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回到三国无敌特种兵txt > 第84部分(第1页)

第84部分(第1页)

各路人马偶尔也会遇到占了城池冒充大王的小股乱民,对于这种情况自然不会姑息迁就,上去就是一顿胖揍,只打得占城为王地黄巾乱民高声求饶,这才罢手。

总之,收编工作远远没有赵兴想得那么复杂,这全得益于赵云有意安排了一些头目进行负责,将黄巾乱民的行动加以控制和约束。

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到六月末的时候,出现在并州北部各郡的黄巾祸乱便烟消云散,所有的黄巾流民全部被集中起来进行登记造册,精壮一些的被招进了前去收编的各支部队,其他的则是成片集中,然后向着安置流民的定居点迁徙。

赵云在雁门郡的收编异常顺利,不仅扩充了三千士卒加入苍狼军,连带着还把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三人收入麾下,分别跟着王路、臧霸和曹性三人混。

张辽在定襄郡的收编遇到了一些抵抗,这让他十分恼火,索性提着黄龙勾镰刀一阵狠命砍杀,这才震慑住刘石和黄龙,最后扩充了三千步卒加入卧虎新军,其余人全被张辽一股脑地赶到一起,成为今后定襄屯田的主力。而刘石、黄龙二人因为畏惧张辽,便悄悄前往上党,直接投效赵兴去了。

徐晃在乐平的收编过程也比较顺利,三千卧虎精卒走到哪里,哪里的黄巾流民便自觉地放下手中兵器,等着官兵前来收编。程远志和邓茂二人更是十分自觉地交出一路缴获地各类金银细软,只求卧虎军能够收留。徐晃最终招揽到四千步卒,志得意满地返回了上党。

收获最小的可能就数关羽了,太原郡原本驻扎的是赵云和吕氏兄弟统领地三万黄巾流民,后来两万人被带到了美稷,最终便宜了张辽,而剩下的一万黄巾,勉强被关羽挑出来两千步卒,总算是把先锋军的人数凑齐了两万。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到了六月中旬时分,并州已经完全“消灭”了黄巾乱民,各地百姓纷纷返回家园,开始为秋粮的补种而苦恼。

第一八三章屯田能吏富并州

接到各地“黄巾”乱民相继被平复的报告之后,赵兴立即派人下乡去寻找还在四处观察农业生产的枣祗返回卧虎城,接下来整个并州的农业生产就要看这位以屯田见著于史的能人的身手。

第58卷 第463节:飞将一出露锋芒 (28)

其实赵兴已经为枣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农业技术方面的准备。赵兴在上党崛起之后,便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疏通灌溉渠道,推广龙骨水车和风车的使用,积极鼓励农民积蓄和使用农家肥,把养殖牛、羊、马和家畜生成的粪便全部发酵后制作成肥料用来改善土壤结构。

第二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制度方面的准备。赵兴之所以兴师动众地将冀州的黄巾乱民引向并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借助黄巾乱民之手,将原本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地主、官僚阶层给消灭掉,为土地收归公有打下基础。赵兴清醒地看到:在生产力低下的汉代,只有将土地集中起来,有组织地发动百姓从事农牧生产,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粮食的产量。

第三是劳动力方面的准备。在科学技术落后的社会形态下,劳动力是一方势力得以维持和兴盛的根本保证。人口众多虽然会大量消耗粮食和资源,但更多地还是创造财富和粮食。赵兴跟其他势力的统治者相比,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他对人口有着正确和清醒地认识,一直不遗余力地保护和扩充人口,这种做法也可谓是变相地坚持了“以人为本”。

城主府里,一身泥土气息地枣祗正热切地请教着赵兴一些不太理解和明白的问题。

“上党一些郡县所推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模式,其用意何在?果真不会引起邻里之间的纠纷?”枣祗问道。

“‘农业生产合作社’得以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是以姓氏宗族为纽带的自然村落,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共同抵御风险,降低一家一户在灾荒之年的生存危机。因为农户之间有宗族血缘关系,很多事情都能内部调节,纠纷往往不会扩大”赵兴回答道。

“对于改良土壤结构的说法,此前吾闻所未闻,听司马直太守言,此法乃将军所倡,可有依据?”枣祗继续追问。

“当然是有据可循,君不见一块田地,如果年年耕种,则收成逐年下降;如果空置数年后复种,则收成增加!”赵兴耐心地进行解释。

经过一番探讨之后,枣祗得到了一些想要的答案,这才想起是赵兴请自己来的,赶紧问道:“不知将军请在下到府所为何事?”

“吾欲任命先生为并州屯田校尉,督查指导各地农牧生产,不知可否?”赵兴客气地说道。

“不知这屯田都尉都有何职权?”枣祗没有马上答应,反倒是先问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力。

“有专属衙门机构‘屯田署’,配各类文吏功曹数十人,兼领上党农牧研究院院长之职,官同并州别驾,有弹劾各地郡县长官之权!”赵兴回答。

第58卷 第464节:飞将一出露锋芒 (29)

这个权力真够大地,可以说在文官体系内,已经与贾诩、田丰等人并驾齐驱。除了听命于赵兴之外,所有的郡守、县令如果在农牧生产方面不给力,都可以被弹劾甚至是免去职务!

“将军交予如此重担,不知有何要求?”枣祗毫不客气地答应了赵兴的任命。

“三年之后,凭并州一地产粮,可以养活幽州、冀州、司州三州百姓”赵兴提出了一个非常沉重的任务目标。并州多山和草原,土地稀缺不说,还不肥沃,想凭一州之地养活三州百姓,听起来真的很疯狂。

“好,就如将军所言,三年后见成效!”枣祗没有被这个宏大地目标所吓倒,直接答应了。枣祗知道赵兴是个内行,既然敢提这种匪夷所思的要求,自然有其道理,他可不认为赵兴这是在故意刁难自己,赵兴还不至于闲到那份上。

“既如此,还请先生尽快前往并州北部,若是错过了秋粮补种,并州这个冬天会饿死很多人……”赵兴最后有些感慨地说道。

随后,一封任命文书发至各郡县,屯田校尉枣祗便雷厉风行地上任了。

仆一上任,枣祗便大张旗鼓地将荒芜的无主农田尽数收归官家所有,把收编后的大批黄巾流民,按照军队的编制编成生产小组,由并州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则由国家和屯田的黄巾流民按照四比六的比例分成。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