为舰队立下了大功。

等到邓子超率领轰炸机机群来到空战空域的时候,6架“零战”早就被数量更多的“食雀鹰”给赶走了,而70多架口木轰炸机也所剩无几。这个时候,江文翰才下令停止攻击,还能继续作战的32架“食雀鹰”从新编队,加速飞向了口木第一航空舰队。

双方轰炸机群爆发战斗的消息很快就被双方舰队的指挥官知道了。南云一忠很是吃惊,此时他已经下令“加贺”号将剩下的轰炸机组织起来,对唐帝国舰队进行第三波轰炸。而“加贺”号已经脱离了舰队,正在逆风行驶,准备让飞行甲板上的战机升空。此时,口木航母没有弹射器,所有载机只能依靠自身的动力起飞的弊端暴露了出来(战争后期,口木在航母上增加了弹射器),如果航母不以最快速度逆风航行的话,那些挂上了炸弹与鱼雷的轰炸机根本就无法起飞。

南云一忠面临着两难的决定,如果让“加贺”号回到编队的话,那就不得不放弃第三轮攻击。如果不让“加贺”号返回舰队的话,那么此时正在向北航行的“加贺”号肯定会成为唐帝国轰炸机首先攻击的对象,而且缺乏防空战舰掩护的“加贺”号将不堪一击。在这紧要关头,南云一忠用了五分钟时间做出决定,让“加贺”号继续起飞轰炸机,其他战舰进入防空战斗状态。

半小时后,“加贺”号飞行甲板上的所有战机都升空了。其中有24架“零战”。不过,也就在同时,江文翰率领的“食雀鹰”机群也到达了口木舰队上空。双方的战斗机再次厮杀在了一起。这次,江文翰没有去对付那些正在编队的轰炸机,而是指挥其他战斗机直接与“零战”进行战斗,为邓子超少校率领的轰炸机群提供支持。

不到五分钟,邓子超率领的轰炸机群到达了口木舰队附近,而邓子超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还没有来得及进入舰队防空火力核心圈的“加贺”号航母。当然,这个脾气暴躁,而且胆子比天还大的少校飞行员是不会有丝毫手软的。在让其他轰炸机分头对付另外三艘航母的同时,他带着8架“鱼鹰”,同时召唤了上空的4架“翠鸟”,直接就朝“加贺”号冲了过去。

当时,“加贺”号周围就只有两艘驱逐舰,而这两艘驱逐舰上的防空火炮根本就对付不了这么多的轰炸机。8架“鱼鹰”首先进入了轰炸航道。虽然炮弹就落在了周围的海面上,炸起了一股股的水花,但是邓子超一点都没有惊慌,他的眼里就只有那艘硕大的航母。恐怕,当时邓子超是帝国海军中胆子最大的鱼雷轰炸机驾驶员了。按照帝国海军标准,在距离敌舰1000米的地方就可以投雷,可他硬是把这个距离缩小到了500米!

几乎在邓子超投下鱼雷的同时,他这个小队(大队长有一个直接指挥的小队,中队长也一样)的另外7架“鱼鹰”也几乎同时投下了鱼雷。这八名飞行员平时都是一起训练的,在航母上也是居住在一起的,相互之间非常了解,他们都知道邓子超要做什么,而且有了这么一个胆大包天的长官,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几乎在邓子超他们投下鱼雷的同时,到达了“加贺”号上的4架“翠鸟”也开始俯冲了。

第十二章 完美轰炸(下)

“赤城”号上的舰队参谋部的军官,还有南云一忠都目睹了位于舰队北面的“加贺”号遭到攻击时的情景。8条在500米距离上投放的鱼雷,根本就无法全部避开。更要命的是,头顶上的那些俯冲轰炸机就是趁着“加贺”号规避鱼雷,忽略掉了头顶上的情况的时候发动攻击的!

