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平淡的清穿小日子) 醉小仙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本来顺娴也是打算让李氏如意的,只是不想表现的太聪慧引她怀疑罢了,这会见她拿出了蜂蜜桂花糖,马上小眼儿滴溜溜的就开始跟着蜜糖转悠。要知道这古代甜食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李氏平时还很限制两个孩子吃糖,来了一年了,除了哥哥偷摸在外面带回来一次灶糖给她舔了几口(主要也是没牙,那灶糖又粘又硬的,牙花子也嘬不动啊),顺娴感觉自己都快要忘了糖是甜是咸了。

李氏这终极必杀一出,顺娴也早把藏拙买傻的事给扔八百里以外去了,嘎嘣溜脆清清楚楚的蹦出了四个字‘菩萨娘娘’。说完就一轱辘爬起来,扎吧扎吧的扑向李氏,开始抢她手里的糖。

一见到这招有效果,李氏哪能让她轻易的吃到糖,又逗弄了半天,确定顺娴是真的记住了,才在盘子里挑了个小块的蜜糖递给女儿吃。顺娴一边舔着手里的糖,一边看着旁边听婆子回事的李氏,心里想着:就给这点,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我一会就把你教的全给忘了,看你还不乖乖的拿糖出来给我吃。

果不其然,过了会儿子李氏再问顺娴的时候,发现这孩子竟然一问一哼哼,啥都不知道了。不得已的,又拿出蜜糖攻势才哄的她重新回忆起来。看着主人家的忧心,柳嫫倒不觉得小主子这记糖不记事是个坏事,说道:“这姐儿才多大点子个人,能记住吃糖就说‘菩萨娘娘’就不错了。奶奶你只要在袖子里揣上两块蜜糖,碰见老太太时就拿出来在姐儿面前晃上一晃,估计得比在这让个小孩子死记硬背好使多了。”

李氏一寻思,是这么个理啊,小孩子能知道什么啊,当然都是记吃不记打了。估计是以为蜜糖就叫‘菩萨娘娘’了,就有叫着柳嫫把糖块切成小块,让她到一边继续教娴姐儿认糖。

午时德业从大营回来接妻儿去老宅时,一进屋就看见小女儿坐在软塌上,小嘴满是黏糊,还笑眯眯的用小胖手往嘴里不停的填着。抱起这软乎乎甜腻腻的小肉蛋儿,问道:“娴姐儿这是在吃啥呢?可真香啊,可阿玛也吃一口可好?”

“菩萨娘娘,玛玛,给!~~”顺娴一边享受着德业的逗弄,一边也闲着没事调理调理大人们,伸出满是糖渍和口水的小胖手,伸到了德业的嘴边。

德业也不嫌弃,大嘴一张,就含住了顺娴的小胖手指头,大声的嘬了一口道:“我闺女可真甜啊,我得看看是不是糖做的小人把我闺女给换走了啊。”说完把顺娴放回塌上,就用大手四处咯吱着,痒的顺娴是满塌打滚,手上的糖渍蹭了一身。

待爷俩闹吧够了,李氏才吩咐了柳嫫带姐儿下去换洗,也亲自给自家夫君伺候起洗漱。褪下了军服李氏给德业换上了新作的长褂,又挂上了香囊和玉饰。看着李氏忙前忙后的,德业随口问道:“怎么给顺娴吃那些的糖,吃坏了牙齿可怎么得了。”

打理完德业,李氏退后一步上下打量,没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又叫进来小丫头收拾起了自己。听见夫君如此一问,便说道:“这我心里有数,总不能为了不坏牙齿反把孩子刻薄上,况且就活泛这两天,无妨的。再说妾身也有吩咐过柳嫫,吃过东西后要经常给姐儿漱口的。”

两口子具体怎么研究教孩子的事情咱们不提,单说午后时一大家子去了老宅的所见所闻。刚进了宅门,就有仆妇小子迎出来领道,得了打赏之后,便告知德业大老爷和二老爷一家已经到齐了。顺娴一直被柳嫫抱在怀里走,但也感觉到这老宅府邸要比自家大上很多倍,只是看这仆役和宅内的装修气息,看得出来主人不是个什么有内涵修养的人。一味的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红柱绿廊骄奴才,一看这些就知道宅子有个傲主人。

一行人来到内厅,一打帘子,顺娴就感觉一股子杂乱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忍了好半天,才把打喷嚏的欲望给憋了回去。众人朝堂上的人行罢了礼,德业便向老太太告辞去了前厅,没有了男人,刚才老远就听见的那个有些尖锐的女生又开始叨叨了起来:“哎呦!老太太你快看看三弟妹这小模样,怎么感觉几些日子不见,又是体面了不少呢?看来三弟小两口这日子过得去啊!”

