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边戎 > 第73部分(第1页)

第73部分(第1页)

杨应麒笑道:“看到这点的人一定有但耶律延禧那家伙会不会听谏则是另外一回事。我听说如今大辽叛变四起但他还是到处田猎游玩根本不把丢失了半壁江山当回事。”

阿骨打微微一笑道:“你消息也挺灵通的嘛。”

杨应麒道:“我是在国相那里听说的。”

“国相那里?”阿骨打奇道:“国相又来会宁了?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杨应麒道:“不是国相来会宁是我前几天去他那里躲流言去了。谁知道我一进门就看到斡鲁叔叔——这个为老不尊的家伙!一见面就提那件事情这不是往我伤口里撒盐吗?哼!”他一抬头见阿骨打对这个话题似乎厌倦了便不再多说告辞准备出门临走前回身道:“国主有件事情不知您知道不。”

“什么事情?”

杨应麒道:“这次我去国相那里见他老人家气色不是很好只怕……您如果有空最好去看看他。”

阿骨打脸色一变问道:“国相又病了?粘罕怎不来跟我说!”

“不是病是疲。”杨应麒道:“国相也上年龄了偏偏这两年似乎用神太过因此身体白多得很快。咱们大金位处苦寒之地冬天难熬。虽然我已经调良医前去问诊但……总之国主您若得空得去看看。”

阿骨打点头道:“好。我明日就去。”一手支住下巴满脸的忧色。( )

“听说山长要回来了……”这个传闻在朱虚山传了一个多月杨应麒还是没出现。据说杨山长本来已经写了信给代理山长表示自己会在十月初回到津门但他的车驾到了东京附近忽然有人送来了一封信然后七将军便失踪了至今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去干什么。

“阿翼你说会不会是生了什么大事?”

“不知道。”林翼应付地摇了摇头:“你们一直在朱虚山都没收到消息我怎么会知道呢?”

几个月前林翎忽然来信要他坐镇津门林家分馆林翼一开始还以为林翎是要历练自己等和几个老家人接触过才知道林翎是病了!他想去探病却没人知道林翎躲到哪里去养病只是每隔一段时间会送信来报平安。

这几个月里失踪了的林翎几乎是对整个家族的事情不闻不问。虽然林翎离开之前曾经有过详密的部属而且泉州方面还有老父林珩遥为呼应但林翼接手以后还是觉得举步维艰。他不但要应付陈、黄等商家的明枪暗箭还要顶住家族内部的种种压力。林翼至此才真正体会到林翎这些年过得有多难!

短短几个月里林翼便如同长大了好几岁!当林翎回来从他手中重新接过家族的重担时林家在辽南的生意已经萎缩了三成但林翎还是对这个弟弟说:“你做得很好。”这并不是安慰在家族核心人物突然失踪的情况下一个十七岁少年能勉强维持住局面已经很不错了。

“阿大这段时间你究竟去了哪里?你的病好了么?怎么你看来还是有些憔悴的样子?”

林翎当时没有回答弟弟的这个问题搪塞了两句就打他回朱虚山去了。不久在东京附近失踪了一个多月的杨应麒也在辽口出现了。

“这半年里学舍来了好多新的老师啊。”学生们议论着:“你说谁山长回来以后咱们学舍的人事会不会有什么变动?”

“当然会有变动!别的不说李先生一定会受到重用的!”

管宁学舍是一个师生关系比较奇怪的学园。

这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在杨应麒的带领下完成从士人到教师角色的转变的。他们绝大多数是大辽留下的遗产在见到杨应麒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仅仅是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就文化水平而论普遍比大宋的秀才好不到哪里去都是按照杨应麒所设置的科目边学边教。平心而论这些人教、学都很用心然而文化水平毕竟偏低这便造就了管宁学舍质过于文的学风。出于改善教学质量的考虑杨应麒经常要求张浩、王政、杨朴等有官位在身的渤海学人抽时间来管宁学舍讲学这些人都是大辽文苑第一流的人物但毕竟身在宦海也抽不出多少时间留在管宁学舍。

而管宁学舍的部分学生——特别是像林翼这样从大宋或高丽渡海而来的学生或者张玄素等渤海士人的名门子弟天分却甚高因此便常常出现学生入学不到半年便凌驾老师之上的情况。

林翼在管宁学舍呆了半年以后便把全校除了杨应麒以外的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了。杨应麒离开津门以后他更是无心听课只是每日上书楼去读书。和他情况类似的年轻人在管宁学舍有好几个。教师们也不好意思拘束他们——因为这几个年轻人提的问题他们经常回答不出来。

管宁学舍的学科设置比起大宋大辽高丽来也有些独特除了文学史地之外对天文、算学、工虞、律法都有专科且重视程度不在文学史地之下。医学另有教授场所不在管宁学舍范围之内。

不过学舍中对天文、算学、工虞、历法“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包括杨应麒在内到现在一个也没有。但这些都是很实际的学问在杨应麒的主导下管宁学舍的师生们针对这些年津门的航运、商务、工业、诉讼、辽东地理进行记载几年下来便积累了一个数量颇大的资料库。对那些及门的高材生杨应麒都鼓励他们去钻研这些学问以备将来。

年初杨应麒离开津门后不久管宁学舍来了一个引起林翼注意的人。这人据说是大宋的一个读书人姓李名阶要来津门谋生计。在经过管宁学舍学吏的考试后成为管宁学舍众教师的一员。

杨应麒在时是管宁学舍的挂名山长他不在时则另有一名由教师们推选出来的代理山长。那个代理山长没什么魄力对刚来的这个叫“李阶”的宋人还不大信任也不知他有什么长处便让他先去学舍的书楼看书要等杨应麒回来再安排。这个李阶倒也没什么意见从此便几乎以书楼为家。

这人进了书楼却不看经史文学等据说他已经读烂了的传统书籍而是对那些还没有整理的资料大感兴趣他也不等代理山长要求便自觉地花了一个月时间将那一堆堆杂乱的资料分门别类各做记录。林翼和他的几个高才同学因为常常出入偶尔也来帮忙。李阶说话极少但每句话说出必然中的。林翼等人不知不觉间被他吸引便在他的指导下整理这个书库。

林翎生病以后林翼回津门料理家族事业时聚集在李阶身边的学生已有数十人之多。他们师生花了将近半年时间不但把库中资料理出了一套脉络来李阶更给各个科目提要勾玄指明入门道路。

李阶只来了几个月在学舍的地位已经大大不同。不但林翼等不逊学生见到他都恭恭敬敬称先生管宁学舍其他教师也都开始关注起这个大宋来的读书人他们由关注而交谈由交谈而相知不久朱虚山上下人人膺服因李阶自谓无号学舍的师生便敬称他为朱虚先生——那是推服他学问全校第一了。众老师有意选他为管宁学舍的山长但李阶却推辞了仍然日复一日地呆在书楼做他的学问。( )

这日林翼回校先来拜见李阶。李阶慰问了一下林翼“兄长病情安否”林翼也请教老师这几个月来管宁学舍各方面有什么进展在看到李阶所撰的各个科目的新提要后说道:“这提要比七将军写的详尽多了。先生七将军他最喜欢有学问的人见到先生一定高兴得紧!”

李阶道:“咱们现在整理的这些书籍资料当初都是七将军下命搜集的吧?”

林翼点头道:“是啊。不过我们都是边做边学连七将军也是如此。先生你在大宋时学的就是这个吧?要不怎么能把学问做得这么好?”

李阶道:“不是。我也是边做边学。”

林翼奇道:“那为什么我们都觉得先生你对这些学问十分精通呢?许多我们看不出来的问题你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