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省长亲信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古书记……精神病院里关的上访群众暴动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什么暴动了?”

“那些上访群众打伤了保安,武装暴动了,从精神病院冲了出去!”

柳梅听清了,电话是精神病院傅院长打来的。他说的再清楚不过了,那些被当作精神病患者关起来的上访群众,发动了武装暴动,打伤了前来拦截的保安,冲出了精神病院的大门,逃进了茫茫林海……

古大存跳下床,心神不安地点着一支烟,来来回回地在屋子里踱着步子。看着她惊慌失措的样子,柳梅幸灾乐祸,按捺不住心里的高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天真的有眼啊!

得失利弊权衡再三后,古大存准备采取管控措施,启动重大危机应急预案。他拿起电话,连打了三个电话,发出三道命令。他先要通了县公安局长的电话。他命令县公安局动员全部警力,连同武警官兵,立即封锁滴水县通往外界的所有交通路口,盘查过往车辆行人,拦截从县精神病医院出逃的上访人员。一经发现,当场拘留,送县公安局看押所看押。第二个电话是打给县委宣传部长的,他指示这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即刻瞪大眼睛,除了加强对县里媒体管控外,对可能发生的媒体大战制定管制预案,严密防范外地媒体记者进入滴水县城内,确保县精神病医院发生的一切不传出滴水县。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枫泉镇党委书记赵健民的,他要求赵健民马上组织民兵搜山,查找逃脱上访人员的踪迹,并且予以抓捕。可以张榜悬赏,对提供线索者,给予巨额现金奖励。把上访人员逃离看押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各大小金矿矿主,要他们组织护矿人员和矿工自卫,对胆敢破坏矿山生产的上访人员,采取强制性措施,扭送公安机关处置!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章  危机加剧(7)

也许是难解心头之恨,放下电话后,古大存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一群土包子,还要造反,格杀勿论!”但是,这句话仅仅是发泄心里的愤怒而已,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这样下达命令。

调兵遣将后,古大存扔掉手中的电话,瘫倒在沙发上。他觉得很疲劳,不知道是因为刚才在床上动作过于猛烈,还是突发事件的沉重压力。

柳梅穿好了衣服下床,顺手把一件毛巾被盖在古大存蜷曲的身上。她又倒了满满一杯冰镇饮料,放到古大存面前的茶几上。她从来没有这样殷勤温柔过……

古大存担心的,是枫泉镇老百姓上访事件失去控制,形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燎原之势。因此,他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小心翼翼地掌控着,使事态发展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山民出身,并且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他,对老百姓很了解。老百姓如一盘散沙,随风移来移去;如一汪湖水,随波逐浪涌动。老百姓攀比和随众心态严重,只要没有人挑头带领,他们就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一盘散沙,一山荒芜,无声无息。但是,一旦有人揭竿而起,登高一呼,麻木的他们便像决堤的河水,肆虐泛滥,像燃烧的山火般随风漫延。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古大存感到有些悲观。如果这些骨干分子去省进京上访,在诉求遭受环境污染之苦的同时,再添油加醋大肆宣传被关进精神病院的遭遇,舆论大哗、朝野震撼是可以肯定的。那样一来,后果说多严重就有多严重。如果他们重返村庄发动群众,潮起浪涌同样难以平复。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关键是管控好带头上访闹事的骨干!只要他们偃旗息鼓,伏首称臣,就天下太平,风平浪静!擒龙缚虎,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古大存又给县武装部政委打电话,命令他立刻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配合公安、武警和机关干部开始搜山。他交待,通知搜山人员,就说县看押所在押的几名杀人犯越狱逃跑,务必尽快缉拿归案。告诉大家,逃跑的犯罪分子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决不能让他们进入村庄农家,继续危害老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古大存之所以把从精神病院逃脱的上访人员,说成越狱杀人犯,一方面是为了掩盖事件真相,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老百姓得知逃出来的是上访骨干人员,并且是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一定会全力掩护、收留、帮助他们,搜捕缉拿行动顿时瓦解泡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些上访骨干是为他们说话,为大家申冤的,是武林好汉,江湖英雄!老百姓,老百姓,心连着心,命连着命。官场讲的是利益,老百姓讲的是良心……这些情况,古大存清清楚楚。

说起来,古大存和徐壮也算是患难之交了。古大存当上枫泉镇领导后,也想帮帮徐壮。手中有了权,帮帮有恩于自己的兄弟,解决解决困难,实属人之常情。可是,徐壮这个人太正派,太要强了,从来不低头求人,还说什么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人什么道都能走,就是不能走歪门斜道。一些人挖空心思巴结权贵,徐壮却反其道而行之,躲的远远的,好像怕玷污自己的名声似的。古大存很生气,认为徐壮这是穷清高,不识抬举!去年开始,徐壮到县委大院来过几次,是以上访者的身份,要求向县委书记古大存反映五龙金矿矿区污染问题,古大存思考再三,拒绝和他见面。如果他改变身份,以老朋友的名义求见,古大存不仅会热情接待,还会好酒好肉侍侯……

第十章  危机加剧(8)

这个徐壮,真让古大存头疼!