李氏不知道郭罗氏这一番言语是什么意思,可比着平常来想她从未说过别人什么好话,小鞋倒是给自己穿了不少,还是防着点的好。

“大嫂说的这是哪的话啊,祭祖三年一次,连老太太都重视异常,我这一个当小辈的,当然更得细心准备了。”李氏不咸不淡的回了句,换做平常,老太太是必要给大儿媳帮上两句腔儿的。可摸了摸压在大富大贵裙上的温润玉饰,到了嘴边的话愣是让她又给转了个弯,说道:“怀里抱着的可是娴姐儿!快叫我瞅瞅可与德业相像!”

柳嫫见老太太点名召唤,忙把怀里的顺娴放到地下,李氏帮着整了整衣服,又偷摸往她的小嘴里塞了块蜜糖。才把她往堂上推了一推,说道:“娴姐儿,玛麽要看看你呢,快叫人啊!”

顺娴把蜜糖往最里塞了塞,看看李氏又看看柳嫫,见俩人都一脸期待又紧张的看着自己,心里想还是别折磨她们的小心脏了。迈开小短腿走到老太太跟前,仰起小脸眨巴着大眼珠子说道:“菩萨娘娘,菩萨娘娘。”

老太太本从心里就不喜欢女孩儿,除了老大家的闺女,因刚四岁就能看出长大是个绝色,老太太指望她长大能给家族争气,看见会给几个好脸儿外,家里其余的姑娘只要一到她跟前,都能膈应的她就跟吃了二斤苍蝇似的。这回因为三儿子家有礼先行,老太太才忍着闹心给了个面子,没想到这小人语出惊人,老太太一时还有些的呆愣住了。倒是旁边伺候老太太的老丫鬟,开始‘哎呦呦’的赞了起来,道:“都说这小孩子长着通仙眼,今儿这一看四小姐还真是应了这话了,这刚满周岁就知道菩萨娘娘,不是通着仙的话,这么个小人儿能知道什么啊!看来老太太定是神仙下凡,平常奴婢就经常如此说来,可您就是不信,这回叫个小花容说得,老太太您可是信了吧!不然怎么能如此慈祥善心大富大贵呢!”

见过拍马屁的,可没见过这么能拍的,要不怎么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呢,真是啥人才都有啊。她这话音刚落,满屋子里的人才回过劲来开始跟着附和!

治家了(修)

一时间满堂的奉承,让老太太颇有分量的身子也有点飘飘然起来,大家的话儿可不是真的么,这么点子的孩子哪会撒谎呢。心情好了,看着眼前圆滚滚一团的小丫头也顺眼不少,不看那一嘴的糖渍,光听这小巧嘴还是个可人疼的好孩子,忙的吩咐了小丫头们上孩子们爱吃的果子糕点。郭罗氏见着原本围着自己奉承的旁枝亲戚们,转眼间就跟着风向转眼间就夸起老三家的丫头如何如何,手里的帕子被她用力的缴了三缴。本就见不得旁人强过自己,更不乐意看别人比自己出风头,一个满嘴哈喇子还没擦净的臭丫头还想翻上几个浪不成,忙叫婆子抱出自己的女儿,想要压上一压老三家的气势。这顺钰在各方面也是都随了母亲,小小年纪争强好胜之心就不小,一见平常只对自己和颜悦色的祖母,今天竟然慈爱的逗弄个臭肉包子,一时攀比之心盛起。

“玛麽,钰儿来迟了,未早早在玛麽身边伺候,请玛麽责罚。”三四岁一点点的小人,一本正经的说这大人的话,礼仪规矩也行的一个漂亮,更别提标志的小脸上还扬着可人心的甜笑了。这刚一叫阵,就把顺娴给比了个十个来回还带拐歪儿的。

