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老子的大智慧解读道德经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盲的人见到盲色,不色盲的人见到不盲色;我们看到七色的世界,而猫头鹰看到的是单色的世界;我们知道太平洋有十八万平方公里,而蚂蚁在一池水中焉知其周圆。同理,“常无欲观其妙”的圣人,知其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和本体根源是本无一物的真空一相(称为实相)。“常无欲”的大智慧彻悉实相无相,是信息态,虽实相无相却循业现出无穷无尽的妄相。一相的实相(妙)能现出无量的妄相(徼),这就是真空妙有的本有机制。透彻此机制,就知“妙”和“徼”是实相与妄相的关系,知实相能现妄相,犹镜中现像、水中现月一样。镜不异像,像不异镜,镜即是像,像即是镜。“妙”和“徼”亦如是,妙不异徼,徼不异妙,妙即是徼,徼即是妙,所以圣人的“常无欲”的“观其妙”,知其“妙”和“徼”同出而异名,知道“诸法(徼)空相(妙)”,“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徼),其性皆为妙觉明体(妙道; )”。

“常无欲”的大智慧者,知其实相无相(常道),但相相(徼)是实相。犹如水晶球,随方现相不同,但却不离一球体。透明净亮的水晶球喻为“常无欲”的真空本体,球面能现一切镜像喻为妙明,随球的方位(方向)不同,所展现的镜像不同,喻为随“常有欲”的极性业识不同,所观见的“徼”不同。另外,水晶球因其“妙明”的属性,不可能不现像(相),无时无刻无不处在色相之中,于是全球是像(相),全像(相)是球,全妄(色相之徼)皆真(相相皆是球体),一真(妙道)全妄(一切妄相皆依一真而现)。证道的圣人知其此中的妙理,不受见闻觉知的迷惑,知其“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是随不同“常有欲”而现的“幻妄称相”,故“观其妙”的圣者见所有相(像),知其是自心现量,是不同的极性妄心现出的不同世界。所以,老子、释迦牟尼佛这样的智者,绝不被物相(徼)所转,而能常转物,见相见实相,“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佛陀知一切皆是妙明真心所现之物,故教导世人,“欲得净土,常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老子明示世人,“侯王(心)若能守(守无为、无欲)之,万物将自正(极性业识清除,循净业现净土)。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净心),无名之朴,亦将不欲(应无所住,一切极性观念不留)。不欲以静(心净),天下将自正(土净)”。圣人们知道心是境,境是心,让我们自净其心而“常无欲”,则能观见其所现佛国净土之妙境,而不要“欲作”放任,处“常有欲”的“天下不正”(五浊秽土或三恶道)。这正是大智慧圣人的慈悲流露,也是“常无欲”所观得的“妙”的真实内容。

“常有欲”的凡夫不明白见闻觉知所感受的一切现象是自心现量,妄分主客内外,于是见相著相,见“徼”为真; ,不知外境是循业之现量,内外、心物、主客本是道体所现之“镜像”,镜中的美丑像本为一体,实无差异,差异是“常有欲”的极性观念分别所得的比量。同是一种事物,“观其妙”者知物我同是梦幻泡影,犹如电影屏幕所现的色相动化,一幕所现,实无内外、主客之差异;而“观其徼”者则分别长短、大小、来去、内外、主客之极性,见万物之实有(徼),而不知当体皆空,犹如梦境所现。见有(徼)不能观空(妙),常被事物的外像(相)所迷惑,被物所转,六根外驰,追逐攀缘自心境(外境)。于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畋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外界极性分别的极性观念的输入,使“软件”紊乱,极性业识积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所以,老子叫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处“常无欲”,不要处“常有欲”;“观其妙”,不要“观其徼”,“执大象(常无欲的观妙道,禅宗谓直指涅槃妙心),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这是老子所说的“常无欲”而能“观其妙”的圣者,始终契入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状态,他们见相离相,见有观空,知境唯是心造,唯极性业识所现,虽见境见相,而不被其物象所束缚和迷惑,能时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见自本性(执大象),“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出污而不污,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不粘不著,能转物自在,逍遥“法外”。相反,“常有欲”的凡夫,“乐与饵,过客止”,见色贪色,见相著相,被五色、五音、五味等所挂碍,被物所转,不能自主,五音(乐)五味(饵)等六尘,使“常有欲”者(过客)心不自由,贪恋不舍(止)。同是六尘,“常无欲”、“观其妙”的圣者,见相见性,六; 尘“还同正觉”;而“常有欲”、“观其徼”的凡夫,见相著相,“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不管从理相还是从事相来看,“常无欲”与“常有欲”、“妙”与“徼”皆是同一“常道”的两种境界的展现和两种属性的观念,故称为同出而异名。不管是“常无欲观其妙”,还是“常有欲观其徼”,同是圣人所证悟的玄妙之道。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这一段老子讲得特别深,这一章实质上有好多东西和佛学是相通的,两个大智慧者都认识到“玄之又玄”的东西,其中好多东西是雷同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当你把这个精神理解了之后,你再看《道德经》和佛经,你互相参看,就会融会贯通。就知道圣人们对“玄之又玄”的认识是统一的。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笑啥呢?佛陀的笑就是“妙”啊!体现着“妙”。这种“妙”用“有欲”的语言不能传递了,就用“以心传心”的“妙”来交流,这就是“常无欲”达到“玄之又玄”的境界和层次,认识到“众妙之门”的微妙之所在。

