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免费阅读全文 > 第75部分(第1页)

第75部分(第1页)

“诸位兄弟无需担忧,既然决定投靠上党,赵将军不日定会提大军前来屯留剪除黄巾蛾贼,解救吾等脱困!”吕布站在点兵台上,对台下的士卒们大声说道。刚才,王楷等人已经宣布了刺史的死讯和“遗言”,大家现在一致推选丁原义子吕布为首,决心按照刺史的遗命投效上党。

“愿意追随吕将军投效上党!”台下的太原郡兵听吕布说只要投靠了上党,赵兴就会前来搭救自己,纷纷表示愿意效忠。

随后,屯留县城尽挂缟素,为忧国忧民地好刺史“丁原同志”送行。

已是夜深人静时分,丁原昔日大帐之内,现如今一口棺材赫然摆在正中间,大帐之内只有吕布一人坐在棺材边上,满脸笑容地跟棺材内已经化作鬼魂的丁原说话。这一幕,真是诡异!

“义父,你暂且在里面忍耐一晚,明日正午,赵将军必提兵来退黄巾。到时,布会安排心腹将你随棺木一起转移出城,今后义父只需躲进卧虎城内含饴弄孙,这天下纷争就不必再纠葛其中……”

“唉,现如今能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是苍天可怜,这世上已无并州丁建阳,只有上党丁陌雨”棺材里传出一声饱含沧桑的感叹。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丁原的隐退之心,连表字都从“建阳”改成“陌雨”,摆明了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也算是自保的一种态度吧。

第52卷 第412节:高顺整治黄巾贼 (17)

一场本该剑拔弩张、不死不休地围歼战,在赵兴的大度宽容之下,在吕布和丁原的联袂演出下完美谢幕。屯留城内的五千多士卒不用再挨刀箭加身的苦痛,赵兴也不用为如何在大军之前处置丁原而头痛。

赵兴完美地解决了并州刺史丁原和残余士卒的归宿问题,但无意之间却造成了一段历史公案——丁原的暴卒成为中平年间一场悬疑案而留在历史长河之中,并深受后世史学家的追究和争论。

数百年之后,大汉帝国的疆域已远达莱茵河畔之时,有人从西边跳出来为自己的老祖宗丁原正名,声称丁原当日乃假死帐中,之后隐姓埋名隐藏于上党卧虎城,做了一位富家翁,再之后随西征大军前往西域,并最终将家安在了西方,自己有族谱可以作证!

随后,一群闲地蛋疼的史学家们开始翻箱倒柜地寻找相关线索和历史证据……

第一六五章太子特使来上党

吕布掌稳了屯留城中局势的当晚,就派出已经潜入屯留城内的暗影队员,向只带着三百娃娃兵驻扎于距离屯留城外不到三十里处的赵兴送去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的讯息。

赵兴咋这么大胆呢?只带着一百名卧虎少年班的娃娃和他们的两百羌胡随从就敢前来屯留城?这也太拿自己安危不当一回事情了吧!

大家别忘了,自从吕布当众宣布要全军尽投上党之时,这并州境内已无敢跟赵兴叫板的敌兵!围城的两万“黄巾先锋军”那是赵兴的先锋军,可不是大贤良师的先锋军。

这不,赵兴正兴致盎然地在自己营帐之内,陪着军师田丰下着象棋解闷。帐外的一百名卧虎少年班的娃娃们个个兴奋异常,正拿着小一号的木质刀枪剑戟,你来我往地打得不亦乐乎。当中就属李铁柱、关平、胡非亚和田岳等几个闹腾地最凶,一旁还有信奉君子动口不动手地贾穆在观战。

“国昌,你只带着一群娃娃就来平定两万黄巾大军,是否有些过于儿戏?”田丰一边落子,一边笑着问赵兴。

赵兴大不咧咧地说:“军师勿忧,明日不过一场戏尔,汝麾下两万大军难不成还有哪个敢不听号令?真有不听号令者,不用吾动手,恶来一定会活撕了他!”

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商议着如何将明天卧虎少年班的揭幕战弄得尽量炫目多彩一些,多整一点噱头出来供上党百姓们茶余饭后扯淡。这时,门外人影一闪,正是暗影甲一向前一步,瓮声瓮气地禀报赵兴道:“主公,洛阳城内有人来见,自称大侠王越!”

