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省长亲信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吧?对,那时候你正在读研究生,读完了硕士读博士。”

姜小鸾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创业,一段让人振奋而又伤感的岁月。

要发展经济,就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投资饥渴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全国各地、各级领导干部都在招商,都想招来境外企业投资办厂,引进外资开发本地资源。你有优惠政策,我有保姆式服务,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世间是不存在的。每一笔外资的到位,每一个项目的落地生根,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曲折故事,看不见的辛苦汗水。市委书记张若愚御驾亲征,挂帅出马,带领姜小鸾一行大队人马到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开招商会,一路风尘仆仆,却发现效果并不明显,鲜花、笑脸、客气的寒喧后,只签了几个并没有多少操作性的意向合同。回翠湖后,张若愚虽然气势如昨,背地里情绪却有些低落。这可是张若愚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啊!由于着急上火,牙疼得滴水不进。看透张若愚心思的姜小鸾,在一天夜里独自来到张若愚的宿舍。默默地陪着张若愚坐了一会儿之后,姜小鸾说,张书记,我们翠湖对外招商,没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翠湖座落在千山万水之中,交通不方便,产业基础又薄弱,谁愿结我们这样的穷亲戚?我看,我们这样跑下去不行,不仅花不起路费钱,时间长了,老百姓也不干,会说我们满世界看风景,游山玩水闲逛悠。张若愚说,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你有什么高见?姜小鸾说,张书记,我想好了,我们不学其它地方打呼隆招商,雷声大雨点小,我们实行市级领导招商项目责任制,每个领导肩上都压上担子。这样做,既逼着大家上路干活,又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知道招商引资的艰难,少说风凉话。县处级、科股级干部,人人都给他们摊上招商引资指标。张若愚同意,认为姜小鸾的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单位有任务的办法可行。姜小鸾说,在招商方式上,我们也应该有所改进,可以采取诸如投亲靠友等一些办法。我们手里没有更优惠的政策,减免税收的权力不在市里,不能瞎承诺乱许愿,但是,我们可以用资源与外商合资,在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出让或者折价作股时,多让利给外商。这方面,我们比其它市有优势,国家政策又没有限制性规定。张若愚心里一亮,似有绝处逢生的感觉。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11)

第二天,姜小鸾就把调整后的招商引资方案放到了张若愚的案头。同时,她又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线索:香港有几家公司老板对开采金矿很感兴趣。我们市的五龙金矿,前些年挖了个洞,就因为没有资金撂下了,可以以这个项目为突破口,促使五龙金矿与外商合资开发,拉抬起全市招商引资的情势。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张若愚实行了“登门招商”,亲自出马去香港五次。姜小鸾调整了战略,故意把声势造得轰轰烈烈。果然,效果出人意外,港商纷沓而至,争先恐后和招商团洽谈合作事宜。也就是在那一次,招商团和一位名叫林嘉瑞的老板签订了合同,五龙金矿项目落地上马了。回来后,为了给张若愚树立高大形象,姜小鸾有意识地散布消息,声情并茂地传播张若愚在香港不辞劳苦的招商引资经历。她说,那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林嘉瑞很忙,架子也很大,张若愚吃了几次闭门羹。有时候,老板在会议室开会,张若愚不去会客室,低三下四地候在走廊里几个小时,连她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堂堂的市委书记,一个呼风唤雨、前呼后拥的高官,为了见得上境外的老板,促成一个项目,竟然把固有的尊严和脸面都舍弃了……终于和人家见面了,约人家吃饭,硬说是到鲤鱼门吃饭热闹,其实是囊中羞涩,花不起到大饭店吃饭的钱。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那个老板,谈成了合作项目。口耳相传间,张若愚被神化了,类似 “布衣书记五顾茅庐,请香港财神入翠湖”、“富民书记凭人格魅力引来巨商”的传奇故事风蘼四面八方。张若愚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威望如日中天……

也许真的是无人能够逾越“物极必反”、“荣极而衰”的命运法则,随着五龙金矿尾矿污染问题的加剧,曾经的丰功伟绩渐渐失去了光泽……

近年来,要“吃没有毒的饭,喝干净的水”,成为了翠湖开发区方圆几十里老百姓的口头禅。在数度围攻市委市政府无果后,他们又推选出一批代表,常年赴省进市上访。

“当年,为了‘肚子’、‘日子’,我们在指导思想上确实犯了饥不择食的错误。”张若愚在姜小鸾介绍完背景情况后有感而发,“现在看,自食其果啊!发展观缺少科学性,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