上访骨干从精神病医院逃脱的事情向不向姜小鸾汇报?古大存把手机握在手里,却始终没有拨通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他,已经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作为下级,他知道上级领导都喜欢诸如“形势一派大好,并且越来越好”,“上级的决策英明正确,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巨大成绩,达到了预期目的”之类的汇报。这是因为通过下级的具体工作实践,充分验证了上级领导决策的科学正确,反映出了上级领导高屋建瓴的不俗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是对上级领导的尊重。上级领导的指示大都是宏观的、原则性的。越是大宏观,越是大原则性,越能够确保一贯正确,一旦在执行中出现了问题,上级领导因为所提要求是战略性、方向性的,便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无需承担下级工作失误的领导责任。而作为上级领导,古大存同样愿意听到自己的指示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自己的意志通过下级的具体工作得以体现。“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决定”,“保证完成任务”听起来顺心顺耳,如果提出一大堆难题,既是对上级领导能力水平的否定,也是对领导的大不敬……长此以往,关于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规定便有些形同虚设,执行中常常被变通,被打折扣。这,也是官场潜规则。

对于这些上访群众的处置问题,姜小鸾的指示始终同样是宏观的、原则性的,是“放之四海,进退有据的”。她指示古大存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确保社会稳定。而对于采取什么措施,运用什么手段处置,却没有具体指示。因此,古大存只能根据她提出的方针要求,贯彻落实的是她的指示精神。他心里清楚,如果他把采取果断措施,将上访骨干分子关进精神病医院的做法告诉姜小鸾,肯定会受到姜小鸾的严厉批评,失去长期努力才建立起来的她对他的信任。因为,那样做,等于把责任推给了市委书记,也让她为难,无法明确表态。

结果总是证明手段的正确。古大存忘记在哪儿听来的这句话,但是,他觉得这句话是至理名言,他深有体会,感触很深。说到家,你姜小鸾要的就是结果嘛!

再等一等,静观事态发展再决定是否向姜小鸾汇报,是否如实汇报。古大存已经想好了,如果姜小鸾和市委怪罪下来,就采取丢车保帅的办法,让赵健民或者其他哥们儿去扛责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住了他的帅位,天就塌不下来,多高的山,多深的河都能过去……

在下面混的时间久了,泡在“官油子”堆里的古大存同样精于做秀,拙于做事;乐于谋人,短于谋事;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基层的官场复杂,是个大染缸。弟兄们中有些人好大喜功,光说不做,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神通广大,无功受禄,结果平步青云,官越做越大。既然是“官油子”,就一定要唯上和媚上。领导的指示和讲话常挂嘴边,上级文件照抄照念,政治上一贯正确。信奉的原则是上级领导永远是对的,紧跟领导即使错了也是上级的责任。唯领导马首是瞻,什么群众的意见和反映,统统不在话下,领导就是亲爸亲妈,亲爸亲妈的话就是圣旨天条,放个屁也是香喷喷的,一句顶一万句。就是要唯上级指示是从,生吞活剥领导指示,当地的实际情况无须考虑。只要领导一句话,不怕群众万人骂,只管领导高兴不高兴,不管群众满意不满意。调动一切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创造一切机会取悦领导。上级领导的满意和高兴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好坏的评判标准。平常研究的不是群众的疾苦和需要,而是领导的好恶,挖空心思向领导汇报和表功。领导交办的事情半点不敢怠慢,老百姓的困难问题嘛,研究研究吧,不必过于认真。除了领导、酒和女人,心里装的还有权谋和谋权。成天琢磨的是人不是事,想着的是如何摆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千奇百怪关系。有的时候,也需要左打一拳,右踢一脚,无事生非,制造矛盾,居中调解说和,扮演好人,玩弄权术,树立权威,从中渔利。当面亲兄弟,背后说坏话,甚至暗中放冷箭。满脑子里都是封建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那一套。一切为做官,一切为升官,不利于升官的话不说,不利于升官的事不办,不利于升官的人不交。坐着下面位子想着上面位子,“二年不提拔,心中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圈子和宗派也很重要。以人划线,亲疏远近,形成小集团、小圈子,才能一呼成应,上级来考核的时候才能获得高票。重要的事情要拍板,同样从先圈内后圈外开始研究商量。当然了,有利圈内同沾,有福圈内同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跟人变成战术,傍靠权贵,拉帮结派,培植死党,人身依附。搞盯人战术,安插亲信,打探消息,通风报信,制造事端,排除异己。为了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电视天天上,报纸天天登。电视现其形,广播闻其声。装腔做势,逢场作戏。报喜不报忧,自吹自擂。只做表面文章,只要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雇用写手,著书立说,名利双收。古大存虽然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在其中,但是,他的心里有时候也担心,也疑惑,也忧虑。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这种风气一旦形成气候,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惯性,让官油子们游刃有余,使老实的、正直的人难以生存,要么被改变和同化,要么明哲保身、无所作为。要独树一帜,风清气正,奋起抗争,逆潮流而行,恐怕要付出头破血流的沉重代价。搞的不好,粉身碎骨也不是不可能的。多年的艰辛努力付之东流,惨遭落马出局的命运。这种局势的可怕之处,在于逐渐形成一种淘汰机制,不同流合污,不合群的官员被不知不觉地淘汰……