至少有四条鱼雷命中了“加贺”号,其中一条直接击中了“加贺”号的轮机舱,350公斤的高爆炸药产生的破坏力足足抵得上450公斤爆炸产生的威力,而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长矛”鱼雷也不过就装了500公斤的而已。遭到雷击的“加贺”号猛烈的震抖了几下,随后速度就慢了下来。这时候,其上方的4架“翠鸟”也到达了俯冲的最低点,4枚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弹脱离了轰炸机腹部的挂钩。在4架“翠鸟”拉起的同时,4枚炸弹全都命中了航母。

为了达到最大的破坏力,这次“翠鸟”带的全是500公斤的炸弹,这让它们在完成了轰炸之后,必须立即返航,不然携带的油料就不够返回舰队了。同时,在攻击中,这些“翠鸟”也只能选择最直接的航线,而无法迂回,这都是因为在挂了500公斤的炸弹之后,“翠鸟”所带的燃料要减少两成,造成作战半径缩短了近100公里,而当时双方舰队已经处于“翠鸟”的极限作战半径上了,所以就只能减少在轰炸时的规避动作,用最直接的办法投弹。

被四条鱼雷,四枚炸弹命中的“加贺”号并没有立即沉没,而是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了。邓子超在将飞机上升到1500米的高度,准备指挥其他机群攻击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一点。他立即召唤了另外四架“翠鸟”,再次向“加贺”号投下了4枚重磅炸弹。不过,当硝烟散去的时候,“加贺”号这艘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的航母仍然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这下,邓子超也不敢乱来了,他可不能在一艘被废了武功的航母上浪费弹药。只要摧毁了其他三艘航母,下一波轰炸仍然能够要了“加贺”号的老命!

第二艘遭到攻击的航母是“苍龙”号。这艘航母就在“加贺”号南面5海里的地方,位于口木第一航空舰队核心圈最北面的位置。这次,进攻的鱼雷轰炸机与俯冲轰炸机是同时到达的,那些在训练中苦练协同攻击的飞行员终于知道谈仁皓上校为什么要他们注意在轰炸中相互配合了。原因很简单,如果两种轰炸机同时进入的话,那么战舰上的防空火力将受到很大的干扰。

12架“鱼鹰”,8架“翠鸟”在邓子超少校的指挥下,都分成了两个机群,朝着“苍龙”号杀了过去。不过,首先攻击“苍龙”号的不是这些轰炸机,而是江文翰少校手下的4架“食雀鹰”。

此时,江文翰已经带着20多架“食雀鹰”缠住了口木舰队上空的“零战”,而这四架暂时找不到空中目标的“食雀鹰”一见到海面上那么多的战舰,四个飞行员都马上俯冲了下来,而他们选择的就是“苍龙”号航母。

“食雀鹰”上的机关炮对付战斗机是很厉害的,不过对付庞大的航母,恐怕就只是擦痒而已。不过,口木战舰上的防空炮手立即就把这四架“食雀鹰”当成了俯冲轰炸机(因为都采用了风12星型发动机,所以当时唐帝国海军装备的三种战机从前方看,机头是非常相似的),直接就将炮口对准了这四架“食雀鹰”。而战斗机飞行员要对付的也是口木航母上的防空火炮。立即,就有两架“食雀鹰”被击中,然后尖叫着一头撞到了海面上。不过,这两名英勇的飞行员并没有白白牺牲。就在口木战舰上的防空炮手对付这些“食雀鹰”的时候,第一批的6架“鱼鹰”,还有4架“翠鸟”已经悄悄的接近了“苍龙”号航母。

当“苍龙”号上的了望员发现了海面上,从附近一艘重巡洋舰后面绕过来的6架“鱼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6架“鱼鹰”在距离“苍龙”号大概850米的地方投下了鱼雷。

“妈的,为什么不靠近一点!”邓子超大叫了起来,如果是他的话,有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会在400米的最短鱼雷投放距离上才会投下鱼雷。这样,六条鱼雷至少能够保证三到四条命中目标。而在850米的距离上,恐怕就只能命中了条鱼雷了。