“若愚省长,其实,你现在也没有必要过于自责,何况仕途人生同样没有假如。再说,那时候,为了摆脱贫困,填饱肚子,哪个地区不这样?有奶就是娘嘛,真理照样需要生存的土壤。先发展后治理,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应该客观地、历史地去检验过去。再说,当年你亲历亲为,领导我们实施的‘肚子’、‘日子’工程,确实发展了翠湖的经济,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翠湖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巨大改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姜小鸾有些激动,颇有为张若愚抱不平,为自己辨解的意味。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12)

“这一问题可能……在全国带有普遍性,是那时候的指导思想留下的后遗症啊! ” 张若愚陷入深思,“当年急于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强调的是大干快上,萝卜好卖不洗泥……现在,自食其果啊!”

“是啊,那时候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又快又好’,和现在的‘又好又快’有本质上的区别。当年,哪个地区不是强调速度第一?”姜小鸾也在反思,“现在看,过去的发展方式是过于粗放了,只追求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效益,懵懵懂懂地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后患无穷啊!怎么样?如今,当年埋下的隐患都暴露了出来,到还债期了,代价实在太大了。”

“小鸾,清泉,”张若愚有些动情,眼眶湿润了,“你们并不了解,这几年,以五龙金矿为重点的一些尾矿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给老百姓生产生活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我常常寝食不安,痛心自责啊!”

李清泉被感动了。此时的张若愚完全是真情释放,没有作秀的意思。他想说几句宽慰的话,可是,又觉得不妥,说到家,自己只是一个听众而已,没有资格对张若愚这样让他敬慕的领导人物进行评判。

“若愚,我们都算是政治人物了,执政历程中留下点儿遗憾,出现点儿差错非常正常。只要出发点正确,就问心无愧。我们是为了加快发展翠湖经济,为了老百姓的肚子鼓起来,为了老百姓的日子有起色,没有往自己的腰包里揣一分钱,对得起天地良心!”姜小鸾激动了,嗓门提高了。

李清泉担心墙外有耳。仔细查看后,发现司机早已回到车里坚守岗位去了,胖老板夫妇也在后院洗菜淘米,忙得头不抬眼不睁,根本无暇顾及屋里的客人。

“后患……后患无穷啊……”张若愚叹了口气,严肃地说着,又看了一眼重坐回桌边的李清泉。

就在这时,李清泉的手机响了。接听,是省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金方敏打来的。当年,省政府秘书长张若愚牵头搞 “关于全省社情民意的调查研究”时,在省委组织部担任副处长的金方敏也是调研组成员之一。也许是因为那次接触,金方敏和张若愚关系很好,他常常找机会到省政府来,和张若愚关起门来一谈就是几个小时。金方敏和李清泉有着调研组共事的历史,后来接触又比较多,所以很熟悉,他开门见山提出要请张若愚接电话。

放下手机,张若愚面无表情地说:“非正式通知,中央考察组很快就要到了……对我进行考核。”

“太好了,你终于可以扶正了,若愚,祝贺你。在我们的现行政界架构下,副职的陪衬性质是体制决定的。要想干大事儿,有大的作为,还是要当一把手。这几年副省长干的,你受的委曲太多了。现在好了,终于有了一展雄风的舞台。”姜小鸾喜形于色。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13)

张若愚很平静,重复说道:“非正式通知。”

“若愚,你的沉稳和谨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你就要担任省长的消息,传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众望所归嘛!清泉也不是外人……对吧,清泉,来,我们共同敬若愚省长一杯。若愚省长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下一步,很快就会升任省委书记,再高升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姜小鸾提议要共同敬张若愚庆功酒,李清泉赶忙张罗。当然,这山村野店是不会有什么茅台、五粮液,李清泉找来一个葫芦瓢,跑到店后的泉眼边,舀了一瓢泉水,又找来三只饭碗斟上。一饮而尽后,李清泉觉得原本应该甘甜的泉水,竟然苦涩难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