老太太听着最疼宠的孙女说此贴心话,又见那粉嫩标志的小脸笑的一团明丽,立马稀罕的招上前来搂了一搂,说道:“看我这乖孙女,模样好不说,连礼仪仁孝和功课都是一等一的,旁人十个绑在一起都比不了的。前些日子更是有个云游老和尚特特上门,说是我们府上五彩祥云笼罩,定是要出女贵人啊!我这闺女该嫁的都嫁人了,细细一寻思也就钰姐儿一个有这好面相,老大家的□的也出色,小小年纪就不缺人探听,长大了定能给我曹家光宗耀祖啊!”

这一番的话语下来,亲戚旁枝又是一轮的赞扬,顺娴仗着人小溜边儿只是吃喝。心里也寻思着:一个三四岁小姑娘就如此聪慧早熟,看来这智商可低不了了,而且还知道背过众人偷摸冲自己示威,这情商也一定是在水平线以上。相比下来这股子聪明伶俐的劲头,自己这穿越人士可比人差老远了,看人家那小派头!该不是这姐姐也是穿的吧?可这么长时间下来,除了听说她比常人优秀外,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聪敏,按顺钰这爱显摆的劲头,如果是穿的肯定早就露出马脚来了。还是得再观察观察,如果真的确定不是了才能解除警报,自己可不想和这小孔雀来个老乡见老乡的泪汪汪桥段!!!

在有就是这云游和尚了,虽然咱姓曹,可又不是江南织造的那家,怎么这么狗血的情节都有啊!会不会后世的曹雪芹就是因为听了您家的故事,才有林府的那么段灵感啊?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嘛!在说这曹家老宅应该算是所有曹家人的吧,就算那个老和尚说的属实,这贵女也不一定是出在你们这一枝儿啊。看老太太和大伯母还有顺钰一脸享受的听着大家奉承,顺娴觉得要是按常理推断的话,月太满则亏,人太顺则逆啊。这做人还是低调点的好,不过人家小丫头又有貌又有才家世还不差,又有个那么好争先儿的娘,这人傲了点可也能叫人理解,有这么个三好堂姐挡在前面,顺娴觉得自己稍微聪明一点也无妨了。

————————————我是分割线一号————————————————————

因为是一年一次的小祭操办的并不隆重,并未像三年的大祭一样粉墙换瓦,可也提前了好些日子开始扫撒擦拭,各种铜银祭器也从内库早早搬出来擦拭一新,装饰的布绸和蒲团也是崭新鲜艳。

吉时一到,各房的长子长孙跟着族长开祠堂祭祖,其余的妇人、女子和旁枝只能站在祠堂门外的小院子里。几个待入族谱的孩子和新妇站在门外的前排,被族长叫到名字,便隔着门槛冲祖宗牌位画像磕头喊喏,祠堂里便有人把他们的名字记写在族谱上就算礼成。顺娴因为年纪太小,是由李氏引着行礼磕头的,虽然天气是艳阳高照,可看见那一排排的灵位和一张张不苟言笑的画像,顺娴还是忍不住的打了个寒颤,阴阳相隔总是让人有点心生惧意。

一番折腾下来,族长宣布闭祠的时候,一直跟在母亲旁边的顺娴明显感觉到李氏轻声喘了口大气。作为一个有着未来灵魂的人,顺娴之前是有点不理解李氏为什么要费劲巴拉的给自己入宗,古人一直讲究的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么,反正都是人家的人,何苦非得较劲进不进自家族谱。可慢慢的在这个社会生活久了之后才知道,不入宗祠的女人,都是不被家族承认的,就跟庶出的女儿一样。如果你想要嫁人,人家也只承认你是庶出的身份,满人的女儿还要参加选秀,这样的女人也只能做宫女,并不能一步主贵。这个时代,庶出就等于是二等公民,奴隶奴仆一样,虽不能自由买卖,可被人知道了那可是容易被吐沫星子给淹死的。明白了这些之后,顺娴才了解到了李氏的用心良苦,也怪不得二伯母为得几笔墨字,就隔三差五的寻死觅活了。