修道的过程,就是无欲观其妙的过程,就是认识“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的过程。如果达到“众妙之门”的境地,就才能真实的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玄妙”。

■第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前半部分讲极性世界事物的极性存在和极性属性,后半部分讲如何驾驭极性规律,如何在极性规律的制约中,摆脱极性规律的束缚。我们处于极性的世界,极性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极性的两端组成的,形成对立的统一。质子和电子形成中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形成了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形成分子;细胞核和细胞质形成细胞;男人和女人组成家庭;太阳和月亮形成昼夜;夏至和冬至形成一年;引力和斥力形成平衡;正数和负数相消为零,这等等都是极性事物的显现。连我们的思维意识都是极性的观念,我们的极性思维是我们极性世界中最根本的极性,最主要的极性,也是一切极性的源渊。所以,主客观的极性属性,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根本规律,极性世界里的万事万物都受这种根本规律的制约。我们要是认识了极性世界的极性事物的这种属性,就能准确地理解老子的大智慧。老子的大智慧就在于认识了道的非极性属性和朴散为器的极性属性。一部《道德经》就是讲非极性的“道”、“朴”、“无名”等和极性的“器”、“有名”等的智慧认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就是丑的意思)”;“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极性的事物,都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正就没有负;没有错就没有对;没有阴就没有阳;无彼就无此。老子透彻的认识到美是由于丑(恶)的存在,才显出美的极性观念,没有丑就不存在美。如果人人都具佛的三十二种相好,就没有三十二相好之说,三十二种相好是相对我们众生不具备这种相好的“恶”才显出来的。人人都像雷锋一样公; 而忘私,就显不出学雷锋的必要。之所以人们都崇敬雷锋,就是人们还不具备雷锋的品质的原因。下边的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同一属性。后边; 还要讲到宠辱、清浊、直枉、刚; 柔、损益、静躁、雄雌、亲疏、正奇、牝牡、智愚、善夭等等,都是极性相待的属性,都是极性的事物。

这一章专门介绍极性相对事物的观念,叫你认识这些极性的观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个美是你头脑里的一种极性观念,由于我们的“软件”上早就形成了极性的识念,也就是你的心识中已经有一个美的观念,你的那个美的观念是哪里来的呢?正是你的识念分别出来的结果。谁叫你分别的呢?这就涉及到主客形成的演变过程,由本源主客合一的状态,朴散为器产生了极性的器世界和极性的思维方式。佛学上就是“无明”的缘起,从如来藏产生了“无明”,形成了第八识,再由此演化出第七识,第七识就指挥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进行分别,故第六识(意识)就起分别的作用。那你为什么分别呢?因为我们已经到极性的世界了, 失去了主客合一的本源状态,形成了主客分离的极性思维的结果。极性的美丑、善恶就是极性思维分别产生的极性事物。

