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边戎 > 第52部分(第1页)

第52部分(第1页)

大宋朝廷办事拖拖拉拉正月就已经决定的事情到三月马政还没走出开封府。不过让登州开榷场的诏令却在二月就已经到了津门刘七听说赶紧放信鸽回津门报信。

杨应麒接到信后对杨朴说:“生意来了!”

杨朴道:“大宋最想要的莫过于马但马是强国之本不可轻易出境。”

杨应麒笑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不过俗话说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一年卖他个几百匹总是要的。”

命欧阳适的堂弟欧阳运准备好几艘海船又让刘从带上两百匹好马南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船还没出港不知为什么消息忽然走漏出去李相隆的伙计、赵履民的掌柜等北国商家都纷纷来求希望一起上船南下。杨应麒也不拒绝塞了整整三艘千料大海船这才扬帆过海在登州上岸。

登州知州王师中听说津门有商船来到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这登州榷场要真正运作起来非得一年半载之后哪知诏令到登州才五天这些“胡人”就来了!

王师中知道皇帝一意要结好金国何况朝廷又来了诏令也不好回绝他们便请来刘七道:“贵国的船未免来得太快了。如今一切都未就绪如何安置?不如且先回去等登州一切料理妥当你们再来。”

刘七道:“王大人的难处我们知道只是现在海风从北向南吹南来容易北归难。逆风行船弄不好还要出意外——若此刻在登州、津门海面出了人命关天的事情岂不有亏大宋天子盛德?不如这样:我们这些天停靠的那个港湾也算宽敞周围又没有什么居民就让这些商船在这个港湾停下在靠港的地方用篱笆围一片地方作市集就好了。他们这些北国的商人有一片泥土就做得买卖了。等正经榷场建起来再让他们搬过去。”

王师中思虑半晌说道:“暂且如此罢。不过你却得告诫他们:没有允许不得擅自离开港口。否则恐有扰民之事。”

刘七道:“若这样食物饮水等日常起居却怎么办?”

王师中道:“我看刘大人的属下这段时间甚守规矩不如就由刘大人居中策应里面需要什么东西便雇佣临近乡人运进去。篱笆墙内都是贵国商贾还请刘大人严加约束。”( )

大宋重和元年、金天辅二年大宋商界又出了一条大新闻:登州要开榷场了。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的鸽子到处乱飞十天半月间半个大宋就都知道了。

但这个在某种策划下轰动商界的榷场其实十分简陋只是沿着一个天然港口在一片荒地上围上一圈篱笆篱笆内支起帐篷有几座帐篷就有几个北国商家。

这些商家有的卖人参有的卖貂皮有的卖铁具有的卖皮货还有几个商家卖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食物叫什么玉米、番薯什么的。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围在港口边乱跑的两百来匹马!

大宋对马的需求简直是无止境的一个地方只要有马卖商人在一千里以外都能嗅到味道。

本来用篱笆围起来的那片荒地极小马下船以后地方便大显狭促。别的货物可以收起来叠起来甚至放在船上唯有马匹却不得不腾出一片地方来供养要不非害病不可。因此刘七便去求王师中把地方划大一些。王师中心想买马于国有益便答应了请登州通判去划界。

马商暗中贿赂了那通判十匹好马那通判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他们围上一大片荒地——反正那个地方又种不了田又打不了鱼又晒不了盐根本就没人要。后来马商越圈越大到后来那片地方大得足够给两百匹马来回奔跑了。

马场也港口边的榷场连在一起榷场的商家嫌地方不够用就慢慢占用马场这边的地方。而马商居然也很合作地让出一片又一片的空间来。后来榷场马场连在一起竟然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寨子了。

这批人来了以后要吃要喝要穿要住因此就需要向登州人买粮买布又得雇佣登州人造房推车。他们都不强买强卖买东西、雇佣人价钱都十分公道慢慢的登州人现自己的活计多起来了那个篱笆内的榷场一日比一日热闹不断有登州的贫民进来找活儿干或者做伙计或者做苦力会点武艺的还能做保镖。到后来不但贫民连京东东路的一些厢军也来打工。有一些贫民实在安置不下刘七便悄悄诱使他们上船趁着向南的季风还没结束将他们载往大流求岛——那里有大片未开荒的土地和就手的农具等着他们。