第52卷 第413节:高顺整治黄巾贼 (18)

进来通传的人自然是赵兴的警卫团团长、暗影甲组排名第一的典韦。要说这典韦吧,自从执行刺杀唐周任务开始,屡屡有上佳表现,在战场之上也是生猛异常,绝对可以成为一员冲锋陷阵地猛将。可他放着大好前程不要,一见赵兴来了屯留,死活不愿再担任那个劳什子“开路先锋将军”,而是对追随在赵兴身边情有独钟,今晚就死活要随着田丰来赵兴营里,还客串起了门外的警卫!

后来有人问“恶来”典韦当时咋那么傻啊,别人都哭着喊着要去一线带兵打仗捞军功,为啥他心甘情愿地追随在赵兴身后默默无名一辈子。典韦的回答没把人给气死!典韦咋说来着?他的原话是:“你们懂个鸟,听过那句‘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吗?上党所有将领在前线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主公眼里,自然就落在俺典韦眼里,他们屁股一撅,俺就知道他们要去爆谁的菊花!跟在主公身后看主公三天两头地阴人,那才是一种享受!”

“哦,快快有请!”听典韦说王越来见自己,赵兴赶紧扔下象棋,起身准备出账迎接王越。这王越当日在洛阳城里对赵兴可是有救命之恩,而王越手下那一帮武功高强、高来高去的弟子们,赵兴更是眼馋地很。

营帐之内已经摆上了接风的酒宴,大侠王越坐于上宾之位,正举杯与赵兴对饮。

“王大侠连夜自卧虎城中寻国昌而来,有何紧要之事需国昌出力?”一杯饮完,赵兴客气地问王越。

“国昌无需多虑,吾此行前来却是受了一位万分紧要之人所托,于国昌和上党有大好处!”王越搁下酒杯,一副神秘莫测地表情。

“还请王大侠明示。”赵兴说道。

“吾此行所受托付之人,乃当今留守东都洛阳监国的太子辨!”王越随后的一句话让赵兴琢磨了一年多的疑团豁然明朗。

“王大侠受太子私命出洛阳,却与朝廷明令的黄巾反贼赵兴同帐对饮,足见太子对您的信任和依仗!兴若是猜的不错,去载国昌于洛阳城中屡遭歹人暗算,险些命丧当场,王大侠彼时应是受了太子所托,前来搭救于吾?”赵兴说出了心中疑问。

“国昌所言不差!吾为太子武学老师,平日深得太子信任。当日国昌于濯龙园御笔亭上文惊四座,太子亦微服在场,深为国昌才华所折服,向吾表达了意欲招揽和交好之意。是故,吾便于那几日暗中尾随于你,观察一番……”王越直言不讳地说道。

听王越说曾经好几天暗中跟踪自己,赵兴不由得心中大惊,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民间能人异士的本领,自以为凭着前世特种兵的一身能耐便能傲视三国,现在看来还真是有点过于乐观了。

第52卷 第414节:高顺整治黄巾贼 (19)

尽管赵兴心中震惊,但丝毫没有表露于脸上,而是平静地问王越:“不知王大侠口中所说的大好处为何?”

“太子辨位居一人之下,贵为未来的大汉天子,其实势单力薄,身处重重危险之中,整日担忧他人谋篡……”王越还是实话实说,他知道赵兴的城府和智谋,与其费时间绕弯子,还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前些时日,东都朝中大臣欲对国昌不利,颁下乱令,却非太子之意。然太子无力阻挡,只好暗中观察,意图事后补救。近日闻得并州境内黄巾四起,而国昌昔日治下上党却安稳如常,箕关守军一如既往地为朝廷守卫北大门,太子于是聚集朝中大臣议事,意图为国昌平反正名!”王越继续向赵兴和田丰解释着。

“朝议之时,太傅袁隗和司空张温等人果然从中作梗,万分阻挠。幸得大将军何进鼎立支持,太子力排众议,为国昌平反正名,并命我连夜携带着朝廷新的任命印绶前来上党寻你,意欲重用国昌,为朝廷平定并州黄巾祸乱,阻挡南下异族,力保洛阳北侧安宁!”王越说道这里,总算是把赵兴感兴趣的大好处说了个端倪。

“平东将军赵兴接旨!”王越一脸严肃地起身来到帐中,掏出了一卷黄色绢帛,正是非常重要的朝廷谕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