结果与邓子超判断的完全一样。两条鱼雷分别命中了“苍龙”号的舯部与艉部。巨大的爆炸破坏力几乎将航母从水面上抬了起来,特别集中航母舯部的那条鱼雷,因为其定深为6米,几乎就是在航母龙骨附近爆炸的。

“苍龙”号的速度一下就慢了下来,而在规避俯冲轰炸机的攻击时,航母如果失去了速度,就等于是束手就擒。虽然航母上的防空炮火击落了第一架俯冲的“翠鸟”,不过接下来的3架翠鸟都成功的投下了炸弹。两枚炸弹落在了飞行甲板上,而第三枚炸弹也在航母左舷5米外的海面下爆炸了。

包裹着“苍龙”号的硝烟还没有散去,第二批6架“鱼鹰”,还有4架“翠鸟”也几乎同时投下了携带的鱼雷与炸弹。在航母失去了速度的情况下,这样的攻击简直就是在让飞行员进行“训练”。6条鱼雷有4条集中了航母,另外两条也是从航母旁边擦过去的。而4枚炸弹全都命中了目标。

等到轰炸机群离开了“苍龙”号上空的时候,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了两万吨,能够搭载72架战机的航母已经成了一堆海上的篝火。战舰上的官兵忙着扑灭爆炸引起的大火,同时关闭战舰上的水密舱门,防止海水大量涌入。不过,6条全部命中其右舷的鱼雷在航母身上留下了6个直径超过了4米的大洞,恐怕要想阻止海水涌入,这要比登天还困难。

第十三章 围攻“赤城”(上)

“苍龙”号完蛋了。这不仅仅是邓子超的想法,同时也是南云一忠的想法。

“苍龙”级(“苍龙”与“飞龙”号两艘)航母是口木建造的第一级标准的快速舰队航母。在其设计阶段,就直接采用了在之前数艘航母上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过,在建造“苍龙”号的时候,口木只剩下了两万吨的航母建造吨位,而当时《松江条约》还没有作废。因此,口木方面就在这两万吨的排水量做起了文章,即要保证航母可以携带足够多的战机,还要装备大量的火炮(甚至是大口径对海主炮),还要强调航母的生存力。这显然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后来,载机数量被减少到了72架(按照口木海军航空兵的编制,正好三个大队),同时不再要求装备203毫米的重炮(这是口木重巡洋舰上的标准主炮)。不过,以口木的舰船设计水平,特别是动力系统的技术水平,要在两万吨的排水量中保证装下72架作战飞机,还要能达到35节的速度,以及装备大量的弹药,油料,以及防空火炮,显然,这是很难办到的。结果,“苍龙”只能减少装甲防御,没有采用隔舱化设计的弹药库与油库,结果牺牲了战舰的生存能力。

被6条鱼雷以及6枚炸弹命中的“苍龙”号是没有救了,就算暂时没有沉没,以其受损的程度,还有进水的速度,恐怕这艘航母根本就无法返回口木的港口。不过,也就在南云一忠心痛“苍龙”号的时候,那些还没有投掉弹药的轰炸机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了南云一忠的旗舰“赤城”号上。

“赤城”号是当时口木海军最大的一艘航母。其最初是“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中的一艘。不过在一战结束后,口木已经无力建造更多的主力舰,而且随着《松江条约》生效,口木的主力舰吨位已经超过了条约的最大限制。因此,“赤城”号面临着被拆掉的危险。后来,口木在经济稍微恢复了一点后,立即决定将“赤城”号改建为航母,这样即可以不浪费已经建造好了的舰体,同时又能够快速形成航空作战力量。

这也是一艘很有名的战舰,是口木的第一艘快速舰队航母。不过,这艘航母的经历也是非常曲折的。最初的时候,航母上有三层飞行甲板,显然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设计。后来。“赤城”号进行了大改,主要就是拆掉三层飞行甲板,变成了全通飞行甲板。而在战前的最后一次改进中,拆掉了203毫米舰炮,换上了双联装127毫米防空炮。在济州岛海战之后,“赤城”号接受了全面维修,同时增添了三十多门25毫米机关炮,航母的防空火力明显加强。