原以为,把上访骨干分子关在精神病医院里万无一失,没有想到,他们暴动了,逃跑了,形势更加严峻起来。

古大存的心里十分清楚,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群体性事件,其实质,是一场危机,一场正在加剧的官场危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一章  险象环生(1)

徐壮他们冲出精神病院大门以后,借着夜色,沿着山路一阵狂奔。按照大家事先商量好的方案,徒步几天几夜,找到有铁路线的地方,然后扒上货车,朝着北京的方向不回头,到中南海去上访!

把精神病院远远地甩在后面以后,徐壮清点了一下人数。“突围”时的队伍人数是十九个人,现在只剩下九位。除了他以外,还有胡大枫、老疯头、叶露、林山虎、徐小……其他兄弟在混乱中,要么受伤被精神病院的保安逮住了,要么被冲散了。

“叔……安全了……歇会儿……”徐小央求。弱不禁风的他一路上扯着林山虎的衣襟,靠着林山虎的拉扯,勉强跟上了队伍。

见暂时脱离了危险,徐壮同意在路边林子里休息一会儿。刚才由于紧张逃亡,没有感觉到怎么疲劳,听说逃出了险境,大家一下子瘫倒在树下。

刚才冲出精神院的一幕,完全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按照原先商量好的计划,由老疯头冯尽雄先动手。这几天,胡大枫在护士柳梅的暗示下,秘密接近冯尽雄,开展做策反工作。警惕性很高的老疯头开始还装迷糊,不理睬胡大枫。得知胡大枫他们的想法后,老人家神经兮兮的,表现的诚惶诚恐。胡大枫理解冯尽雄的处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了那么多年,与世隔绝的冯尽雄不可能不顾虑重重。胡大枫知道老疯头对她和这些上访人不摸底,医院里监视的又紧,除了有专人监视病人的一举一动,还到处安装了一些“电子眼”,大家的一举一动都很难不被发现。情急之下,胡大枫想法以徐壮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瞅准机会扔到正在清扫院子的老疯头脚下。信是写在香烟盒上的。信中写道:“叔,我叫徐壮,是你结拜兄弟李穷峰那个村的村长,大家都管我叫大壮。我们为了老百姓的事儿上访,被关在这里。挺屈的,想逃出去,村里的老百姓都在等我们为他们讨个公道。江湖武林的规距,见死哪能不救?”老疯头被大壮的信打动了,决定铤而走险,帮助徐壮他们逃出精神病医院。江湖武林中人,扶危济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距!第二天送晚饭时,老疯头悄悄地和徐壮接头,商量着逃出去的办法。老疯头利用保安对他看管不严的麻痹心理,把从山上采来的草药大喇叭花煮成汁,偷偷地掺在守门保安的晚饭里。大喇叭花顶麻药使用,武林中人擅长此道。果然,几位饭量大的保安狼吞虎咽后,口歪嘴斜,倒在屋子里一动也不动了。大喇叭花药不死人,但可以让人几个小时之内手脚不听使唤,干瞪眼什么也干不了。首战告捷后,老疯头赶忙跑去通知徐壮,徐壮立即组织和他一起被关进来的上访骨干开始行动,蹑手蹑脚地躲避“电子眼”往大门口摸去。可是,偏偏在这时,粗手笨脚的林山虎被岗楼里值班的保安发现了,顿时,警铃大作,精神病院里紧张了起来。正在休息的保安、驻院公安人员从各自房间里冲了出来,喊叫声、集合哨声响成一片,精神病院里乱成了一锅粥。

第十一章  险象环生(2)

老疯头轻车熟路,七拐八拐,领着徐壮他们出了两道大铁门。在第三道大铁门前,闻讯赶来的大队保安拦住了去路。徐壮一阵拳脚,就把围过来的几个保安撂倒在地。更多的保安围了过来,警察鸣枪示警,情况万分危急!老疯头见自己已经暴露,便无所顾忌了,高喊着“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挥动着步云拳左冲右突,所向披靡,杀出一条路来,领着大家冲了出去……

林山虎仰卧在草丛里,嘟嘟囔囔说自己肚子饿。徐小也揉着胳膊喊疼,刚才冲出精神病院的混战中,他的胳膊被保安的木棒打伤了。

“山虎,这几天我可遭老鼻子罪了,和我一个屋的那个精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