这些事情登州的通判未必不知道然而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加干涉因为自从这个榷场开设以来每个月他都能收到数目不小的孝敬钱。而登州知州王师中则从来没有踏足榷场一步他是个典型的行政庸官一切文书工作都处理得很好却很难算得上能吏。每天干完公事便在官衙后的花园里饮酒作乐做了这么久的登州知州他踏出州城也没几次。而那个榷场在登州清阳河入海口附近离登州州城颇有一段距离按王师中骑马的度要整整一天才能到因此要请他来视察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通判得了好处倒也不敢忘了给他留一份王师中对此也不抗拒。

随着这个被人称为清阳港的榷场日益繁荣京东东路三教九流各种人物渐渐都向这里涌过来流氓地痞也越来越多骚扰商家的事情便零零星星地生了商贾们不胜其烦来求刘七刘七和刘介等人商议了一番便来找登州通判请他出面弹压。

山东半岛濒海一带民风剽悍又有鱼盐之利一些不服王化的刁民或贩私盐或做海盗平时在登州州城也敢横行霸道风声一紧又逃入海中。久而久之连官府也不愿轻易招惹他们只希望他们不要把事情闹大彼此安生。

因此这登州通判听了刘七的请求不禁头都大了推诿着问道:“可是出了什么命案没有?”听刘七说还没有便作无奈状道:“依大宋律例没有犯事便不能轻易拘押刘大人却要我如何去弹压他们?”

刘七道:“既然如此可许商人们雇些本地民勇在榷场内巡逻?”

那登州通判道:“只要你们花得起这个钱又有何不可。”

刘七又道:“此外尚有一事:依照大宋规矩凡开设榷场朝廷必然委派官员监视。又要由朝廷先买所需货物剩下的才分给大宋的商人。这本来也应该只是我们这个榷场还太小来来往往的商人不到几十个。这样一个小地方若也要劳烦朝廷派人下来只怕大费公孥。能不能请通判大人和知州大人说一声请他上表奏明将朝廷抽取榷金一事略为延迟。”

根据大宋泉州诸港规矩榷场的交易都要在官服的监视下进行且每次交易朝廷都要抽成。因此那通判一听这话心知肚明这些商人分明是不想被朝廷抽榷金!天底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当下冷笑道:“抽取榷金那是朝廷规矩!哪能延迟!”

刘七这段日子跟他打交道多了早知对方是个什么货色这时见他疾言厉色仿佛是大宋的大忠臣一般心中也明白他这是先敲打、后伸手的官场惯技便陪笑道:“若由朝廷来抽榷金只怕给知州大人的孝敬就要减少那时候知州大人生气起来我们吃罪不起。若朝廷的管制松些下个月的生意必然更好给知州大人的孝敬或能多出五成。”

通判每个月拿到的孝敬钱比知州多出整整一倍刘七表面说的是知州其实指的却是通判。通判听了沉吟道:“知州大人身为朝廷命官哪能因私废公。”

刘七知道他是要抬价面有难色终于咬牙道:“商人们生计艰难还请大人高抬贵手。这样吧我把我该得的那份也拿出来多凑五成的孝敬钱献上去。这实在不能再多了再多不如直接让朝廷来抽榷金了。”汉部财务监察十分严密刘七其实不敢乱收商人们的孝敬既怕汉部的严法也怕因小失大——杨应麒在琉璃屋另外留了一份分成给刘七只要刘七不犯法那份分成足够他安享一生了。

通判听了刘七的话笑道:“刘大人可真是爱民如子啊其实我们也希望彼此方便。这样吧我去跟王大人说说至于结果如何就要看王大人和朝廷如何决断了。”( )

登州通判选了个好日子带了当月的孝敬钱来见王师中摒退左右说了奏请朝廷延迟派使者来管理榷场一事王师中一听冷笑道:“你道朝里都是傻瓜么?我们这表一奏谁不知道其中有私弊!”

通判沉吟道:“那就把榷场其实已开的事情先瞒住。就说我们要选地段、建房屋拖个一年半载于我们也大有好处。反正登州这里山高水远朝廷也没那么容易知道实情。”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