极性思维的机制很深,先由非极性“如来藏”究竟一相,“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于是在八识中形成见分和相分,继而在七识中极化为能、所,在六识中极化为主、客。佛学上称为三细六粗的演化过程,或极化过程。老子把这种极化的演化过程,共同的特点; 表达为“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极化的过程,共同的特点是把本无差别的“不二”一相的“道; ”因“无明”妄动的; “自心取自心”,极化为二相。因“妄心不了法界一相”,就迷惑在见与相、能与所、主与客的对立中互相攀缘分别,于是心生种种法生。反过来由自心分别极化的外界事物反馈又形成极性的差别观念,故法生种种心生。原本妄心(见分、能观、主观)和妄境(相分、所观、客观)“起无先后”互依互存,但究其根源,“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源主”,“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心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实无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明白了极性思维产生的深层次机制,对老子表达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损益”、“刚柔”等一切极性事物的论述,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我们仍按主客分立的习惯来阐述事物的极性关系,以便于理解。

“有无相生”,什么是有无相生?没有“有”就没有“无”。有了“无”才有了“有”;反过来,有了“无”才显出“有”,这就是“有无相生”。大家知道非极性不存在相生相灭,它是不生不灭的,极性事物里边才有生灭。“有”和“无”是极性的一对,故能相生。那么它们是怎样相生的呢?相对于非极性的信息态的“无”来说,极性的能量态和物质态是“有”;相对于没有运动质量的能量态的“无”来讲,有运动质量的物质态是“有”。非极性的信息态可以转化为极性的能量态,这方面的转化比较抽象,用真空的对称破缺产生宇宙的演化,可比拟为“无生有”,它的逆过程就是“有生无; ”。宏观的例子可用水来比拟,把一盆平静的水本无波纹,当; 作“; 无”;但当振动盆时,非极性的水面产生了波峰波谷极性的水波,这就是“无生有”;当水面平静下来后极性的水波消失了,又恢复到非极性的平静水面,这就是“有生无”了。能量态的“无”和物质态的“有”的相生就可比较直观的理解了,E=mC2 的质能方程就是“有无相生”的数学表达。高能态下产生粒子,核裂变的质量转变为能量,都是具体的例子。

“难易相成”,没有难就没有易,难和易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 。难易都是相对观念的感受,是极性思维分别结果的感受。比如说今天很顺利的干了一件事情,那就说明你以前有很多困难,很不顺利的经历。如果你从来未经历过不顺利的事情,你怎么知道这个顺利呢?你怎么产生顺利的感受呢?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长短相形”,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一米八的长,又怎么能显示出一米六的短呢?所以对极性相对事物的认识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的标准,不然人们就无法适从。极性的东西都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东西就没有绝对的存在,都是人为规定的。凡是极性的东西往往都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识念而形成的。

“高下相倾”,高的低的,有没有高下呢?在这个无尽虚空中就没有高下,高低是极性的物质世界“质点”差异性参照(相倾)的结果。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都是一个道理。极性的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不具备互为存在的前提,那就不存在极性的属性了。有人给我说怎么有些世界光有男人,没有女人?实际上男人、女人的概念,是我们的极性认识。如果那个世界没有女人,那男人怎么显示出来呢?那样的男人的特征是个啥?既然都是所谓的男人那又何必叫男人呢?!那样的人叫男人,仍是我们识念的一种分别,针对我们的一种表达而已!

老子前面讲了极性世界的极性事物的属性,但作为极性物质世界带有极性思维的人来说,如何驾驭极性规律,如何在极性的世界生存,怎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正确的人生观。老子看到极性事物的极性运行属性,他不主张极性极化的生存方式,这些内容咱们在后边再讲。一句话,他主张的是非极性的生存方式和非极性的人生观。老子称谓的“圣人”,都是非极性“道”的属性的体现者,是体(道)、相、用一如的得道者。从状态来讲“朴散为器”,是老子对非极性转化极性的描述。老子把非极性的状态叫“朴”,演化到极性状态出现时,“朴”的非极性状态“散”(演化)成极性状态的器世界。将“朴”的无限性“散”成器世界的极性状态和属性,并以不同的层次展现和显露出来了。

老子在《道德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