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文化全知道这本书怎么样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第二篇 民间风俗(5)

对联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也可以刻在木头上、石头上。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可以作为对联。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开创的。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

对联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居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地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趣味链接:王羲之的春联

传说,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于是他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但这一传说真实性不高,对联最早在五代时兴起,此时距王羲之时代已有几百年了。

古代中人们对颜色的选择,你知道吗?

古代关于颜色的选择,除统治者为了分出等级作硬性规定。如普通老百姓住房外墙不准涂色,屋内不准用彩绘,衣服不准穿黄色等之外,民间不成文地形成一种选择颜色的传统,例如喜庆尚红,丧事尚白等。有些在古书上还可以找到根据。例如《周易?坤卦》六五爻辞记载:“黄裳元吉。”黄色是五色中的中间色,裳是下裳,讲明为人居上位而谦下,是吉祥的。《论语?乡党》记载:“君子不以约绷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意谓君子不用天青色或红青色的布做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里穿的衣服。再如《诗经?郑风?绍衣》有:“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意为黑色的朝服适宜呀,破了改做你穿呀!这些穿衣配色规定,慢慢成了人们自觉遵守的风俗。

“穿小鞋”的含义你了解吗?

穿小鞋是指背地里打击报复或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此种说法源于北宋的一则传说。

相传北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娘也没有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恰逢有一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后母却在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人们非常惋惜。巧玉的后母为了能够使她“回心转意”,竟然在女儿大婚的当日给她难堪,本身就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

在现代的日常行为中,我们经常用的是第二层的含义,就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比如说:“某某领导让某某穿了小鞋”,等等。

“小鞋”的来历

这里的“小鞋”,是一千多年前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专利”。他别出心裁地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尖的弯弯“月牙儿”,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所以这种脚又叫“三寸金莲”。后来全国便兴起了妇女缠足的风气。缠足后,脚小了,当然只能穿小鞋了。

第二篇 民间风俗(6)

从那时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汉族妇女一直保持着这种缠足陋习。

你知道压岁钱的用意吗?

压岁钱是除夕日,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分赠的钱币。所赠之钱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前,谓能压邪驱鬼。最早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当时流传一种叫“祟”的妖怪,每年除夕出来捉小孩儿。于是人们在小孩脖子上挂八文钱,以驱“祟”,俗称“压祟”。因“祟”与“岁”谐音,故将“压祟”称“压岁”。如所挂铜钱,则称“带岁钱”,在守岁夜给小儿,也称“守岁钱”。各地俗尚不同,称谓却历代相沿不废。清代“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放到小儿床脚;另一种由尊长赐给小儿的,亦称压岁钱,现今,民间仍广为流行。每逢除夕,给小儿以纸币或镍币,多用红纸包钱,放小儿衣袋里,已无镇邪之意。

“福”倒着贴的习俗源于哪里?

这里面有两种说法,分别在明、清两代。

一种说法认为倒贴“福”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一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察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大怒,命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了人。”所以以后人们在贴“福”字时都是倒着贴。

另一则传说认为“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某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寿星的大脑门与权杖的作用

关于寿星大脑门的来历,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大脑门来自返老还童现象,老人和小孩有诸多体貌特征上的相似。比如初生婴儿头发稀少,老年人也是一样。而头发少自然额头就显得很大。寿星的大脑门,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头部就高高隆起。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

寿星的手杖也是有变化的。原来象征特权的、雕有斑鸠的王杖,换成一柄桃木的手杖。据说桃木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你知道本命年的禁忌吗?

本命年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辟邪躲灾的传统。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对红色就特别钟爱。红色辟邪,红色吉祥,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尚红思想却没有变,新年贴红对联,汉族的旧式婚礼中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的红榜等,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汉民族把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们便早早地穿上红色内衣,或系上红色腰带,有的随身佩戴的饰物也用红丝绳系挂,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些为本命年辟邪的红色什物就是常说的“本命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篇 民间风俗(7)

中国人为何还要起小名?

所谓“小名”,就是指在儿时所起用的名字。据史书记载,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了“小名”。那么国人为何喜欢为孩子取“小名”,而且至今不废?民俗学是这样基于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解释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