同时,这也是一艘很有名气的战舰。口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六十五大将就曾经在这艘航母上当了两年的舰长。虽然,这并没有改变山本六十五对战列舰的迷信(这是口木在战争爆发后仍然坚持建造“大和”级战列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山本六十五也在担任“赤城”号的舰长期间对航空作战有了深刻的了解。后来,山本六十五策划以航母为核心力量,偷袭那霸港,摧毁唐帝国最强大的第一舰队的计划,也就是在担任“赤城”号舰长的时候形成的。

不过,现在的“赤城”号则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了。当“苍龙”号被炸成了一片火海的时候,还有近一半的轰炸机没有投下弹药。而邓子超的目光直接就锁定在了“苍龙”号身后的“赤城”号上。接着,他开始指挥轰炸机对“赤城”号发动了攻击。

首先飞临“赤城”号上空的是12架“翠鸟”。这些轰炸机已经在战场上空盘旋了5分钟,它们所携带的燃料本来就不多,如果还无法在5分钟内对航母进行攻击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得不对外围的护航战舰进行轰炸,不然所剩的燃料根本就无法保证他们返回自己的航母舰队。

12架“翠鸟”分成了三个机群,就如同雁群一样到达了“赤城”号的上空。头4架立即就开始了俯冲。为“赤城”号护航的是“高野”号与“摩耶”号重巡洋舰。两艘重巡洋舰上都假装了大量的防空火炮,特别是双联装127毫米防空炮的仰角达到了85度,完全可以掩护“赤城”号的上空。而“赤城”号上的防空火力一点都不比重巡洋舰差,这得益于其庞大的舰体,以及近4万吨的排水量(相比而言,“苍龙”级航母就装不了这么多的防空火炮)。结果,头4架“翠鸟”都没有能够完成攻击,只有一架在仓促投下了炸弹后撤出了战斗。

第二批4架“翠鸟”并没有在口木战舰猛烈的防空火力前畏缩,而是前仆后继般的跟着俯冲了下去。头两架很快就被击落,不过紧跟着而来的两架则顺利的投下了炸弹。“赤城”号也立即左转向,准备避开掉下的炸弹。不过这也导致航母上的防空火炮难以锁定上空的目标,也就难以对付最后4架“翠鸟”了。

最后4架“翠鸟”全部投下了炸弹,只有一架在改出的时候被防空火炮击落。而“赤城”号在成功的避开了第一批两枚炸弹之后,再也没有能力避开紧跟着砸下来的炸弹。4枚500公斤航穿甲弹有两枚命中了“赤诚”号。第一枚在飞行甲板的中部留下了一个直径超过了十米的大洞,同时将下面的机库炸得支离破碎,而第二枚击中了后部升降机的炸弹直接落到了下面的轮机舱里面,不过这枚炸弹竟然没有爆炸!

在中弹的时候,南云一忠以及舰桥司令部里的参谋军官都被震飞了起来,不少人立即就失去了知觉,更多的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赤城”号的轰炸才刚刚开始。

第十三章 围攻“赤城”(下)

在“赤城”号规避炸弹的同时,两批共16架“鱼鹰”都已经机动到位。“鱼鹰”有足够的燃料供其返航,所以飞行员并不需要急着发动攻击。而其中一批8架“鱼鹰”就绕到了“赤城”号的左舷方向,并且成功的避开了附近重巡洋舰的防空火炮,在距离海面不到100米的高度上,8架“鱼鹰”已经开始向“赤城”号逼近了。

位于“赤城”号左舷方向上的“摩耶”号重巡洋舰立即将炮口全都对准了这8架带着“匕首”的“刺客”。不过,之前“摩耶”号的防空火炮一直在对付上空的俯冲轰炸机,而等到这些防空火炮转过来的时候,“鱼鹰”机群已经从其后方绕了过去,直接奔向了“赤城”号航母。“摩耶”号上的防空炮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冒着防空炮弹击中“赤城”号的危险,重巡洋舰右舷上的二十多门防空火炮(大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