祭祖过后,李氏便觉得自家再无什么大事可言了,就一心用在了整治内院上。当时分家时因为老太太偏心,只得了一栋三进的院子,家里嫡亲的只有四口人,按说住得也算宽敞,可这仆役细数下来却有四五十人之多。都是分家时老宅那边给分配过来的,只洒扫庭院便有五个仆役,小小一间厨房也有十个仆妇掌管料理,更别提一个小小花园里,那四五个混吃等死的只知窥视主人家的老温婆子了,仆役房住得满满的不说,每月还得多把出钱来租房子来仆人去住。李氏一到新宅便有心好好整治一番,把这一些人的眼线全都该卖的卖,该撵的撵。可奈何自己生了个女儿,未免得罪了老太太,一时间缩了手脚。

这回大事已定,李氏便容不得这些干吃饭不干活,还四处嚼舌头的人了。暗自吩咐柳嬤四处宣扬主屋丢了银钱,这边便设了公堂审问起来。一边是有心栽赃,一边是防不胜防,几个回合下来,府里的人便被李氏清了个七七八八。

随后叫了人牙子选了两房老实肯干又不多话的,接了厨房和内宅的园子马棚,还选了几个相貌中等的小丫头,李氏分别给起名叫‘春儿、夏儿、秋儿和冬儿’,名字虽然起的没什么水平,可也让人一听就知道这人就是丫头,比着李氏身边的‘梅兰竹菊’,听起来也算清新。送了年纪稍长又比较稳重的秋儿和冬儿的去了顺庆房里,春儿和夏儿因为女红底子相对出色,被送到了顺娴的房里,虽然女儿现在还小不能执针,可李氏还是希望能给女儿创造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免得像城东的张家和周家女儿似的,一个从小跟着父亲兄长做生意打算盘,弄的一身的市井气;一个跟着家里的护院武师学刀枪拳脚,弄的一身的草莽气,俩姑娘差了不到一年,都已经十八九了也没个好门户的人家来议亲,可是愁坏了两家的父母亲。自从李氏听了柳嬤说了这个八卦后,深深的引以为戒,有道是孩子学父母,跟啥人学啥人,所以这小孩子身边伺候的人一定要仔细挑选才是,免得坏了小还孩子的心性。

李氏又挑了个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的奶娘,是之前一直在外院看小门王全福家的,虽然也算是个能干的人物,可因为丈夫憨厚不乐意与人方便得罪了之前老宅的人,两口子便一直被压制着得不到好差事。李氏这番梳理下来,便显出了两人,李全福被派去了守大门,全福家的便被送到了姑娘的房里来特意照顾顺娴。

因为李氏发现自从用心在家事上后,明显感觉身边可用的人太少了。便调了柳嬤过来专门给自己分忧,好在女儿聪明早慧,吃喝拉撒睡早已明白怎么表达,只要派个细心的人照看就可以了,这全福家的看起来一派和善又小有心机,正合自己的心意,自家没得妾让女儿时时警醒,再弄个蠢货在身边把女儿教的没一点手段就完了。这些闲人一除去,李氏一时间是又省了银子又省了心。

挣钱了(修)

虽然这内忧是解决了,可李氏要忧患的事儿还是不少,眼见着还有两三个月才到收租的日子,可账本上可用的余钱却所剩无几了。李氏在娘家时虽说也算是个掌家的小娘子,可那是因为有李家有大把家底不说,还有个能干的李仁在外面四处张罗着。现在自家除了陪嫁的两个庄子和两处门面可以收租,再也无出息的行当,主仆俩人绞尽脑汁各抒己见,全都认为与其把门面房儿每年租出那几个死钱,不如收回后再派上几个能干的小子做点什么买卖,就算是生意不济凭着京城的繁华,租金是肯定也是赔不上的。

晚上的时候李氏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夫君说了一说,德业听后便道:“夫人主意甚好,可律法明令,官员是不可以经商的。”

要不怎么说穷当兵的穷当兵的呢,这当兵的都长了一副死心眼,撞上南墙了都不知道换一条路,非把南墙顶出窟窿继续走不可。李氏一时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气丈夫如此不知道变通,可另一面她又喜欢他的木头,男人变通了就变坏,还是就这样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